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公義社會之路

台灣大學研究生 楊翕翔

公義的展現

  猶太教哈西德教派相信每一個世代都有三十六位公義之人,散布在世界不同的角落,維持著這個世界的潛在秩序。

  公義之人可能是任何族群、性別,任何宗教或任何職業,和一般樂善好施、急公好義的慈善家之不同在於,他(她)本身在世俗的觀點下,往往不屬於良善的人,甚至從事著違反法律或社會道德風俗的行為以謀生。

  這些看似凡夫俗子,甚或世俗評價低劣的人,之所以成為真正的公義之人,關鍵就在他(她)一生中曾經真正幫助過正遭遇困頓苦難的某個對象,那樣伸出援手的舉動,讓公義得以實現。

  暫且把公義之人這樣的信念擺到一邊,如果就單純的行為描述來看,一般人似乎也可以做得到,不是嗎?

冷漠與公義

  二十一世紀是個現代化的時代,但人類社會中的冷漠卻似不曾因為生活的改善而稍減,所謂國際大都市的繁華喧囂,背後總少不了階級差距的擴大和弱勢者的辛酸。

  努力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是人類的天性,也是進步的原動力。扛著資本主義的大旗,追求無上限的利益,確實讓少部分的人獲得了更好的生活,並且透過宗教、學說、媒體、基金會等手段,為自己的靈魂找到出口。

  利之所嚮,益之所往。我努力所以我成功,我成功所以我享受,天經地義,所謂的社會責任,只要略施小惠即可滿足。

  倘若今天冷漠只存在於少數的資本家身上,人類的社會其實還不會太糟,但偏偏冷漠是不分階級的一種症狀。

  小至市場的攤販,大至跨國企業的工廠,所追求的利益大小不同,對人性的冷漠則一,我不知道公義之人是否真的存在,但讓公義在社會中成為常態,應該是不可或缺的生存元素。

  魯迅在<故鄉>裡面寫到:「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的路」公義的道路和資本主義是背道而馳的,要能夠走出路來,由量變到質變,需要更多的人走在一起。踏上這條道路,或許就從你我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