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對中國藝術教育的發展初探

台灣藝術大學舞蹈系退休教授/香港珠海學院中國歷史博士候選人 蔣嘯琴

壹、前言

   蔡元培先生一生從事教育,由地方教育的規劃到全國教育的決策,自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執行。先生在教育工作發展上是由下而上的、是全面的,教育制度,從幼兒教育到高等教育、普通教育到職業教育、一般教育到推廣教育;學校行政,自課程設計到教育法則的釐定,乃至教育行政之獨立;改進校園的自由風氣,開放的教學空間,開明的教學方式,改善師生關係、提高學習興趣。開設課外活動,學生可多元學習,發揮學以致用的意義;提升大學教育的學術研究,重視治學態度,強調教授治校,奠定高等教育的方向與理念。先生在教育工作方面的成就,是理論與實踐並行,其貢獻早就獲得教育界人士一致的肯定與推崇,對中國近代教育的影響當然是深遠的。然而先生格外重視的美育,則甚少有人對其美學的論述作探究。可惜的是先生任大學院長時,努力推展高等藝術教育的計畫,因他的離職而停滯、竄改,影響我國藝術教育的發展,惜未被學界所注意。

   個人有幸能在藝術教育學界服務長達三十年之久,也曾參與藝術教育改革的相關工作,對於台灣的藝術教育發展有著較多的困惑。何以至今學校的藝術課程在計畫與執行時總有著差異?在藝術教育課程的安排中為何仍停滯不前?為何舞蹈仍未被視為獨立藝術的課程?先生受中國傳統思想的影響,甚少提到舞蹈教育,似乎未能明瞭舞蹈藝術的價值。當初為藝術教育奠基時,無法避免的疏漏,卻造成今日學校教育整體發展的遺憾。畢竟舞蹈只是諸藝術中一環,受到之輕忽亦非一朝一夕,唯有在優良的環境下,才有助於整體藝術教育之健全發展。故藉對先生的美育概念作較深入的認識,欲了解他的思想脈絡,檢視中國近代藝術教育之完整性。本研究只是個開始,首先介紹先生之生平,與教育文化上特殊貢獻;再從先生重要經歷中,認識他對教育的規劃與實踐能力,兼述先生每階段重要事蹟;最後就先生之教育目標與美育關係,以及對藝術教育的建設與耕耘,筆者就便說明臺灣的藝術發展之現況。

貳、蔡元培的學術背景及其成就

   蔡元培生於同治六年十二月十七日(1868年1月11日),浙江紹興人,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3月3日)病逝香港,享年七十四歲。先生幼名阿培,讀書後學名元培,字鶴卿,後改仲申,號鶴廎,於愛國學社時自號民友,主編「警鐘日報」時,再改號孒民。自幼受教於傳統的國學教育,尋科舉考試晉身翰林。自「百日維新運動」 后,先生認識到救國需革新,革新必要培植人才,故自翰林院編修職退出官場,轉而致力於教育工作,為國家培育人才。先生熱血沸騰關心於時事,並以實際行動參與革命事業,放棄了家鄉的教學工作。先生在未加入同盟會之前,創辦「光復會」 ,引介許多有志青年加入革命團體。在從事革命運動之際,除與方外人黃宗仰上人等組織「中國教育會」,尚編篡教科書為改良青年思想的藍本。先生並於上海創辦「愛國女學校」,是我國最早的唯一女校,於光緒三十一年(1906)三十八歲時復擔任校長。在朋友財力的支持下又成立「愛國社」,幫助南洋公學失學的學生繼續就學。中年更遠赴國外學習西方新式教育,吸取第一手的知識直接了解西方的文化。先生是位學貫中西、博通古今的學者,厚實的學術背景,自然是出掌全國教育最高機構,總攬策劃藍圖的最佳人選,歷任中華民國的教育總長、北大校長、大學院院長、及中研院院長等職。

一、教育背景
  1877年先生六歲,進家塾讀書,1883年十七歲考中秀才,隔年起在家中設塾授課,開始教學的生涯,前後達兩年。1886年二十歲,受聘於徐樹蘭家校書, 1889年二十三歲,中舉人3 。繼之通過會試,中貢士,但未在同年參加殿試。1892年二十六歲才再進京應試,進士及第。先生鑽研各類經史深悉中國傳統人文思想。先生曾數度赴歐洲求學,第一次自1908年至1912年,於德國萊比錫大學進修,並在世界文明研究所研究。民國成立,返國擔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教育總長。當先生辭去教育總長後,旋即攜眷再度負笈德國萊比錫求學。1913年二次革命失敗後,還回到德國, 1914年至1916年先生轉赴法國求學,仍然十分關心國內的政情。1917年返國擔任北京大學校長,期間曾赴歐洲與美國考察。卸下北大校長職後,又赴法國學習。自1908年至1926年十八年間,先后五次出國學習考察,留居國外的時間幾近12年之久。

