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的環保材不如修改消費習性

鈺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 許生廣
  護衛地球由環境資保護起,要落實環保就要減少開發,減少開發就無法促進消費,無消費就沒有利益,沒有利益經濟無法成長,如此順推便發現,環保與利益是相互衝突的,其基本禍源在於人性。本來生產製造商品,就是要創造利益,得到利益才能換取所需,這是正常的也是正當性的,因為有了利益才能追求理想、實現夢想,但在加諸惡化的結果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這句名言,必需要修改、要取之有道、取之有德,不該只在商言商,只追求利益,而棄道德於不顧。   近年來大家在推廣環保,因此有了各種環保材的產生,在此與大家探討何謂環保材呢?所謂環保材講的是產品所使用的年限,時間到就會自動開始腐化、消失。舉例:很多人都有買過環保材訴求的鞋子,買了之後,不管穿不穿,或穿過幾次,在數年之內必定自動腐化,當你想到要再穿時已經壞掉了,節儉又不懂原因的只好拿去修理,但卻聽到商家說:很抱歉這是環保材製造的,因年限已到,所以會自動腐化,不能修理。這樣的道理,大大影響節儉的使用者,過去買一雙鞋子,無論穿多少次,放個近十年也不會壞掉,想要穿就可穿,而所謂環保材,造成十年內需重新購買四~五雙鞋,且先不管昂貴或便宜,仍然是資源與金錢的浪費,因為腐化了就要再買、再製造,再製造就要繼續挖採資源。如此不當的環保,如此惡性的循環,訴求與做法,是值得研究與探討的。   又如:電扇是家家戶戶必需品,過去生產的電扇一台可使用好幾年甚至數十年,除非哪天看不順眼,或想換換新,才會重新購買,耐用度相當好,而現在的電扇,雖然價錢不貴,但品質卻相當不齊與不良,使用年限大大縮短,甚至今年使用幾次,收起後待明年要用時已經壞了,不能用只好再買新的,反正很便宜。仔細想想,電扇的材料為何?是金屬材、鋼鐵、塑膠材等結合製成的,這些也都從地球挖得的資源。   又如,紙張:一張廢紙用完扔掉,雖不會影響環保,但若一張張用完後就必需再買,再買就必須砍樹,如此不斷的循環,所需數量是相當驚人的。雖然提倡砍一棵樹要再種兩棵樹補缺,但種樹至少要十年的時間,且未必每棵樹都能成功。此舉並不能符合我們所需,而十年的空窗期,我們該用什麼方法來度過呢?節制使用、滅少不必要的使用及浪費成了最重要的解決方法。   又如:生活中三餐使用的碗、盤、筷子等,雖屬於生活消耗品,但是若能用對材質好好保存,就可長期使用。例如:使用的竹筷,或塑膠筷子或紙盤、塑膠盤,或精美的玻璃器皿,或磁器等,也可開發改成鐵筷子、鐵盤,其功能性與優點更佳,美觀上也可做些設計,不易壞、易保存。若每個家庭都換上必須使用的十組,就可長期使用,宣傳上可加強宣導這麼經濟實用的產品,而非只宣傳到美觀、漂亮,若能擴大宣傳實用性及資源的經濟效用,對地球也是一種良善的循環保護。   再者,與其提倡環保材,不如建議各地區多設幾個如此的工廠,做好廢棄物的回收歸類、集中管理後循環再利用。舉例:有民眾將食用後剩下的餿水集中,再製成令人想不到的可使用物。又舉例,有業者將電子產品類已壞掉的做回收,如手機、電子板、IC板、印刷板、電線等,集中回收歸類後,再煉製成黃金打造項鍊、戒指、手環等相當精美的金飾,這是多麼偉大的創作舉動。因此,與其提倡不當的環保材,不如推廣將此廢棄物再利用、再開發、再創無負擔的經濟成長。   生產製造原本就是要刺激消費,增進經濟成長,而產品本身若要達到長久使用、不易壞,則又違背了製造生產的毀損後,淘汰換新得到利益的理念,但為了要真正達到對地球對資源有保護的作法,提倡經濟停止成長的理念是必需的。而所謂的經濟停止成長,個人看法是,指在短期約3~5年內暫時停止再刺激與開發,並非要無限期的停止成長,而相對的,第一點:消費者的習性也要修正;第二點:勿過度濫用民生用品。有句話形容人的貪心”人心不足蛇吞象”,對現在人的生活而言,已不止如此了,過去的習性是,要用有就好,可以用就好,有一兩樣就夠了,現在的習性是,要用時要有一、二、三、四,四樣都要有,何時用一,何時想用二,何時需用三...,這是一種慾望的作用,貪婪的作用,這也是製造者為商機、為利益,為銷售業績而不斷開發推陳出新出作法,這些跟我們的資源都是息息相關的。   所以若真的想要護衛地球、愛護資源,此時此刻起,就該提倡回歸過去的年代、過簡單的生活、降低慾望、回歸更原始的文化,若能機車、汽車盡量少用,能用走路就走路,當作運動;能少排放廢氣量就少排放,流點汗吃點苦不算什麼,反而能鍛練身體,少製造汙染、少點追求物慾、少發怨氣,讓資源能不斷再生,讓地球有個清淨的喘息空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