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移居詩」研究

國立北斗家商國文/教師 詹益林

一、前言:

  「移居」即搬家,搬家對現代人來說,是稀鬆平常的事,所以才會有所謂的「搬家公司」的設立,專門提供這方面的服務。就個人而言,縱使不搬家,也都有到外地求學或工作的經驗,居住的地方往往不只一處。但在古代,由於農業社會的關係,人們安土重遷,「搬家」就不像今日一般被看做家常便飯,因此當我看到陶淵明有二首移居詩時,直覺的認為搬家有什麼可寫的,及至讀完之後,卻令我感受良多,因為處在今日,要能有像陶淵明那種搬家後的生活樂趣,可說是緣木求魚了。

二、本文:

  「移居」共二首,是陶淵明在晉安帝義熙六年(西元四一0年,時年四十六歲),遷居南村新居後不久寫的。詩人搬到新居後,對新居生活非常滿意,兩首詩都是寫他遷居後同鄰人、友好交往的愉快情形。陶淵明隱居後的生活原本非常快樂,至於為什麼要遷居,就得追溯到二年前,義熙四年的一場大火,使詩人座落在柴桑縣柴桑里的老家,八、九間草屋一下子燒光,他受此嚴重打擊,並不自怨自艾,仍努力耕作,打算重建家園,但搬家談何容易,當時一家人只好暫時住在門前水塘的船上,住了多久,我們並不知道,只知道在二年後,陶淵明由柴桑山遷居到附近的南村,關於南村,在李善的注上說:「即栗里也」南村就是南里,一稱栗里,在盧山南金輪峰麓歸宗寺西約五里,屬江西星子縣境(時稱南康府),這也是詩人終其一生的地方。先看第一首:

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
懷此頗有年,今日從茲役。弊廬何必廣,取足蔽床席。
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卜卦、風水在中國自古以來即大行其道,影響層面至深且廣,尤其是搬家也算人生大事,凡夫俗子莫不相信卜卦、風水之說,以其為搬家的依據,就算是處在今日科學發達的時代裡,也有不少人樂好此道。「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已成為中國人的普遍觀念。但陶淵明卻反其道,而以「鄰居」為搬家首要考慮的因素,這一點值得大家學習,所謂「里仁為美」、「遠親不如近鄰」。所以我們要搬家,不應去卜屋宅的吉凶,而要考慮那裡的鄰居好不好,對自己或家人合不合適。在<左傳>昌公三年,晏子曾提到「非宅是卜,惟鄰是卜」的諺語。至於<列女傳>所載孟母三遷以教孟子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陶淵明擇居,就看中了很多「素心人」的南村,希望能和這些人朝夕相處。所謂「素心人」是指內心很乾脆或很樸素的人,詩人本身便是不偽善、不矯作的「素心人。」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一般人若遇到不幸,尤其是火災、家破人亡,通常會怨天尤人。但陶淵明卻認為遭遇一切變故、不幸,只要能順應自然、泰然處之,心靈就能安適,只要心志能堅定不移,隱逸的生活就可以繼續維持下去,所以在第五句中說「懷此頗有年」,第六句中「今日從茲役。」可見他是懷著期待、歡喜的心情搬來的,絲毫沒有感傷或哀怨的氣氛。

  至於新居的情況如何?我們看七、八二句「弊廬何必廣,取足蔽床席」。就知道新居並非豪宅、也不寬敞,可見詩人要求的並不多,認為住家並不需要很寬大,只要有睡覺和坐息的地方就足夠了,這種「知足常樂」的精神,特別值得處於今日台灣物慾橫流,一切講究排場、盲目的追求名利的人們所學習。

  新居不寬敞沒關係,但生活在此卻樂趣多,這才是詩人所要的。這種樂趣,詩的第三、四句曾經預期,詩的最後四句得到實現。「鄰曲時時來」是最主要的一句,鄰居來做什麼?有時「抗言談在昔」,有時「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陶淵明和這些人談論的這麼起勁,可見他們有共同的生活經驗,往事也彼此熟悉,詩人和鄰居共同欣賞奇文、分析疑義,可見這鄰居也都懂詩文。從末四句看,詩人在南村新居的確很快樂、很悠閒,真讓人羨慕。