二、學術著作
  先生畢生著書十分豐富多樣,有講稿、譯書;學術的、哲學的、藝術的與教育的著作等包羅萬象,不甚枚舉。然在每種著述中可發現,先生思想與觀念的轉變之脈絡。由於甲午戰爭的刺激,先生開始涉獵譯本書接觸西學,自修學習外文,並從事翻譯工作。先生諸多翻譯書籍中與美學有關者,惟1921年所刊行的德文譯本「伯格森哲學導言」。

   與美學有關的幾篇代表性文章有,1915年『哲學大綱』,1916年編撰『歐洲美術小史』「賴斐爾」章,1919年,「文化運動不要忘了美育」,1921年編撰『美學通論』的「美學的趨向」與「美學的對象」兩章等,尚有在巴黎所撰『歐洲美學叢書』『康德美術學』,惜未刊印。

   先生教育理念之著作至關我國教育之發展,就中仍有許多涉及美育之論述。1919年「教育之對待的發展」、「告北大學生暨全國學生書」,1924年撰『簡易哲學綱要』,被列入「現代師範教科書」,「吾國文化運動之過去與將來」,1935年「論大學應設各科研究所之理由」、「為什麼研究學問」。晚年的數篇文章更是蔡先生的親身經歷,1934年「我在北京大學的經歷」、「我所受舊教育的回憶」等,1937年「十年來之國立中央研究院」、最後一篇「我在教育界的經驗」,無疑是蔡先生一生服務教育的回憶。

三、教育文化的貢獻
  先生致力於教育救國的具體實踐,最有意義、最具影響的三件事,就是教科書的中文化,與教育權的收回,及教育行政獨立。

(一)、教科書的中文化
  由於當時學生多使用原文書籍,先生深知西文中化可幫助國人迅速吸收新知,乃積極致力於教科書中文化的推展。1931年四月,提出教科書中文化的主張,認為全國中等以上學校的各科教科書,除外國文學的課程外,都應採用中文的教本。又因譯名的不統一,經常有同一人有不同的譯名,以致發生誤為幾個人的混亂現象。先生也呼籲教育家、著作家、出版家共同為中文化努力,制訂各科統一的中譯專門名詞,與編輯各種大中學校的參考書。國立編譯舘適時的成立,可將先生的理想付之實現,各種標準譯名的確定,和各種參考書的陸續譯印,以及中等學校整套中文教科書的出版 。然而遺憾的是,此一重要的基礎教育工作,至今仍未能達到統一。

(二)、教育權的收回
  先生試圖將中西文化優良的部分巧妙的融會貫通,強調國家意識發展出一種中國式的教育之路。傅斯年就中西文化的融合說:『蔡先生代表兩種偉大文化,一曰,中國傳統聖賢之修養;一曰,西歐自由博愛之理想。具其一已難,兼備由不可觀。 』當時的大學多為西方的教會所創設,為擺脫受宗教的文化侵略,先生主張大學不必設神學科,各學校中均不得設宣傳教義的課程,也不得舉行祈禱,傳教士不應參與教育事業。先生近一步要求,外國人在中國地區設立之大學,需經過中國政府允許。所設立的大學校長應為中國人,而該校董事會之組織亦應由華人佔多數等要求,將多年來由外國教會控制的教育權收回。收回教育權固然有其必要性,然近代中國教育由外國教會建立的事實及貢獻,也不能忽略。先生教育權收回之舉,與當時盛行的民族主義應有關係。

(三)、教育行政之獨立
  大學行政自由之程度,各國皆不同。如法國大學皆國立,教育權集中於政府,校長由政府任命之。英美各國,大學多私立,經營權操於董事會,校長由董事會延聘之。德國各大學皆公立,或國立、或市立,其行政權則集中於大學之評議會。先生一向主張民主,在其擔任國家教育行政首長時,強調大學的自主性,因此仿效歐美各國體制的優點,建立我國高等教育的體制,學校行政隨行政制度之改革民主化。大學設校長一人各科設學長一人,並設教授、助教授,必要時並得延聘講師。校長及學長,由評議會選舉,一年一任 。先生在北大與中研院皆設立評議會,採取民主、自主的合議制,以群體中的精英共同領導。民十三年教育部公佈的「國設董事會及評議會,前者審議學校計畫、預算、決算及其他重要事項,後者評議學校內部組織,各項章程,及其他重要事項;各科、系、院各設教授會,規劃課程及其進行事宜 。學校以校務會議為最高之行政單位,無論校務之興革、學生成績、學校之升降等事項,皆取決於校務會議。杜威就教育行政的觀點說:『世界上著名大學的校長很多,如哈佛大學、劍橋大學、牛津大學等等,但還沒有一個校長能像蔡元培先生一樣,能對一個國家和民族產生如此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在蔡先生身上,有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有一種不可言說的人格魅力,先生無愧是培養大師的大師! 』

