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吻仔魚』觀點;談海洋生態保育

宜蘭大學環境工程系學生 林文經
  對於生長在南方澳身為漁民子弟的我;從小『吻仔魚』為鈣質補充的主要來源,是再熟悉不過,也是不足為奇的漁獲種類了,甚至也有點習慣成自然了,然而因為在求學過程中對於生態保育的認識,也開始令我在漁民生計與生態保育觀念間的取捨,有了矛盾卻不得不去正視的認知;由於近年來近海的漁業資源漸漸的呈現匱乏,漁船作業若想增加漁獲量就需往更遠的海域作業,加上近日油價高漲,更是雪上加霜。

  不禁令我聯想是否真是因為『吻仔魚』的濫補而導致近海的漁業資源枯竭而生態嚴重破壞的連鎖效應呢!

  台灣人愛吃『吻仔魚』,說是鈣質豐富、營養豐富,尤其是愛吃魚又嫌魚刺、魚骨頭太多的人們。

  我們一口幾十條,一餐幾百條、幾千條這樣囫圇吞棗大量的吃......卻渾然不覺,我們已經吃掉了曾經豐盛的沿海漁產資源,據我訪查家中長輩得知目前近海海洋生態最大危機是小魚族群數量大量減少,其最有可能的主因是拖網船在沿岸濫捕小魚,而其中更以吻仔雙拖網對生態的破壞最為嚴重。『吻仔魚』是海洋生物多樣化的指標與資源,其地位可能比鯨豚重要且影響更廣泛,『吻仔魚』中混雜了二百多種魚種幼魚外,亦是轉換浮游生物為經濟魚種的一個重要環節;故其在食物鏈的地位應該是給魚吃的,而不是給人吃的,海洋生態系統少了牠,很多物種將走向滅絕之路。

  『吻仔魚』雙拖網,在其超細網目及高漁獲率的摧殘下,加上一般拖網船也常以細網目濫捕小魚,台灣沿海的生物族群逐年減少甚至枯竭,若不能制定有效的保育政策,將致使海洋生態面臨空前未有的浩劫。

  有足夠的小魚才能支持大魚的生存,台灣的海洋生態保育,應該是以保護小魚為當務之急,「大家不吃吻仔魚」,才可延續漁業經濟發展也才能保護岌岌可危的海洋環境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