規範是值得遵守的

桃園縣自強國中/生教組長 夏慧娟

  許多故事都有說到「隱形」的能力,例如航海王、哈利波特等,如果同學們吃了隱形的惡魔果實,獲得了「隱形」的能力,你會用來做好事?還是壞事?

  兩千多年前希臘的哲學家曾說過這麼一則故事:

  一位叫蓋吉的牧羊人,幫國王管理羊群,有一天他正在牧羊時,天空狂風大作、天崩地裂,地面裂了一個大洞。奇怪的是,洞裡有許多寶物,蓋吉進入洞內拿了一個金戒指後,洞就合起來了。蓋吉拿著戒指去參加國王的例行會議,會議中蓋吉一直在把玩戒指,他突然發現:周遭的人好像當他不存在一樣在批評他。後來戒指一轉,他又出現,那些人的態度就產生改變。原來,那是一只隱形戒指。蓋吉就想:我能隱形,就能做許多的事啦!蓋吉做了什麼呢?他利用隱形戒指遊說皇后,把國王給殺了,並且讓蓋吉當上國王。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蓋吉當然很害怕被人發現,所以他的行事風格變得很暴力,又用隱形戒指去竊聽別人是不是偷偷的講他的壞話,並且把可能會批評他的人處死,結果是:蓋吉的人民受不了暴力,所以把蓋吉的王國給推翻了,蓋吉也被殺害!

  我們發現,隱形的能力會讓人的行為超出應有的範圍,可是其結果並沒有導致人們獲得幸福快樂。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幸福快樂的生活原來不在於我們擁有什麼改變人群的能力,而在於我們是否願意和別人和平、和諧的相處。像故事中的蓋吉,他當上了國王,但是他很害怕,害怕別人用不良的方法來害他。同學中常有人用打架來過生活,顯示他們的力量,卻在後來成群結黨,躲在人群中,做一個假想的老大,實際上,經過研究,老大害怕但卻要顯示出一副猙獰面孔來,所謂的打腫臉充胖就是如此。

  社會中人與人之間是相互關連的:互相幫忙、互相容忍,結果會讓我們的生活像搭鷹架一般,愈來愈高、愈來愈好,這對我們來說,就是遵守「道德規範」。對於自私的人而言,他不想貢獻,只想拿好處,這就是「公德心太低」。這樣的人會危害有道德的人的權利。

  道德的遵守到底範圍如何呢?有三個基本條件可以判斷:

一、容許差異:
  有一次訓導處接到一通國小學生的媽媽打來的電話,他說,因為班上的一位同學討厭另一位同學,用家裡的哥哥作為要脅,威脅班上的同學要排擠他。結果這位媽媽的小孩覺得沒有必要,就不理會這威脅,仍然和這位被排擠的同學說話,沒想到,換成這個小朋友被威脅,還在網路上被恐嚇。

  如果因為討厭而排擠別人,就是要求別人一定要和自己一樣。實際上,別人和我不同,並不會否定我的存在。這位排擠別人的同學很害怕別人在選朋友的時候棄他而去,就先下手為強,拔去他所有的朋友,讓他孤立。可是,同意作這事的同學,未來也會因為同樣的理由拋棄自己,想到這裡,這不是和蓋吉一樣,因為害怕而得不到快樂了嗎?!

二、講道理:
  常常有同學在受委屈時,會找人來「挺」自己,一些覺得「看不過去」的人就會站出來幫忙「喬」事情。但為什麼常常都「喬」不好呢?因為同學常常找了「太多人」去幫忙講道理。人多並不代表有道理,反而會讓人覺得我們在「威脅」別人。

  那要如何講道理呢?首要工作就是先消氣,一個人心情平穩,才會有冷靜的頭腦,才能判斷是非。所以,先退一步以表示我要空出空間來討論。接著,找一位雙方都認同的公正人士,通常需要是高一階的人,例如里民問題找里長,學校問題找老師等。不偏任何一方可以讓人提高接納度。

三、有公共精神:
  我們對社會有兩個重大責任:第一、我對團體的貢獻;第二、監督有權的人。我們生活在人群中,若要別人幫助我,必須我也要幫助別人,如果團體裡面的每個人都冷漠,那會使得每個人都得不到幫助。所以要先問自己對團體的貢獻。另外,權力的提供常常是為了管理,並保障每一個人的權利。如果我們將權力給了一個濫權的人,這樣會造成很多人的傷害。舉例說,如果副班長記錄曠課時包庇自己的好朋友的曠課,結果這好朋友在校外卻不小心發生車禍,是不是因此而產生遺憾呢?!

  在這裡,我們要提醒大家,不是金錢,而是一個有道德的生活,才能維持較長久的幸福快樂。世界上最快樂的國家---不丹---就在於他們的國民樂於尊重別人,即使並不富有,他們的生活卻少了許多的不快樂。而唯有減少不道德的人的存在,我們才能維持快樂的生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