參、教育行政經歷與重要事蹟

   先生從事執教育界牛耳工作,對我國教育之貢獻及影響實無法道盡之。僅將其為地方與中央兩個層級的重要事項略述之。

一、地方教育之規劃
  1898年九月,因變法失敗,先生棄職攜眷返回浙江紹興,從事教學。在這段時間先生以制定地方學校的課程與研擬辦學章程為重要工作。

(一)、課程設計與教材之製作
  1899年任紹興「中西學堂」總理(校長),從事新式學校教育之始 ,蔣夢麟是該校之學生。先生在中西學堂執掌一年多時間,先生為學堂之蒙學部印行『切音課本』,並撰「印行切音課本說明」;1901年辭職後立即轉赴嵊縣的剡山、二戴兩書院講學,到校后致力於學校課程研究,將丹徒許沅(研農)所定的「崇實學堂西學課程表」,和日本各種學校課程詳加逐一分析,以為課程制定之參考。同年九月出版「學堂教科論」,對各級學校之課程及清代學風之敗壞,分析甚詳。1911年所撰的「中學修身教科書」,此書分上下兩篇,上篇注重實踐,下篇注重理論。此書講求修身以實踐為要,仍為今日青年學子修身制行之準則。

(二)、學制及其章程的制定
  先生借助先進國家的教育制度來制定學制、章程及各種相關制度,為中西學堂立法,撰「紹興學堂學友約」;制定圖書借閱辦法,撰「绍郡中西學堂借書略例」;並著手於教育推廣撰「紹興推廣學堂議」;轉赴嵊縣書院途中,於舟中完成「剡山、二戴兩書院學約」。後又透過日本的大學校、大學預科、高等師範學校、女子高等師範等各學校課程的分析,了解該國之高等教育學制。1901年,先生為預設紹興東湖二級學堂擬定該校章程;又為「浙江籌辦學堂」撰文,擴增公辦學校,認為應在府城設立師範學堂、省立中級學堂各一所,在縣城各設小學堂一所、蒙學堂若干,各鄉設蒙學堂若干。此外,先生十分注意社會教育,撰有「告嵊縣剡山書院諸生書」,對於兒童與婦女還施以補習教育。先生曾與友人童亦韓前往臨安縣擬為紹興縣僑農設立小學校一所,往杭州議改某書院為師範學校,惜未成功。後應上海「澄衷學堂」監督劉葆良之邀,代理其職務,繼又轉至「南洋公學」任該校特班總教席時,為學生撰「學習辦法」六條;另為該班學生定「游息規則」四條。19 02年擬定「師範學會章程」八條。1903年,先生為愛國學社撰寫「愛國學社章程」八項。

二、中央教育決策之擬定
  先生十分重視大學教育。先生自任教育總長起,一直著重於大學教育的規劃,無論對學術研究,還是美學都不遺餘力的推行。北大校長雖非決策單位,確是先生實踐理想的重要舞台。先生不祇是對學術研究嚴格講求,尤其注重學生的思想品格與對課外活動之提倡,更是在此時期實施的重要措施,影響著我國高等教育發展至鉅。一貫提倡的美育教學,在大學院院長任內,具體的實踐,對藝術專業教育的貢獻,將另章論述。先生除了具體的要求大學高年級生,必須將專門研究完成後才可畢業外,更將此研就精神延展至中央研究院,為我國的人文科學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教育總長
  1912年先生自海外返國,岀掌政府的教育決策工作。元月十五日就任南京臨時政府的教育總長 ,十九日即通電各省頒行「普通教育暫行辦法」、「暫行課程標準」,為我國新教育奠定基礎。二月發表「對於新教育之意見」,主張「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觀教育、美感教育」為今後教育宗旨。在袁世凱政府任內,對教育制度作了安排。接收前清學部,於舊有的普通教育司、專門教育司外,特設社會教育司,為日後社會普及教育作準備,以達人人皆可受教育之目的。繼之大學原設之八科改為七科,將經科倂入文科 。復認為大學是研究學理機構,應注重文、理兩科,未設此兩科學校不得為大學。先生又於七月召開為期一個月之臨時教育會議,親自主持並宣示教育宗旨,同時將學校系統、各級學校令、注音字母等數十案提會討論,在徵求全國之意見後,再陸續公告。後與同盟會其他成員(王宏惠、宋教仁、王正廷三位總長)一同辭職,先生任教育總長僅六個月,然經先生擬訂或撰寫之各相關規定與章程後都獲同意。如九月三日,教育部公佈「學校系統表」、十月二十四日,告布施行「大學令」。