  再看第二首

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過門更招呼,有酒斟酌之。
農務各自歸,閑暇輒相思。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
此理將不勝,無為忽去茲。衣食當須紀,力耕不吾欺。

  這首詩的前八句,淵明把住在南村和鄰居和樂相處的情況寫得淋漓盡致。這八句,每四句為一段落,前四句言春秋佳日去登高賦詩,還招朋引友,有酒共享,完全流露出詩人豪放樸實的個性。其中「過門更招呼」顯得多麼親切、熱鬧,和鄰人簡直就像一家人,絲毫沒有隔閡。

  次四句言農務餘暇,心裡想起那一位鄰居朋友,立刻披衣出門,到他家談笑個沒完。在春秋佳日,和朋友們一起到高地上吟詩,這是當時知識份子的共同雅好,經過朋友門前,彼此相邀、打招呼,碰到有酒即開懷暢飲。到了農忙期,各自都忙於自己的工作,可是一有空暇,就立刻披上外出衣服找朋友互相談笑聊天,始終不感厭倦,陶淵明非常喜歡這樣的生活方式。

  每一個人都希望永遠保有歡樂美好的生活,這是人之常情。陶淵明也在敘述住在南村和鄰居和樂相處的樂趣之後,說出他這種願望:「此理將不勝,無為忽去茲。」既然這種和素心人相處之樂豈不比什麼都美好,那就不要輕易離開這南村新居了,看樣子,陶淵明有意在此長住了。本來這首詩寫到此就可以結束了,但是陶淵明卻又加上兩句「衣食當須紀,力耕不吾欺。」衣食必須自己經營,而努力耕種則可以獲得衣食,這是非常實在的話,「衣食足而後知榮辱。」陶淵明這首詩大談和南村鄰居相處之樂,正談到興頭上,突然冒出這兩句,揭示一衣一食得來不易的掃興話,有點讓人意外,這就是詩人的本性。他雖是晉代大司馬陶侃的曾孫,但家道早已中落,窮到連生活都成了問題,陶淵明若不出來謀個一官半職,就得在家耕種,才能勉強餬口。

  陶淵明雖然為與鄰居和樂相處而感到欣喜,但卻沒有忘記一家大小的生活問題,生活問題必須自己解決,說得更現實一點,若不能解決生活問題,也將失去和鄰居共處的樂趣了,因此,他以「衣食當須紀,力耕不吾欺。」作結,更可以看出他對和鄰居相處之樂的珍惜。「民以食為天」,先求溫飽後,才能談到其他,理想與實際必須兼顧,現代人在追求功名利祿之時,何嘗不應如此。

  大家都知道「五柳先生傳」是陶淵明自況,他在傳中自稱「閒靜少言」,但在南村卻與鄰居「抗言談在昔」,在傳中又自稱「好讀書,不求甚解」,但在南村卻「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遇到素心人做鄰居,彷彿詩人的個性都變了,可見環境會影響一個人,但陶淵明卻不失其率真、樸實的一面。何況陶淵明的鄰居都是素心人,當然更願和他們和樂相處了。我喜歡陶淵明這兩首詩,因為他不但能實現理想,又能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且樂在其中,實在令人羨慕,自己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三、結語:

  陶淵明本有四海之內皆兄弟的胸襟,曾經寫信告訴兒子「當思四海皆兄弟之義」,他又在詩中說:「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意思是人一生下來,就應該彼此視同兄弟,何必要同胞骨肉才相親。例如新台灣之光陳樹菊阿嬤是一個最平凡不過的台東中央市場女菜販,卻被美國《時代》雜誌選入2010年最具影響力時代百大人物之「英雄」項目第八位。陳樹菊也是早先《富比世》雜誌所選出的2010年48位亞洲慈善英雄人物之一,多年來共捐出了近1000萬新台幣來作為慈善用途,包括幫助兒童和孤兒,以及建立圖書館等,她目前的目標是存1000萬元成立基金會,讓窮人吃飯、看醫生。 陳樹菊認為「錢,要給需要的人才有用」,這種「民吾同胞」的精神正是現代人所欠缺的。正如唐代魏徵在「諫太宗十思疏」中所言「竭誠則胡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如果世界上各國領袖,不管強權、富國都能發揮人類一家親的精神,那聯合國世界公民總會為促進世界和平、人權、公理與正義的目標就為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