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傳承

凱馨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鄧學凱

可以這麼說,我是一個讓雞養大的人。

用一般的說法,則是在我還未上小學時,我們家就已經是養雞的農戶了。

  雲林縣在台灣是屬一屬二的農業大縣,我所生長的農村,則是再道地不過的農業鄉鎮的 ” 庒腳所在 ”。一個外在的環境往往會形塑出一個典型的文化,一個足以說明環境特性的特色文化。

  『吃菓子拜樹頭』以及『因果循環』,則是我從小印象最深刻觀念,無時無地表現在家人及村人的日常生活中。小時候日子雖然不算好過,但感覺起來生活所需的資源倒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每年雨季必然報到的蛙群、夏夜的螢火蟲,就像鳯凰花開一樣的準時,小河裏的生物永遠那麼的多樣並充滿活力。日出而落、日落而息,春耕夏作秋收冬藏,人們的生活規律而有從容不迫的美感。

  就在這樣的日子中,我們家養雞,雞長大了賣掉就養我們一家,周而復始的我度過了孩提時光,最後離開家鄉,接受城市和現代文明的洗禮,終至成為現在坐在電腦前的一個現代人。

  速度與效能成為現代生活的重心。所有價值都能以數字來評量:一個學生的好壞是以他的考試成績、補習科目、托福分數等等來評估;一個上班族則是以他的收入、住的房價、開的車子等等來判定高下;一個國家則是以 GDP、犯罪率等等數字來斷定其開發程度。

  為了追求數字的極緻化,應用新科技、新知識的專業人才出現在各種領域,包含養雞這個傳統的畜牧業。從人類短短的發展歷史軌跡來看,其實本來也是循著這樣的方向在緩緩推進的,只是拜現在科技飛快進步之賜,各種知識的計算與應用突飛猛進,因此本來發展了幾千年的放牧到密集牧養的方式,在極短的幾十年乃至百年中更加的發展出品種改良、飼料營養配方精進、環境設備改善(如完全室內溫控的水濂式雞舍、自動定時定量的餵食設備)以及生物醫療技術突破(如防疫之於病毒、抗生素之於細菌、生化防治之於蟲害等),畜牧業的產量及效能因此大為提升,人類也進入了廉價而大量肉品消費時代。

  人定勝天的道理似乎在十九~二十一世紀中不斷的被印證,人類知識所帶來的物質享受到逹了前所未有的境界,然而物極必反的理論似乎正在慢慢地在發威,不管從氣候異常、物種滅絕乃至於人類本身的文明病,並沒有隨著文明的累積而得到緩解,甚至反而是加劇進行。

  在農牧業界的集約式種植或畜養方式不斷進步的趨勢中,我不禁有一種竭澤而漁的感覺。在品種上不斷培育換肉效率高的品種,在單位飼效上追求不斷提高的技術,或者讓這些禽畜不斷的純化,使得物種從多元趨於一統,又或者精確的計算每坪飼養密度,讓飼養成本可以降低,一切都為了滿足人類追求的低價的口腹之慾。殊不知,天有陰晴圓缺,萬物有其長處必有其缺憾,不斷追求生物成長與長肉的速度,即使用的是優生學的技術發展出來的新品種,仍無法避免會有其缺點,那就是抗病力的下降,以雞隻而言,國人常說的土雞 (Country chicken)和所謂飼料雞(Broiler,白肉雞)的差別就在於此。而且愈純化的品種愈難抵抗環境的變化或傳染病的曼延,白肉雞就只能適合養在水濂式的棟舍裏,以恒溫過濾的人為環境來確保雞隻的順利成長。『溫室的花朶』說的雖是植物,卻是可應用到所有的物種。雖說人們不是雞隻,無法斷定雞隻是否在自由的空間裏能活得比較快樂,但就生物健康的角度而言,愈小的飼養密度以及較天然的生活環境,生物對於傳染性疾病的抵抗力就會較高。換言之,愈自由放牧的雞隻,愈能減少用藥的機率。雖然目前人類目前的檢驗技術能夠有效檢驗出雞隻裏是否含有過高的殘留藥物(如抗生素等),只要雞隻飼養屠宰在一定的規範下,仍可確保人們食肉的安全,但從尊重自然以及認真思考動物人道關懷的角度,其實人們應該有更好的方式來飼養禽畜,不管是為了自己的食肉需求、生產成本或者是動物快樂自然生存的天生權利。

  有色土雞雖然種系不少,而且長期以來都採用自由空間或有限空間的放牧飼養方式,但由於 2003年在台灣首次發生的H5N2低病原禽流感,讓政府立法規定了有色土雞必須在棟舍四周圍起細網,雖然可以避免鳥禽飛進雞舍啄食飼料,但也同樣限制了土雞自由活動的空間。在歐美國家,對於相當於國內土雞的雞隻的稱呼是free range chicken,就像人類的基因裏本來就嚮往大自然一樣,對於雞隻的養成重視的都是自由放牧的方式,無論是東方或西方人。現今台灣的有色土雞愈來愈走向白肉雞化的飼養方式,其實正是被迫於成本及法規的要求。只是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發展,現在正不斷有反省的浪潮推向全世界,這樣的一個回歸自然的需求與趨勢,正提供了一個機會,讓台灣土雞與台灣的消費者能夠循市場機制讓整個養殖雞隻能夠回到更傳統自然的方式中。

  人類需善待自然的反思方興未艾,主要的原因還是大自然反撲的力量大到連短視的人們都難以忽略其威力。而歸根究柢,可以說現代人的生活態度和方式,是以人為中心,認為人定可以勝天,對於宇宙萬物缺乏尊重與對等相待的心,所以,當萬物都以無言抵抗甚或是滅絕的方式來回應人類的對待時,自食惡果的還是人們。

  小時候所養的土雞活動的空間中是還有各種果樹林立其中,一個小型的生態圈讓不懂養雞的小孩童,卻也留下深刻的印象,原來這才是人養雞、雞養人的和諧共生循環 !

  我想,這是我在這個行業中繼續努力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