(二)、北大校長
  1917年一月,先生任北京大學校長,大膽的改革學生既有的陋習,又招攬不同專長的師資,提升大學教育的學術研究;開放校園自由的風氣,也講求提高教師之品德,為我國大學教育奠定良好基礎,對近代教育有著重要影響。就職日對全校學生講演,直陳北大學生以往的錯誤觀念,予以糾正;校長也注重師生間良好的互動,與學生應有的禮貌。先生更積極倡導課外活動,提倡和成立各種社團 ,如新聞研究會、音樂研究會、美學會;鼓勵學生主辦各種刊物,像北京大學日刊。先生辦大學的理想受到德國著名大學的影響,如柏林大學、萊比錫大學等校。力主「教授治校」,教務分任,事務和議。在學術上保持講學研究的絕對自由,實行「學術思想自由」,聘請教授,採「兼容並蓄」的方式,取各家之學說。如辜鴻銘、陳獨秀、胡適、梁漱凕等。在先生的主持下,北大培植了許多的優秀人才,北京大學更在新文化運動中躍居舉足輕重的領到地位。學生自「五四」之後對政治過於熱中參與,學潮罷課不斷。先生要求學生應以讀書為重,不得有越軌行動,否則嚴重裁制。為北京大學擬定未來的前景,堅持設立研究所提高學術研究,以期能與德國柏林大學相抗衡,名列世界大學之林。先生也致力於平民教育的推廣,主張人人有受教權,改變入學制度。首先開辦校役夜班,再辦平民夜校,也招收旁聽生,北大更是第一所招收女學生的大學。此外,將熱忱的北大學生組成平民教育講演團,先在校役夜班講解時事,獲得很好的效果,進而推展到社會。先生除了注重學識,更講求高尚的品德,組織「進德會」要求教師、學者與社會精英們提高行為標準,以端正社會之善良風氣。

(三)、大學院院長
  1927年七月,原中央教育行政委員會改為中華民國大學院,十月一日任南京政府大學院長。先生因變更教育制度,引起教育界的反對;又為破除迷信之祭祀與偶像崇拜,兼廢除「祀孔」 ,遭致社會學人之抗議,遂於隔年十月三日辭職。先生在任內擬定對全國教育學制完整性的「私立大學及專門學校立案條例」、「私立中等學校及小學立案條例」;圖書借閱的「圖書舘條例」、「新初圖書呈繳條例」等提案;及「對功勳子女之免費就學」案;並於學校開設軍訓課。除此,高等教育中藝術專門學校之設立,為推展全國之教育積極爭取教育經費、

   實行教育會計獨立制等更是中國教育史上重要的發展。「大學區制」 的構想,是將教育區域與普通行政區域分開,以行政學術化,由大學校長統轄全省教育行政。由於大學區制在實驗階段,引起軒然大波中止而未能實現,對先生自有極大影響,對我國教育政策上雖無從評估。然而中國的教育經此變動之後,從此卻少有變革,進入了安定成長的時期,大學院制便成為一個自變革入安定的明顯分水嶺 。「進德會」,要求教師、學者與社會精英們提高行為標準,以端正社會之善良風氣。「大學區制」,是以大學區為教育行政之單元,每區設一所國立大學,大學校長就是這一學區的主管,負責各區內教育事宜的推行,凡區內私立大學及專門學校、公私立中、小學均受其管理和監督。全國教育行政與學術研究則由大學院統轄,以江蘇、浙江兩省為試辦區。大學院廢除未逾一年,原在蘇、浙、北平試行之大學區制亦就隨之結束 。

(四)、中央研究院院長
  先生負責籌劃的中央研究院成立,1928年辭去大學院院長職,專任中央研究院院長。先生將「大學區制」教育行政和研究相輔並進,教育行政的評議和執行尚可分立的精神,貫策於中研院。中央研究院分研究、行政、和評議三部分,以評議會為全國最高的學術評議機構,負責集中國內人才,聯絡各學術研究機關,謀求與國內外研究事業的合作。中研院成立十個研究所和附屬的實驗場、實驗館、測候所等從事各種專門研究 。依功能分三種:有助生活環境改變之常態或永久性質研究,如天文、氣象、海洋學研究、氣象學等;利用科學方法提升生產力,與各相關的實業單位、工業機構合作,改善民生經濟,如棉紡實驗、陶磁、鋼鐵;與純粹科學及文化之研究,如歷史語言、考古等,與各大學的研究所作學術上的合作,提升大學的學術能力。在先生的領到下,各研究所的工作開展頗為積極,成績斐然,成為我國最高的學術研究中心。

肆、美育與藝術教育之建立

   我國周代禮樂並重,就是行藝術教育。科舉時代以文學、書法試士,宮殿、寺觀的建築,畫院、園亭的設置,都可看出中國人是富於美感的民族。有謂音樂、文學、書畫具有陶冶情的作用,就是美育之意,不過未受教育家的注意。「美育」一辭是譯自德文Asthetische Erziehung而來,因受歐洲美術教育的影響,始有所認識。然我國初辦新式教育之際只有體、智、德三育。在新式教育興辦十年後,美育才逐漸的被重視。藝術教育是美的教育,先生重視藝術教育,對美育有深刻的認識。認為美育可使人類在情感上獲得滿足,是實現教育之手段。

