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成為一個世界公民,一個未來在等待的人才

高雄市前鎮區獅甲國民小學 陳鼎華

  「野草切莫任橫生,苗圃且要勤耕耘」,教育就好像是培育森林一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培育出未來國家社會的棟樑,教育必須是確立長期性計畫的事業,而其效果亦必須長期的觀察,才能確實了解掌握。

  法. 雨果說:「世間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還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心靈。」生命成功與否,關乎於心,教育是要能夠用心看見未來,也看見希望!如何達成呢?「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要學習將各種領域的知識,廣泛的落實在生活中,享受知識,創新知識;「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拓展全球化的視野、國際化的態度和知識,自在的擁抱國際化的學習生態和豐富的課程,並參與活潑、多樣化的學習活動,以寬廣的態度,多元看世界!因為學會開放、包容、與尊重是未來公民的生活態度及道德責任。身為一位教育工作者,讓所有的孩子們,對他的人生抱有希望和勇氣,這是教育的責任! 也是承諾!

  「據說,學校的形成,最初是有一位智者,在碧蔭四垂的大樹下,和一位充滿求知熱誠的普通人討論事理。智者開拓了這位普通人的視野,拂去他心底的迷惑,而且態度始終和善親切。而這位獲得啟示的普通人,覺得這樣智慧的果實,不應由他一人獨享,於是,另外邀約了一群同樣愛好真理的人,齊集在樹下,聽智者爲他們解說人生的問題;並且學習從智者從容安詳的神態中,去領受一份生命的寧靜,去體認自處處世之道。以後,大樹的旁邊,蓋起了教室;教室的周圍,築起了圍牆;圍牆的中央,豎立了一座大門,學校便形成了。」(節錄自陳幸蕙著:交會時互放的光亮一書)學校是終身教育的推手,也是一個洋溢著人性溫暖的地方,老師的責任不單是「教書」,更重要的是「教人」;除了給予學生知識、思想的啟發外,更重要的是要幫助自己和每一個孩子,面對生活、熱愛生活,進而創造出人生的價值。

  微軟 「未來學校」的顧問麥可曼( Mike McMann )說:「在全球化的世界裡,很難單獨指出哪一種能力最重要,但是很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成為一個樂於追根究柢的人,讓學生有能力不斷地問:為什麼?要如何自我提升?我需要擁有哪些知識才能成功完成我所要做的工作?」

  現代是知識暴漲的年代,個人的發展潛力不只在於學到多少,而是讓自己能快樂又有效的學習。學習是豐富生命,擴展生活空間的過程,它是一種生命的喜悅。生命是一連串學習的過程,唯有不間斷去實踐,讓自己常保持前進的動力,是人生最有意義的事。其實,很多的「進步」並不見得是用我們習以為常的方法與模式來評估。「成功」是別人給予的定義,「成就感」則是發自內心的喜悅。願分享那接觸的每一刻喜悅,用心來學習,用心來記錄,用心來溝通,即使在失去記憶時也能依然擁有,因為曾經真正努力的學習過。

  所以,儘管未來變動快速,但教育的目的,學習的根基卻有不變的原則,也就是管理好自己,進而創造自我價值,提升自我學習能力,最後回歸社會與人相處、貢獻人群,如同四書大學篇章所說的: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有人說:「人生是習慣的累積,習慣是命運的主宰。」人生可以有很多選擇,當年,年輕的史懷哲,放棄優渥的生活,風塵僕僕的遠赴非洲行醫,爲的是奉獻。因此為了開拓更有價值、更為美好的人生,不但要不斷充實自己的內在,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更要展現自己對工作、對同仁、對生活週遭每一個人的熱情。 教育就是要讓每個孩子適才適性,發揮最大的潛能,培養能力和實力,找到海闊天空的未來。

  在學校裡,學生擁有接觸各種文化的機會,擁有薈萃文化精髓的先機,能培養兼容並蓄的胸襟,讓孩子看見世界的窗口,透過這一扇窗開啟遼闊的視野,愛己、愛家、愛世界。

  身為教育工作者,我喜歡與每個對象、每件事交會的過程,用凱撒大帝的名言:「我來,我見,我征服」,作為自勉勉人的期許。

  我來,是歡喜而滿懷希望的來。

  我見,是仔細努力地去發掘、去領略增廣所見所聞。

  而當我征服,我所要征服的,不只是外在客觀環境的挑戰,更是內在的狹隘和偏執。所以在成為未來世紀的智者之前,請先成為現實世界裡盡心學習、生活的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