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 一點簡單的感受

重慶西南旅行社總經理 蕭國維
  時光荏苒,來到內地已匆匆數年,處身於內地西部大開發的龍頭-重慶,有形的感受上不僅是視覺上比新高樓矗立的衝擊、地?帶動經濟、人民購買力飛速地增加,思緒上也有一種莫名而又似曾相似的觸動......。

  期間,經常會有兩邊的朋友問我,來到內地的感受和兩岸的差異是什?在切入正題之前,老實說,如果時光倒流,讓我回到當初那剛來內地打天下的毛頭小子時代,我會毫不猶豫地說:「快回臺灣吧!這裏不是一般人能適應的。」是的,來此之前,聽過的成功案例多於失敗,因為-成功者自然成為追逐與艷羨的目標;反之,規避自己的親朋好友唯恐不及,遑論對外公告自己的挫折經歷!是故,原來的同事、舊識們,一知道我來到這片投資的「沃土」,無不眼睛睜大地問說:「如何,掙了不少錢吧!」然而,其中的酸甜苦辣,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隨著年歲的增長、獨立思考的能力增加、判斷力的提升,無所不在的壓力使人成熟,讓我得以用更深邃的雙眼來觀察周遭,做出比較。一次,與幾位內地的朋友一起聚會,談及剛到臺灣作商務考察,順道探訪了當地的風土人情,深感兩岸同文同種,但因歷史的洪流分隔兩地,文化上產生了巨大的差異,身邊的例子不勝枚舉。

  譬如說:北京的友人首先發難,提到一次到百貨公司,專櫃的銷售員精細的說明產品特性,語速快、態度和藹,不失大雅之風,連能退稅5%和相關流程都講解到位,但即便最後沒買,仍舊笑語迎人,一點沒有絲毫的不高興,語畢,他撓撓頭說道,這要在我們那兒,肯定少不了遭一頓白。深圳的友人接著說道,城市的快速發展,成就了許多人,也造就了不少富豪,但是,人與人的疏離感卻也益發嚴重,譬如說:最基本的問路。俗語:「路長在嘴巴上。」他到外地出差時,遇到不認識的路,都會問當地人,但是,得到的回應多是冷漠以對。他在臺北的經驗卻大不相同;某天,聽臺灣的同事說,搭乘臺北捷運從酒店到會場既快又方便,他們貪圖省事的一群人,想嘗嘗鮮,但卻在臺北火車站找不到轉接的路,就在困窘的時候,兩個學生裝扮的女孩子恰巧經過,在被他們善意的攔下詢問後,詳細告知他們專程的路線,末了,並怕他們還是找不到,乾脆帶著他們走到站臺邊。當他們投以感激的話語時,兩個女孩兒只是淡淡的微笑,並歡迎他們再到臺北來玩......。

   發達之後,對于社會上的弱勢群體應該更要多加關懷。自己的體驗是因弟弟患有腦性麻痹,在內地生活期間,出門必須坐上輪椅,而出租車或是其他的大眾運輸工具似乎尚未考量到這部分的相應設施,或者對此種情況視而不見的多,有一次在與友人街邊談事,恰巧遇到一家三口,他們小孩和弟弟的情況一樣,等在路旁,但空的出租車大多呼嘯而過,或是載運其他活動正常的顧客,他們無助的眼神在我眼下半個多小時,直至離開,還在原地......。

   當下的我,原本應該處在話題的中心,但卻聽著聽著思緒開始游離、飄忽......。這些年,在各大景區景點,無論是隨團還是自助遊,看著喧嘩、插隊、禁菸區抽菸、隨地吐痰......,潛藏於心的聲音突然湧現,驚呼:這不是小時候老師特意囑咐我們的,不要隨意在外面做的幾件事嗎?那時候,臺灣剛度過石油危機,在十大建設的投資帶動下,一批批的民間資本家開始拎著包,努力向外界拓展市場,社會也開始富裕了起來,成了「臺灣錢淹腳目」的最佳寫照,但是,人民的素質卻沒有相應的提高......,那......我們是如何轉型的呢?我想答案是:持續而高質的教育加上儒家溫、良、恭、儉、讓的思想以及宗教的穩定作用。

   偶爾問自己,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發展,是否僅從數字上能感受?幾乎每個到過臺灣的朋友都會這樣說,臺灣的機場硬體設施是如何的比不上上海浦東、北京首都機場,都市中心的建築是如何的陳舊、街邊的汽車外觀擦挂為什麼不補...?的確,這些都是看得到、摸得著的,可當我這樣回答他們時,換來的是"原來如此"的理解眼神;譬如:大量的建築是在一九七O、八O年代時,臺灣經濟起飛時興建的,試問,一棟建築在經歷三十多年的浸潤,外觀能否不舊?更何況,臺灣的中正機場是在十大建設期間建成的,新加坡在建造樟宜機場時,也曾到過臺灣借鑒;臺灣人的節儉是出了名的,生活上處處可見,大家經常交換各種省水、省電、省錢的方法,多數人以機能性實用為主,面子上似乎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轉念間,我告訴這些朋友內心真實的感受,這不在於誰對誰錯,也不在於孰優孰劣。工業化的進程,要從一直接跳到五很容易,但社會文化的演進,卻非一蹴可幾,需要時間的累積,更需要全民的參與。施比受更有福!真正富有的人,不在於手中握有的金錢,而在於留給社會的幫扶。臺灣以前走過的,恰恰可供內地借鑒。相信臺灣已然走出了那種事事向錢看的歷程,更多的是有人參與志工、樂於助人而不求回報,也能逐漸走向馬斯洛需求論中的「自我實現」這一層級。

   兩岸同文同種,語言相通,無論先前如何變,我相信殊途同歸。在各自發展的同時,如能把臺灣較早成功的轉型文化,適當的稼接到內地,彌補失去的空白,則對內能消弭對立、促進和諧,對外能弘揚文化、增加國際間的影響力,此實為民族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