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復健的權利

林口長庚醫院復健治療師 徐銘君

 

  小兒物理治療室給人的印象似乎永遠是喧鬧中夾雜著笑聲和哭聲,與安靜無緣的地方。尤其是在治療過程中,不難發現常常會有陣陣哭聲傳出。當身心障礙小朋友在治療過程中發脾氣不願意繼續執行活動或哭鬧,治療師和照顧者是應該立即尊重小朋友意願停止治療還是繼續?
 患者有權利對自身所受醫療照護方式做決定。然而,當病患是身心障礙的小朋友時,這份權利應該由誰發聲?依照過往經驗,這樣的角色自然落在照顧者身上。我認為其實不然,這應當是參與照護身心障礙孩童之醫療團隊所有人的責任。以治療室內為例,治療活動中必須觀察小朋友的活動表現,評估小朋友肢體動作,也就較其他專業更容易發現小朋友的行動輔具是不是不適合,或是小朋友的肢體是否有異樣的情形等等。更甚,藉著專業團隊根據專長與其他成員相互溝通,還可提升病患醫療價值,創造雙贏局面。
  其次,病患對知情同意的意識已趨提升,醫病關係在就醫過程中不再是單方向主導模式。相同的情形也出現在身心障礙小朋友的物理治療過程中,照顧者會提出對治療活動有疑問的地方,或與治療師討論小朋友復健的目標,甚至小朋友的就學權利。而在專業範疇內回答照顧者之疑問,分析身心障礙小朋友之問題,治療目的、方法以及預後,儼然成為每次或每階段治療的例行公事。我認為這是非常好的雙向溝通,除了可以讓照顧者更了解小朋友的優劣勢,同樣的也刺激治療師更精益求精。
對剛開始漫長復健過程的家長而言,自身小孩的哭鬧聲常常使他們難以決定復健療程是應該繼續下去還是停止,這樣的難題對治療師亦然。解決之道仰賴治療師與家長對小朋友暸解多少,平時多注意與觀察孩童對環境改變的反應以及情緒上的轉換,治療師也應主動告知哪些復健活動會影響小朋友的情緒,如;害怕,進而導致哭鬧的發生。
  好的治療師會引導孩童在治療過程中自然而然完成復建,所謂自然而然指的是不刻意被貼上學習的標籤,復健過程是遊戲的過程,而非學習的過程。二者差別在於心態上的焦慮度,一旦孩童以復建是學習的時候,往往因為過去學習過程有關的負面經驗,而影響學習效果。
反之,孩童遊戲的經驗都是正面的,所以就不緊張。即使孩童不覺的是在學習,但其實已經在遊戲中完成了艱難的復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