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宜蘭人与義學在大陸结下不解之缘

大陸義學總召集人 吳義德

  1995 年至 2000 年間曾與天津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合作舉辦了六期“中國台商投資研習班”,後來於 05 年在天津經營一家茶藝館做為“津台經貿交流平臺”。 06 年 10 月,在好友潘介淵的引薦下,結識了宜蘭的南陽義學林獻忠校長。在辦公室聽了林校長創辦的過程與辛酸,震撼了我這 個宜蘭人。想不到在我的家鄉竟然出現一個完全免費的民間老人學校,並成為臺灣最具影響力及代表性的老人團體!

這著實讓我意外。

  當天聽取林校長到天津與塘沽老年大學交流種種,在他臉上的表情我看出他對成立義學以來第一次到大陸的處女行的興奮與驕傲及對帶領臺灣老人走出臺灣能到大陸與內地老人互動交流的心願,心想我追隨商工統一促進會創辦人雷渝齊教授從事兩岸學術經貿文化交流多年,中國人說人不親土親,身為一個宜蘭人,我理應義不容辭為宜蘭鄉親做點事,乃立即拿起電話聯繫一直與商統會對口多年交流的“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王小兵副秘書長,簡單敍述義學後告知隔天將引薦林校長見他,王秘書長一聽馬上答應見林。隔天我一早即出發,帶著林校長前往北京向王副秘書長針對南陽義學做一詳細簡報,由於王副秘書長長年對兩岸交流工作一向鞠躬盡瘁,不遺餘力可謂兩岸功臣,即刻對林校長說這是兩岸一件大好事,承諾一定大力支持兩岸老人的互動和交流。

  07 年 5 月 16 日在海協會及王秘書長的鼎力支持下促成林校長帶著南陽義學 122 名學員由小三通到了廈門、上海再到北京,和多家老年大學進行交流活動,此行開啟了義學與大陸老人交流之門,首度跨出國門於五月十六日搭機前往大陸,進行為期十天的兩岸老人文化交流之旅,旅程中有多位八十歲以上的老團員,不但沒有體力不支的情形,有一天去走長城之後,還去遊覽頤和園,顯示這一次參加的年長團員的體力都相當不錯,團員們在南陽義學在邁入第八年之際,將義學的教育模式向外推展示,感到興奮。南陽義學首次邁向國際社會,第一站選擇大陸是因擔心團員首次集體出國、年紀大、又人生地不熟,若到語言文字不通的國家,將會帶來許多困擾。參訪團在大陸分別到廈門老年大學、上海市退休職工老年大學、北京海澱老年大學等校參觀,並與對方相互切磋表演歌舞。也將宜蘭名產冬山鄉素馨茶、宜蘭餅、太陽餅等順利推銷到大陸,未來將把更多的農漁特產推銷到大陸。

  07 、 08 、 09 乃到 10 年南陽義學的老人學員在林獻忠校長的帶領下已走訪福建、上海、浙江、天津、北京、河南等幾十家老年大學, 07 年仍經過海協會協助正式與大陸最高老年指導單位“全國老年工作委員會”,“全國老年大學協會”進行座談而定調對口交流單位。幾年的耕耘下南陽義學更榮獲被海協會及國台辦正式列入大陸對台的老人常態交流物件, 08 年首次在宜蘭舉辦“海峽兩岸老人論壇”,也因此多年來取得兩岸老人的信賴與支持目前在臺灣已設立了 25 個服務網點,學員已由 3000 人擴展到萬人,義德深感欣慰做為大陸的總召集人負責連結大陸與南陽義學的老人的活動,相信假以時日在林校長對老人無私奉獻的理念下會是兩岸老人之福,搭建起兩岸的老人通路與平臺。

  說到南陽義學名字由來,出自于林校長對老人事業的自然超脫態度,「南陽」是三國時代諸葛亮所說的「躬耕於南陽,不求聞達于諸侯」。「義學」,和宋朝宰相范仲淹興辦義田有異曲同工之處,范仲淹購置義田安頓族人,讓族人耕讀維生,南陽義學,主要招收的對像是銀髮族學員,學員不用繳費,連老師都是義工老師,這和范仲淹的義田,是相仿的模式。

南陽義學校創辦人林獻忠,於南陽義學開辦時,即明確地陳述下列五點:

一個創立宗旨——讓老人有伴。

二個學習理念——學喘氣、學做伴。

三個執行心境——心存善念、事事求真、處處皆美。

四個努力目標—— 內外雙修、尊重包容、活化生命、溫暖人間。

五個超越——超越門檻、超越宗教、超越族群、超越黨派、超越年齡。

  南陽義學在創造一個陽光普照、溫暖大地、義行大地的人間樂園,讓老人相互關懷、互相倚重的新人倫運動,學習情義、學喘氣、學呼吸、學作伴、圓融人事找回生命活力,學做有情有義的人,推展尊重包容運動。

  林獻忠表示南陽義學主要的精神在於讓每個人貢獻他的餘熱,來溫暖老年人,讓老年人能相互作伴,愉快的度過晚年,對老人家而言,要他們重拾書本「讀冊」,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義學的主要目的不是教老人求知識,而是讓老人有一個可以相聚作伴的空間,減少孤獨、憂鬱亦能減少醫療成本,並善用他們的經驗,使之成為社會的資產而不是社會的負擔。義學的願景是要建構全世界老人的通路,讓陽光普照溫暖大地,讓人人相互關懷、互相倚重,盼能打造一個聚集全球的東方老人樂園,老人迪士尼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