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尊重人權的優質學校

桃園縣中正國小校長 陳鍵源

一. 前言

   保障人權是目前最夯的話題,人們關注司法案件、死刑存廢的探討,智慧財產權、肖像權、生活隱私、言論自由及醫病關係等,都在保障人權的浪潮下,愈來愈被重視,儼然成為社會主流價值。

  在教育領域裡,人權也同樣受到重視,家長有參與學校事務的需求,老師要專業自主,學生的受教權更是不容輕忽,在此種氛圍之下,如何因重視人權而提高教學效能,值得我們認真來探討。

二. 尊重是落實人權的第一步

   重視人權已是眾人皆知的議題,我們都能知道要重視他人的人權,更希望自己的人權也受到充分的尊重。光是知道,無法發揮功效,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把這種認知具體反映到實際生活中。

  人際關係複雜又有趣,人際關係處理得當,無論工作或生活,必能順暢又愉快。如果用比較溫馨的角度來看,其實人際關係也可以很簡單,那就是「相互尊重」,尊重是一種態度,是一同理心的態度。

  用同理心的態度面對工作,在做任何決定之前,先積極傾聽同仁的心聲,廣泛收集相關資訊,經過充分交換意見的民主過程,再作出的決定,必能順利推展。
團隊經營的時代,個人能力有限,有緣共事的團體成員,相互尊重,用同理心的態度互動,組織的績效才能充分發揮。

三. 善用同理心,快意過生活

   以學校經營為例,主事者如何用同理心的態度善待學生、家長以及老師?

  學生是學校的主體,要先瞭解學生需要什麼?他發展到那個階段,能學習什麼?他們性向為何?興趣在那兒?身體狀況如何?情緒安穩妥適否?我們尊重學生的受教權,這是「有教無類」的起點,依循學生的個別狀況,提供適切的教材與學習策略,用「因材施教」的內涵,把每一位學生帶上來。

  老師是素質最整齊的團隊,在師資養成過程,每一位老師都練就了一身好功夫,只要提供一個溫暖、支持的情境,老師用專業自主的精神運作,必能彰顯成效,大至教材的編選、評量的方式;小至校內集會時間的安排、請假的作業流程,都要以支援老師的教學計畫為優先考量,讓老師在被充分尊重的情境中,將所有精力用於教學。

  家長是最關心教育的主角,每一個孩子都是家中的寶貝,我們要提供更多的參與機會,如:班親會、家長會、討論校外教學計畫、研商教室佈置、家庭作業的份量、參加校務會議、參加課發會、參與教評會等...。讓家長藉由與學校事務而了解學校運作,因為了解而產生的支持力道最大,因為支持,就會有源源不絕的資源,家長就是老師、學校最好的幫手。

四. 結語

   在重視人權思潮中,我們用尊重的態度,以學生為本位,用同理心為主體的運作,老師用歡喜的心情來教學,家長則從旁提供溫馨支持的力量,老師、家長、學生三者合而為一,學生必能認真的學習,在如此溫馨祥和的優質學校,人權必得彰顯,學生必能充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