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育現代化應有的視野「鄉土情、世界觀」

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音樂學系助理教授 潘宇文

  音樂教育是以建立「全民音樂」的基礎為目的,希望藉由配合身心發展及與生活經驗相結合的人性化教學,讓每個人都能盡情享受音樂藝術的美,並進一步透過它的善,來認識人生的意義與真諦。
  當人們提到現代化的音樂教育時,常將話題圍繞在如何應用科技化、資訊化的教學輔助器材上,而忽略了音樂教育是「人教人,且人傳人的事業」。因此,音樂教育現代化的精神,應以關懷人本為出發點,具備「鄉土情與世界觀」的人文視野,從立足當下的週遭生活主題起,來放眼過去的歷史事蹟,並展望未來的世界變遷。
  感謝台灣柯大宜音樂教育學會的邀請,使筆者能有機會在庸碌的教學與渾沌的教改中沉澱下來,用心思考這重要的議題。期盼下列八項個人粗淺的觀點,能提供給從事音樂教育工作者一些參考,更希望藉此拋磚引玉,互相交換意見,以達到集思廣益的成效。
一、 對人本情懷的關注成為教育變革的主流思潮
  首先,從教育心理學發展的角度,來探究學習理論的變遷對教育改革的影響。在20世紀的30到60年代間,「行為主義心理學」是教育思潮的主流;它主張學習是外在情境刺激的影響,而使外顯行為改變的歷程,即是經由行動來學習到「習慣性行為」。
  但從60年代之後,形成了「認知心理學」與「人本主義心理學」,兩個主要思潮並行的現象。認知論者主張,學習是內發的心理活動,並使思維方式改變而獲得新知識的歷程,即是經由認知來學習到「知識性行為」。人本論者則是在反對前述的兩個學理下,強調學習是內發的心理需求,依個人主觀的自由選擇而獲得知識的歷程,即是經由情感與意志來學習到「情意性行為」。
  回頭來檢視台灣現行的音樂教學,可以發現它雖然強調要以認知、技能與情意三者兼備為學習目標,但在實際教學的活動中,課程的進行仍僅著重於音樂技巧的演練與知識的理解,對音樂情感的體驗教學卻無法有效的落實。因此,當大眾皆認同「音樂是人類情感表達最自然且重要的形式之一」時,音樂教師要如何以人本情懷的精神,將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意願當成教學模式與內容的首要考量,來幫助學生達到自我的實現,實則為一大挑戰課題。
二、 從音樂與人類生活需求的關係,了解音樂學習的情境來自於日常生活中
  身為音樂教育的工作者,常需面對「為什麼要學﹝教﹞音樂?」的詢問,似乎在被探索個人的哲學觀點。如果你是位理想主義者可能會回答「音樂能陶冶性情,進而塑造健全人格」,實用主義者會回答「音樂的訓練能強化記憶力」,存在主義者會回答「音樂的薰陶能使個人情感得到抒發」......,上述的哲學主張都各有著它不可取代的獨特價值。
不過,人本主義心理學家Abraham H. Maslow(1908-1970)更進一步指出,人類是因為生活的需要而產生追求知識的慾望,因此,內在動機對音樂學習的影響相當的大。從Maslow的需求層次論(見圖1)中探究音樂與生活需求的關係,發現在基本需求中,母親所哼唱的搖籃曲能提供生理、安全與愛的需求,而族群的民謠能提供隸屬與自尊的需求;在成長需求中,探索音樂的源由與內涵能滿足知的需求,聆賞與心靈互映的音樂能滿足美的需求,而參與音樂創作的呈現則能達成自我實現的需求。
所以,音樂教學必須與生活需求作有效的結合,促使學習動機能不斷地產生,進而導入更高層次的音樂學習。
  