一、美感與美育
  美感是美學的基礎。先生以為「美感就是合美麗與尊嚴而言之,介乎現象世界與實體世界之間,而為之津梁。」;對美育的解釋:「美育者,應用美學之理論於教育,以陶養情感為目的者也。與智育相輔而行,以圖德育之完成者也」。更主張以美育代替宗教 ,先生對於美育的認知,由我國古代以「禮、樂、射、御、書、數」六藝的傳統教育與西方的教育理論相較,證之美育之重要。更欲借西方對藝術的重視,喚醒國人對藝術的正確觀念。

(一)、教育思想的呈現
  我國的教育宗旨有世界觀教育、實利主義教育、軍國民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美感教育五項。五項教育的任務可相互為用,與美育結合,以達到其目的。

1、世界觀教育,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憑藉美感教育方能達到。先生就教育分為政治和超軼政治兩種,世界觀和美感屬之;又將世界分為實體與現象,世界觀則是立於現象世界而有事於實體世界的教育 。美育使人類能在音樂、雕刻、圖畫、文學中找到感情之寄託。渾然之美感,能忘卻人我,與天地合一。
2、軍國民教育在求國家的強盛,藉體操鍛練體魄,又具健美功效。因為體操一方面是以健康為目的,另方面是使身體為美的形式之發展。中國古代教育中六藝之射、御,是尚武精神的表現,是美育的範疇。
3、公民道德教育,先生認為德育是其他教育的根本,是其教育思想的中心。以實利教育和軍國民教育為輔,更以世界觀與美育完成其道德教育,故德育是美育的另一種呈現。

(二)、實施的方法和設備
  先生了解美育的價值和功用,認為人從出生前到死後,都應生長在美的世界裡,所以主張美育可透過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方面實施以達到全面美育的理想境界 。

1、 家庭教育,由於家庭受限於經濟和環境,不易實現,所以應設公立的胎教院和育嬰院。胎教院為孕婦設立,著重胎兒的美感教育,故建築、環境、空氣、設備、佈置一切都講求勻稱、和平與雅致,避免刺激影響胎兒;育嬰院則是準備嬰兒出生後居住,三歲以前幼兒都生活其中,直到進入幼稚園止。所以設備要與胎教院同,務求優美和諧,所以應陳設雕刻、圖畫等,挑選健康兒童,兼僃各種動靜姿態,隔數日換一套。音樂要簡單平靜,院內成人的語調和動作,要有適當的音調,衣飾也需優美,以為兒童的模範,這是家庭美育。
2、學校教育,學校自幼稚園至大學。幼稚園是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過渡機關。幼兒的美感不只被動領受,也會自動的表達。舞蹈、唱歌、手工等美育課程,若觀察之標本的形式與色彩,數學、說話也要在排列上、音調上適合她們的美感算法與語法。六歲進小學,美育的課程是遊戲、音樂、圖畫、文學等,其他課程如語言、歷史、自然等亦可結合美育。中學時代,智育之課程益擴加,因衝動的個性逐漸表現,應選複雜點、悲壯、滑稽的著作。美育的範圍可擴至學校的所有課程,藉助「移情作用」美化之。進入專門教育者,美育相關的學科是單純的進行。然每所學校的建築、陳列品 都要合乎美育的要求,同時可藉舉行辯論會音樂會成績展覽會和各種紀念會等普及美育。
3、社會美育,從專設機關和地方的美化兩方面。專設機構有美術館、美術展覽會、音樂會、劇院、電影院、歷史博物館、古物學陳列所、人類學博物館和博物學陳列所與植物園、動物園等大型硬體的設備。在特別設備以外,又要一種普遍設備的配合,才能完整呈現美育,所以地方的美化是必要的。地方美化在道路、建築、公園、名勝、古蹟的維護乃至墳墓等都要講求美化,除整齊、清潔更要綠化。

二、美育之培養與傳播
  先生對美學的認識是全面的,自起源、價值、研究方法、創作與欣賞一系列的教導國人認識美育之重要。藉由講演、透過刊物反覆的、系統的宣講美及美育的觀念,引導國人重視長久以來被遺忘或忽視的藝術活動。

(一)、觀念的培養
  先生自民國元年任教育總長起,就已釐定了美育教育的藍圖。先生在元年的二月發表「教育方針」 ,開始有計畫的發表一系列有關藝術與美學的演講與文章,宣導美育的價值和美概念。先生在北大校長任內,一方面在學生的社團活動中加入許多的藝術活動,如繪畫、書法、音樂等,另方面則親自開授哲學範疇的美學課程,讓學生由實際的演練對藝術產生興趣,有基礎的認識後,再輔以藝術理論說明美育的價值。用美育塑造學習環境,改變高等學府的學子觀念,自然是意義深遠的。由北方到南方,自城市到鄉鎮,講演的題目雖相似,其內容深淺實有不同。例如1920年十月二十七日至十一月六日在湖南的連續幾場有關美育的講演,自『何謂文化』開始,進入『美術的進化』、『美學得的進化』到『美學的研究方法』、『美術與科學的關係』、『美術的價值』,再延伸至『對於師範生的希望』、『對於學生的希望』 ,有秩序的闡述藝術的知識。雖然講的是西方藝術和美學,其間也不時的兼論中國古代得藝術及思想。1927-1928年是藝術教育發展的重要時期,在1928年五月十五日於南京召開全國教育會議上,提出「提倡科學教育、養成全國人民勞動的習慣、提高人民對於藝術的興趣」三項教育方針,強調科學與美學的教育,提倡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的教育思想。

