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的責任

國立中央大學/企管系學生 余丹尼

  不論是天氣、社會、文化、教育、產業等等,現在的環境都變得比以前快得多。天氣是具有不確定性的,沒有人能百分之一百可以準確預測變化,卻有天文學家來提高準確度。人類從出世以來只能依靠四肢移動,科學家發明了摩托車、汽車、火車、電車、飛機等多種交通工具,的而且確為我們帶來了今天國際化的高速發展,卻沒有人告訴我們,它們所排出的廢氣,對人體、生態環境、地球等造成的影響及污染有多大的影響,每次都是等待問題真正發生時才來修正,雖然不是應有的態度,但總比沒有修正來得好。

     然而,好像沒有從錯誤中學到了教訓,總是日復一日、故態復萌,我們從日常生活中所購買得到的產品,也是經過種種複雜的程序而產生的,在這個製造成品的程序當中,也避免不了排放廢氣的結果,人類亦都必需接受任由這些廢氣散佈在空氣中的事實,現在各國都大力宣佈大家要有環保意識、節能減炭,甚至有一些廠商推出一些環保車、省電燈泡等,但成效卻不大,是因為不知道購買這些價格不靡的產品,可以對地球有多大的貢獻,這些產品終究也是經由工業程序所製成,說不定在製程中排出的廢氣比以前生產的車子還要多,另外,負擔不起的人也大有人在,只有少部分人響應的活動可以知道成效有多大,拯救地球不是單靠個人的力量就足夠,必需有賴世界上的每個人、各種產業、各國政府與國家相互配合才能達到最大的效用。

  雖然現在已有某些國家訂下一些環保的條約,但條約裏面通常也會存著某些爭議,不懂的人有很多,懂的人也不少,但回應的人卻不足,是因為資本市場的原因,還是資訊不夠透明的理由,亦或是不善表達的緣故都無從得知。

  世界每天都發生很多的事情,處理不完的事也有一大堆,每個人的事情也堆積如山,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大家所接觸到的資訊都非常混亂不清,使人容易放棄思考,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比想像中複雜得多,每個人的學習歷程終究不一樣,所接觸到的事物,文字的意義等各有偏差,必需要使資訊更透明,不論是透個網站、新聞、報紙、巡迴演講等,皆用各國的語言,白話的翻譯,不希望再使用一些艱澀的詞彙,這樣會使人聽不懂、讀不通,更要鼓勵大家多多投稿發言,不懂就要發問,最可怕的是連問題都不知道在那裏,問題的解決方法通常不止一個,多接納別人的意見,不要帶着偏見去看別人的觀點,透過別人的建議去產生更多不同的解決方法與想法,使得問題更加明確與清晰,到了執行的時候就不會因為思考不周全而進行不順利。

  未來的我將要改變許多壞習慣,包括在思考最終目標與行動上的改變,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並不是離開了學校就不用念書,每次當我看到不懂的東西時我就感到越無知,再不修正的話就沒有救了,為了不能再讓父母憂心,更為了自己的目標與使命,我是不會放棄書本,也不想放棄思考,希望認識我的朋友們都能對自己充滿信心、共同學習、正面思考、彼此關懷、達成良好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