  圖1. Maslow需求層次論:基本需求vs.成長需求
三、 音樂教學活動的進行需積極參與多元智慧的發展
  美國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Howard Gardner於1983年提出「多元智慧」的理論,主張智慧的結構是多元化的,且在生活中是以多樣的模式來運作。他的理論擴展了過去一元化智慧的狹隘觀念,亦提供給教育工作者對了解知識學習途徑的新面貌。此理論的內容包含了八種智慧,分別是語文智慧、邏輯─數學智慧、空間智慧、肢體─動覺智慧、音樂智慧、人際智慧、內省智慧以及自然觀察者智慧。
  Gardner曾說「每一種智慧都有其獨特的發展順序,在人生不同的時序中萌芽和開花。音樂智慧的天賦是最早出現的,為什麼會如此仍是個謎」(郭俊賢、陳淑惠,1999,p. 3)。從這句話中可以驗證出,為何幼童在尚未具備語文及數學智慧時,就能透過絕妙的音樂表現,展現出智慧的發展。
  所以,音樂教學的活動不再只侷限於提昇學生的音樂智慧,而需與其他智慧的培養作相關性的橫向連接,讓音樂的學習成為多元智慧發展的主軸之一。
四、 將音樂領域中豐富而嚴謹的專業知識加以『解構』,使音樂藝術更為普遍化、常識化,且易於學習,並進而深植為生活的一部份
  喧騰一時的「建構式數學教學法」,在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已成為多樣化教學方式的一部份,不再是數學教學中唯一的選擇。「建構主義」的基本精神歷經了三次轉變,首先主張知識是來自認知個體的主動建構,而非被動接受;接著主張認知功能是用來組織經驗,而非發現事物;最後主張知識是個體與他人經由互動式的思辨,所建構而成的(繆龍驥,2001)。
  在審視這些觀點後,發現在實際的推行上,音樂藝術往往比視覺或表演藝術來得困難,其實是因為教師常將結構緊密且繁複的音樂理論,以高層次的邏輯思考模式加以編排,並把它當作專業知識來教導給學生,使得音樂基礎感應的培訓,形成視唱、樂理與聽寫等三項分離的方式進行教學;至於音樂要素體驗的介紹,更是將音高、音長、音量與音色等分開來以縱向的方式來呈現。
  這些教學現象造成學生無法主動的參與學習,更無法在音樂的學習領域中,體會到共同創作的樂趣與成就感。因此,唯有將這「縱向分離」的理論架構模式作適度的「解構」,並重新賦予它具彈性的「橫向建構」,音樂藝術才能再度燃起眾人的學習動機,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常識之一。
五、 音樂教學的內容與取材,應能與本土音樂、世界音樂做多軌的銜接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藝術與人文課程暫行綱要」中強調,課程的實施應以學校本位為出發點,並重視人、自然、社會與文化的互動。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環境裡,充滿著各式各樣豐富的音樂資源,不僅如此,拜科技發達之賜,地球各角落的音樂資產,亦透過資訊快速傳遞的方式出現在週遭生活中,這不正是「秀才不出門,能知之天下『樂』」的寫照嗎?
  為了符合現代化音樂教育的精神,在教材曲目的內容選擇上,就必須考量到對文化理解與關懷的深遠度。不論是強調「鄉土情」的本土族群音樂,或是著重「世界觀」的各國音樂,都是培養對自身成長土地的認同感,與地球村公民的責任感之最佳素材。因此,唯有提供多軌、多面向的教材銜接,才能落實音樂藝術無國界的本質。
六、 透過音樂教師綜合應用多種教學法的能力,使音樂教學活動多元化,將更能觸發學習的動機,且增進學習的成效
  二十世紀是音樂教學理念快速發展的時代,有許多為不同學習重點與方式而設計的音樂教學法,在此刻同時絢爛地綻放。它們不但提供了嶄新的教學手法,更為音樂教學的活動內容打開了新的視野。然而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音樂教師們須進一步地培養自身的教學能力,且要能適當、有效地學習綜合運用這些教學方法的技巧,才能在教育變革與知識爆炸的時代中,成為一位適任的音樂教師。
  探究這些音樂教學法的內涵,大多強調「以身體經驗形成音樂意識」的重要性。而身體必須依靠聽覺、視覺、觸覺與動覺等,來獲得樂音的感應,並進而產生音樂情感的經驗。所以,提供一個多感官知覺的學習情境,從而觸發學習的動機,進一步增進學習的成效,是現代化音樂教學的首要課題。
七、 與『藝術與人文』相關的統整課程,其理論基礎需建立於科學的思維上,而教學策略之運用,應保持彈性的原則。
  台灣師大教授張春興(2001)曾提出「教學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以科學原則為教學的理論基礎,以藝術彈性為教學的實際運作」(p. 119),這個的理念剛好為「藝術與人文統整課程」的實施方法,找到了一個可行的方向。不論是以統整或協同的方式進行教學,都應視教學內容與學習形式的實際需求,來彈性地運用各種教學策略,以保障學習的成效。
八、 人文素養與音樂常識的終身學習將成為音樂教育工作者共勉的志業
  積極參與音樂教學的研究工作,並透過科學的方法來吸取教學新知,是當前從事音樂教育工作者很重要的職責之一。在經由探索、思辨、理解與應用的過程,將音樂藝術推展到社會的每個階層,讓豐富、美善的音樂不再只是少數人的學術知識,同時也能成為一般人在生活中樂於實踐的常識。如此,打造一個充滿人文素養的「全民音樂」願景,將指日可待。

參考書目:
郭俊賢、陳淑惠(1999)譯。多元智慧的教與學(L. Campbell, B. Campbell, & D. Dickinson
  原著)。臺北:遠流。
張春興(2001)。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繆龍驥(2001, November 15)。談數學教育中的建構主義觀點。康軒數學通訊,12,1-2。
潘宇文(2002)。音樂教育現代化應有的視野「鄉土情、世界觀」。樂傳,7,23-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