(二)、藝術活動
  先生除了在思想理論上灌輸國人對藝術、美育的認識,也在適當的環境下舉辦許多的藝術活動,由概念推進到實際的展演,促使國人對藝術的正視。先生在北大時推行的學生課外活動的音樂、書畫等社團的研究會,就已經開始介紹相關活動的常識。各地的美展、音樂會、攝影展、劇展等不斷展出,以及音樂雜誌與個人畫冊的出版,十分活躍。如於1922年劉海粟自法返國在北京舉行得畫展,1923年蔣君揚的國畫展,陶冷月自1924年起在南京、蘇州等地個人畫展,1926年,先生甚至還為鄭曼青待售的書畫評估。這些也說明1912年到1927年間,藝術學校普遍成立前的蓬勃氣象。

三、藝術學校與藝術教育
  美育是近代教育之重心。美育的實施在以藝術為教育,藝術學校是其搖籃,培養美的創造及欣賞的知識,再普及於社會。唯有設立專業的藝術學校,培養高深的藝術人才,方能達到「美育」陶冶性情、養成高尚人格的目的。先生大學院長任內籌備設立上海音專、杭州藝專等,就是以養成專門人才,培養美的創造及鑑賞的知識,建立我國藝術專業教育的體制而努力。

(一)、美術學校
  上海美術專門學校是我國最早成立的美術專校,也是唯一的私立美術學校。正式學制的學校外,還有中國畵學研究會、和藝苑繪畫研究所等民間習畫場所。

1、私立上海美術專門學校
由江蘇武進劉海栗於1912年十一月在上海乍浦路,設立上海圖畫美術院。1913年三月開課,僅設繪畫科兩班,學生十二人。七月於正科外設選科。1914年,改繪畫科為西洋畵科。1915年一月,增設藝術師範科。1920年四月,更名上海美術學校,規定中國畫科、西洋畫科、工藝圖案科、雕塑科、高級師範科、初級師範科等六科,學生達三百人。是年六月設暑期學校,兼收女生。1921年八月,奉教育部令定名為上海美術專科學校。1923年五月,建西洋畫科新校舍於徐家匯路。十二月,改中國畫科為中國畫系。1924年改造師範部校舍,改高等師範科為藝術教育系,同時開辦雕塑系。1925年十月,建存天院為西洋畫教畫室,並於第二層樓設存天閣,陳列古物名畫,是時雕塑系無學生,停辦。1930年開學時,有中國畫系、西洋畫系、藝術教育系、音樂系四系,學生五百人。
2、國立北平大學藝術學院
1918年四月十五日,北京國立美術學校設於北京西城,有繪畫、圖案兩科,以鄭錦為校長。1920年,設專門部之圖畫、手工師範科。1922年,改稱北京美術專門學校,設圖畫、西畫、圖案三系及圖畫手工師範系。1926年二月,又改名國立藝術專門學校,增設音樂、戲劇兩系,以林風眠為校長。1927年十月,林校長辭職。1928年編入國立北平大學,名藝術學院,以徐悲鴻為院長,旋即辭職;以北平大學副校長李書華兼院長,恢復音樂、戲劇二系,增設建築系,改圖案系為食用美術系,合國畫、西畫兩系,共六系,男女學生三百五十名。1929年八月,教育部令改為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因校中延未改組,部令自1930年度起,停止招生,逐漸結束;在結束期內,暫用舊名,隸屬國立北平大學。
3、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
先生有鑑於我國惟一既有的國立藝術學校於北京,經軍閥之摧殘,已不成其為藝術學校矣。國民政府厲行革命教育方針,尤不可不注意富有革命性之藝術教育。先生對於藝術教育之重視,可由其籌劃國立藝術大學之慎重,見之一班。親自規劃,選擇學校的校址、經費來源之籌措,學校的組織結構,1927年十二月親向大學院提案。對於該校的興建十分的審慎,除選杭州西湖濱之羅苑為校舍並加照膽台、三賢祠、蘇、白二公祠等處為校區。1928年一月大學院延聘具有藝術教育經驗與熱心的教育者九至十一人,組織籌備委員會,討論大學組織法,及課程綱要,與一切籌備事宜,並於西湖設立辦事處。派常務委員二人常駐該處,監督修建校舍等,派代表一人至法國或日本,採辦石膏模型及各種圖書儀器,以為第一年必須之教具。對於學制的規劃,大學預定為國畫、西畫、圖案、雕塑、建築五院,或是繪畫、雕塑、建築、工藝美術等四大學院。每院招新生兩班,每班二十五人至三十人,不足時得招選科生若干補充。至學校成立四年後,設立研究院,本校四年級高材生,及校外有藝術天才之私立藝術學校學生,皆得投考。至本校修業五年期滿,通過畢業考試者,均可自由申請入院再深造。三月,以林風眠為校長,設中國畵、西洋畫、雕塑、圖案四系。而外國語用法文。秋,合併中國畵、西洋畫為繪畫系。1929年十月,奉教育部令,改為美術專科學校。開辦時學生不過六十人,後增至二百二十六人。初時,校中設有研究班,供學校教師及已由美術學校畢業者再深造,因與專學校規程不合,停辦。自十八學年度起,規定學生無論就讀何系,第一年均習素描,即使專習中國畵者,亦同,以爲將來改進中國畵之基礎。
4、國立中央大學教育學院的藝術教育科及藝術專修科
藝術教育科分國畵、西洋畫、手工、音樂四組,均為四年畢業。藝術專修科分圖畫、工藝、音樂三組,爲培養中等學校師資而設,三年畢業。本科以李祖鴻為主任,以呂濬、徐悲鴻、唐學詠等為副教授 。

