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與關心-我要的不多,不要給我太多

和春技術學院老師 陳慧姮

  儘管工作再忙,每天晚上我一定在家陪孩子吃飯,不管是自己做飯還是自外面買晚餐回來。

  這次孩子期中考考不好,我早已經知道了。晚飯時間,我和先生一如往常跟孩子聊天說地。以前的我一定痛罵他一頓,但是這次我忍下來,一句也不提。晚飯後,孩子主動跟我說,他考不好,我是不是會對他失望了?所以,我也不罵他。那個當下我心想孩子認為,我罵他是正常的;不罵他!他反而有點不知所措。難道對他而言,罵是父母親處理事情的方式。他哪裡懂得責罵背後,其實藏著愛。有一段時間,我們因為成績的問題關係很緊張。孩子因為怕我罵,經常報喜不報憂,把考卷藏在學校;跟我們說謊,甚至於自己簽名。我想孩子跟我們之間,應該不是只有成績好壞,如果以成績為前提,親子關係只會弄得很糟,因為根據常態分配大多數的人都是平均值,畢竟班上前5名只有5個。所以,我想改變這樣的關係,必須先改變我自己,試試看不指責他,用另一個方式。所以,我沒說他,只是問他,「你需要媽媽協助你甚麼?你的問題在哪裡?」、「你要找出自己的問題?是上課不認真?還是看不懂?或是粗心?」不要說孩子,相信許多人都不知道面對自己,去探索自己的問題?找出問題尋求協助?

   我第一次看到孩子渾身散發一種活力,是因為他想加入學校籃球隊。從說明會到甄選,他都主動去找尋資源與協助,每個星期六、日還要求我們帶他去打球。因為他很瘦弱,我們一直認為他不可能被選入學校籃球隊,只是盡父母的責任去配合,當他充滿自信的告訴我,「我甄選上了」。看到孩子變得有信心,對任何的學習都比較主動。我們的話題也變多,不再是今天功課做了沒?明天考試要考甚麼?我相信孩子感受到我們對他的改變。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我經常在想,我們是不是習慣給孩子太多了?這些都將成為他的負擔,尤其是現在家中像我們這樣一個小孩的家庭很多,我們自私的認為生一個,可以將所有最好的給孩子,給他好的教育與照顧;但是,孩子確實也失去了很多珍貴的學習機會。孩子曾經跟我抱怨說:「別人有兄弟姊妹,我沒有!」孩子曾經跟我抗議:「你們兩雙眼睛一直盯著我一個人,我很累!」以前假日出遊時,我們經常快快樂樂出門,吵吵鬧鬧回家,因為我們認為對孩子好的、好玩的,他卻不喜歡。

  所以,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先改變自己,改變對孩子關心的方式,才能改變與孩子的關係。因為我們都愛孩子,都從自我的觀點與需求對孩子付出,而這些付出與關心,有時候真的會造成對方的負擔,破壞了雙方的關係。這樣子真的很不值得。我們必須承認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孩子只是藉由母親的身體來到這個世界。人生就像一列火車,沒有人會跟你一起共同搭著這列車直到人生的盡頭,孩子就如同其中的乘客之一,他是在你生命中的某個時點與你共同搭上這列車。你不一定比他早下車,他也可能比你早下車。人生是無常的,對孩子的教育與關心也沒有公式,得與失之間很難界定,特別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想想我們自己在青春期的時候的言行舉止。所以,找出最適合雙方的方式,親子關係是長長久久的,也是一輩子需要用心去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