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下的地方行動---如何有效地落實節能減碳行動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副教授 郭文健
  滴水可以穿石,聚砂可以成塔,這都是用來砥礪人們要奮發向上、努力不懈的人類智慧結晶,畢竟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從負面的角度來看也是如此。自從工業革命以後,人類大量地消耗自然資源從事生產、鼓勵消費,自然界原本有其一套平衡的機制在運作,但是經不起人類長期的摧殘現已顯現出病徵,包括氣候異常,豪雨的規模與頻率增大,乾旱的發生也時有所聞,這些都對人類的生存環境產生相當的威脅。
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暖化,這雖然是跨國際間的問題;各種氣體對大氣層錯綜複雜的交互影響,雖然是科學家的專業;但是站在地方的立場也可以採取有效的措施以盡地球一份子的責任。以屏東縣為例,這南台灣的農業大縣一直以好山好水自豪,但居台灣第一位的養豬頭數常因廢水未妥善處理而導致河川嚴重污染。這些畜牧廢水排放的氮、磷營養鹽過去是造成飲用水源優養化問題的主要原因。養豬雖然提高了一些人的經濟收入,但同時也降低人們的生活環境品質!比較可行的做法是在受污染的河川利用人工濕地進行水生植物(如布袋蓮、水芙蓉)的培養,以其快速的生長速率(約5-6天即可增加一倍),透過生長過程中大量攝取水中的氮、磷營養鹽同時行光合作用,合成了植體達到減碳的目的。

  至於如何節能呢?當然是充分利用這些收成的生物質量,在厭氧的環境下進行微生物的水解與酸化作用,最後以甲烷的型態脫離,達到污染物的去除。過去石油價格的飆漲帶動了大量的替代能源的開發與使用,如以玉米進行酒精醱酵,再添加生質酒精於汽油中供交通工具使用。如此雖可減少石油的消耗,但卻會帶動糧食價格的上漲,有其道德上的瑕疵!但是當利用植物的生長進行營養鹽的去除,伴隨著二氧化碳的減少(減碳)及植體的收割,當最後藉由微生物進行纖維素(地球上最豐富的生物質量)的分解與轉化,產生了甲烷這種生質能,節能減碳的口號也就達到一具體行動的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