(二)、音樂學校
  新學制制定後,學校的課程中就有音樂、唱歌等課,於師範學校中亦有之。在藝術學校設有音樂系。這是採用西方樂器與音樂教學法的開始。

1、 國立音樂院
1922年成立國立音樂院於上海。1927年,大學院以蔡元培為院長,蕭友梅為教務長,1929年七月,教育部修改大學組織法,改組音樂院為音樂專科學校,以蕭友梅為校長。校中設預科、本科,並附設師範科。本科分理論作曲、鋼琴、提琴及聲樂四組,初學學生入學後第一年內不分組。又有選科,專爲對於音樂曾有研究,欲繼續專攻一門者而設。學校成立後多次舉行教師和學生的大型演奏會,另有弦樂團每月定期演出。1930年,音樂專校編印『樂藝』季刊。
2、音樂傳習所
1919年,北京大學設音樂研究會,由大學延請導師,指導樂器的練習。音樂院成立後,於1922年秋改辦音樂傳習所,先設師範科。1926年夏第一屆學生畢業者十二人,1927年,劉哲掌教育部,傳習所停辦。北大音樂研究會曾於1920年,編印『音樂雜誌』,1922年停辦。
3、女子師範大學
1920年,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設音樂科,蕭友梅為主任。1924年第一屆學生畢業,學校改名女子師範大學,已有管弦樂的音樂會演出。招收第二屆音樂科的學生於1929年畢業。

(三)、戲劇學校
  民國初年由陸鏡若、呉我尊、李道衡、李叔同等提倡白話劇,又稱為文明戲。所組之「春柳社」在1913年公演,1915年解散。另在上海的田漢組織南國劇社、山東趙太侔組實驗劇院。民國八年,張謇曾在南通設立傳統戲曲的伶工學社,由歐陽予倩任校長。招收小學畢業的學生,分戲劇與音樂兩班,歷六年,曾在新式劇場演過。後歐陽予倩在廣州設立戲劇研究所、及北平戲劇專科學校,偏重於舊劇改良。

四、學校藝術教育的影響
  國立藝術大學的籌辦,顯示我國的藝術教育已達成熟階段。先生了解藝術的價值在於使人養成一種美的精神,純潔的人格。大學院設立藝術學院,為的就在提倡無私的、美的創造。以藝術大學為中心,附近設立美術館、音樂院、劇場等,形成一個藝術區,對社會的藝術未來有影響。先生認為藝術教育,是強調人文素養的重要,其價值不減於一般的學科和科學。可惜先生離開大學院,結合自然美與人工創造美的藝術大學,不僅未能全然實現,竟由不熟悉藝術教育的繼任者主持,將我國最高的藝術學府下降為專科學校。固然由於決策者的錯誤,以致造成我國藝術教育的不健全發展,國人長期被傳統忽視藝術的觀念束缚,藝術教育受限的環境,無法迅速打破這種偏執的看法,也是中國藝術教育發展困難的原因。可由各個藝術學校設立的過程,自學校的名稱、組織結構的迭變,學生人數增加及校舍的擴建等變化,及藝術學校之少量,明白當時社會與國人對藝術的觀點,及藝術教育認知之一般。

   當國民政府遷往臺灣,先生建立的藝術教育理念,在臺灣獲得較全面的發展。

  1955年在台北縣板橋成立國立臺灣藝術學校,本著繼承先生藝術教育的理念,由最初美術、音樂、戲劇三個科的基礎,發展到雕塑、美印、美工、廣電、國樂、舞蹈及電影等十科。由美工與雕塑附屬在美術科,影劇科包括戲劇、電影,四十九年時曾設國劇科,招收兩屆學生后停招。國樂、舞蹈則設在音樂科之下,是國立藝術專校體系中唯一設有國樂科和舞蹈科的學校。由專科學校、藝術學院至藝術大學,更是目前臺灣藝術大學中系所最多元,課程最完整的學校。不只是擁有傳統的科系,也在基礎藝術上發展各個周邊相關的系所,以達現代藝術教育之需求,與國際藝術教育接軌。

伍、結語

   蔡元培先生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新舊教育交替期間一位承先啟後繼往開來,居於領導地位的教育家。先生兩度主掌中央教育行政機關,負責規劃中國近代教育之學制及方針。無論在教育政策的籌畫與執行上,都有著嚴密周詳的計劃與明確的方向,可是關鍵政策成敗的主要因素是政治的大環境;但其先後主持北京大學和中央研究院兩個重要的學術研究機構,卻較能將先生的教育理念付之實現,除培養優秀的學者,也領導著我國的人文與自然科學朝向學術的、專業的、高深的研究邁進,其學術研究成果在國際上並獲得肯定,對於中國近代文化教育的貢獻與影響自是不言可喻。先生十分重視由下而上的中、小學基礎教育,並認識到師資培育的重要性,因惟有良好的師資才能改善教育,先生之所以強調高等教育學術的發展,實質上也就是為了為基礎國教之奠基。

   先生較長時間主持北京大學,所以能將豐富的教育經驗與理念,充分的實踐於北大校園。先生既系統的建立了教學體制,也關注於學生素質的提升。以開放的教育思想進行「教授治校」的政策,拓展了學術領域,這是北京政府對大學教育獨立自主,採取尊重立場所致;相對的,自國民政府以後,中央政府卻常採取干涉立場,忽略教育中立對自由學風及學術研究的影響。先生確定大學教育之宗旨,以研究高深學問為鸪的,設立研究所以利學生繼續學術研究。復努力於改變北大學生的思想與行為,除了學生觀念上的改革,與砥礪德行,並提倡課外社團活動,北大學生課外活動的措施,至今仍是我國學校教育的重要措施。同時在課程的安排上以美育變化學生氣質。先生對於人民受教權的重視,更不遺餘力的推行平民教育,幫助有心向學者提高知識水準。此外開風氣之先,創招收女大學生之先例。先生在北大推行的改革措施具體的影響是,改變了學生的思想。由五四愛國運動,改變了當時北方的社會觀念,進而能接受國民革命並參與的事實,與先生自有莫大關係。北大學生接受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的教育薰陶,培植了大量的優秀人才,領導著全國各領域的學術與研究,如羅家倫、傅斯年、顧頡剛、段 朋、蔣復聰等等。

   大學院院長為主張教育獨立,包括教育行政、教育經費與學術的獨立與自由的思想;推行高等藝術教育人才之培育與藝術教育之普及,其影響我國藝術教育的發展及國人對藝術的認知都甚鉅。儘管「大學區制」未能實現,在教育史上是個鮮為人知的名詞,但是先生努力使教育行政獨立,不使學術受到政治的干擾,卻是劃時代改革理念。此外先生籌設的國立藝術大學,也因為先生的離開大學院而降為專科學校。由今日北京大學與中央研究院的學術成就來看,個人以為,當初如能屏棄各自的成見,相信我國的教育事業應有另番景象。

   先生自任教育總長至主掌中央研究院,對於高等教育的發展,在不同階段以連貫性的執行力完成其教育理想。先生在中研院「提倡科學」的學術理念,是逐一的實踐,如歷史語言研究所,最初並無設立,經由部分熱心文史的學者,說明歷史學語言學研究的重要性,並強調該學科是科學的才增設。先生更將中研院優異的學術研究環境與各大學之學術教育連結,將我國散漫、各自為政的學術與教育團體組合起來,使我國的學術文化能卓越有成就。中研院的卓越的成就對於今日的學術研究與大學教育是頗具影響。

   先生的一生獻身於教育發展學術研究,其對近代的中國之影響是全面的、深遠的。值得一提的:臺灣對於藝術教育全面的重視,除了設有三所藝術大學,於各師範院校設有藝術課程,一般性大學也有兼設音樂、美術、建築與舞蹈藝術等系。尤其臺灣自十年前(民九十年)實施九年一貫制,在學校開設「藝術與人文」課程,讓學生從小接受藝術薰陶的美育。坦言之,就是先生美育教學精神的實踐。然而唯一遺憾的,在諸藝術課程中,舞蹈是被忽視的,這個現象自然與先生當初未能提倡有著關聯。可是先生對於藝術教育的推廣是全面的,不止了解西洋的文化藝術,對於中國傳統的藝術教育更是了然清楚。閱讀先生的美育各篇文章發現,先生論及的不只是音樂、美術、戲劇,也強調國畫、國樂及舞蹈之重要。尤其是舞蹈藝術,雖然涉及的機會及內容不多,然而從有限的篇幅中,清楚的講述舞蹈在古代社會的功能與價值,音樂、舞蹈、詩歌間的關係與發展。個人以為先生因受於當時社會現象,對舞蹈藝術的不了解,無法輕易突破而延緩。可是先生決未能預料其對我國藝術教育及藝術發展的影響之廣闊與深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