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綠色學校伙伴網路

桃園縣立同德國中教務主任 林永河

  台灣綠色學校伙伴網路之資料,近年來均為學校實施環境教育評鑑之重要指標,同德國中為桃園縣93學年度永續及環境教育績優學校,教育部綠色學校(2004-2005),在台灣綠色學校伙伴網路之提報方面有一定的績效,從「伙伴特區」之「地區排行榜」之呈現中,本校於2004至2005年均排行桃園縣桃園市國中小伙伴提報第一名,近年來亦均排於12至15名,足見本校在環境教育方面之努力成果有目共睹。

  以下將就台灣綠色學校伙伴網路之理念精神做簡介:

一、綠色學校的理念

  以往學校的環境教育工作,是搭配政府的命令決策,雖然開啟了校園中的環保活動,但卻只是著重於某些項目上,如資源回收工作等,卻無法根據學校的環境及需求發展學校的特色。有鑒於環境教育在學校中的推動上缺乏較為完整的規劃,臺灣師範大學綠色學校研究小組參酌國外的相關計畫,如:英國的生態學校、加拿大的種子計畫與密西根大學的全球河川環境教育等計畫、對學校的整體進行規劃。台灣綠色學校計畫強調的是透過網路的自發參與過程,最初主要是由學校行政的決策及行政人員的主動參與,進行自評,採取以學校為主體的環境教育行動。突顯行政人員的主動參與的影響性,了解學校行政人員的行動意圖有助於綠色學校的推廣,藉以提升學校的環境教育。

  由師大王順美教授於87年擬定有關於綠色學校計畫,提出了一個具有四個向度的願景,如表1。這些面向的內涵已經初步涵蓋校園的行政、教師與學生三大部份,提供學校在推行環境教育上不同層面人員的參考,並且整合不同的資源。綠色學校設立的目的是讓學校從空間面的綠化、生物多樣化,生活上減少對環境的衝擊,在教學上提升學生的環境倫理與智能,在制度面建立綠色化政策,為的是透過師生的參與,減少對地球的衝擊的內涵。

表1:台灣綠色學校願景

面向

內函架構

生活面向

朝向健康、省資源、省能源、低污染及噪音、重文化及關懷弱勢

校園、建物和設施

環境學習功能、棲地環境文化的永續、生態循環、永續資源能源、健康建築

教學與宣導活動

多元管道,鼓勵支援教師;透過校園生活及空間的學校本位課程,提升環境覺知、行動與價值

行政與管理

領導者承諾、有計畫、有組織、整合內外資源、鼓勵引導師生共同參與

學校環境教育的特色

歡迎大家進一步思考自己學校的環境教育特色並描述列出

  綠色學校推動的原則,期望是透過教學宣導的過程,讓學生從知的層面有深入的覺知、建立價值,並提供學生參與實踐的機會,如:生活規約的共同擬定與實踐,空間硬體面的設計、維護及改善。行政部份則扮演鼓勵者、支持者、或公開表達意願。綠色學校要深根發芽,端賴學校的情況。基本上,採循序漸進、多樣化、整體化、多鼓勵的原則。工作團隊必須以學校生活、空間、教學及行政等四個面向來勾勒學校的願景,因此綠色學校不僅止於資源回收或課程部份,也包含學校的價值、目標、學校民主與合作學校硬體是否符合生態考量與師生參與、學校生活節約考量的面向。

  95年6月起,綠色學校自評表主要是提供學校作為自評用,並提供具體操作綠色學校的參考,若學校未能符合每項的要求,也不要氣餒,可以當做努力的方向。進行自評之後,更歡迎大家進一步思考學校的環境教育特色,自行描述於後。

  綠色學校的營造及綠色學校計畫的推行,已經一反過去單打獨鬥的方式,採取伙伴關係,使得相關資源整合,支援綠色學校的推動。綠色學校鼓勵並支持「參與、行動、學習」合而為一。綠色學校伙伴網站上,提供學校自主的機制來建立綠色學校。首先學校的參與不是規定的,是自願的。提報不是強迫的,提報的期限也相當的寬,學校按自己的狀況來提報。提報的內容也是自己決定的,但中心辦公室期望提報時能夠詳實,讓其他伙伴瞭解。當學校不知道要從什麼地方開始,網站上鼓勵學校從自評開始,可以使用網站上的自評表,也可以自己設計,或修改網站上的自評表,開始做。透過自評表,學校師生知道自己的環境或生活或教學或行政可以改善的點。可以自己決定從何處開始,自己關切的是什麼(價值澄清),自己能夠做什麼(能力),從那個地方開始,自主的、自願的執行。這個網站強調行動成果要分享,加強自己的信心,也鼓勵與其他參與者加入行動。在填寫提報分享表,就被期望是一種記錄反思檢討分享的過程。

  上述台灣綠色學校之規劃理念,對生活、環境的生態觀、對教育的參與學習、對推動的資源整合及伙伴關係,由(圖1)表示之。

圖1:綠色學校理念

二、環境教育與綠色學校

  國民中小學作為生態的典範應是當仁不讓的,因為國民教育扎根階段,為有賴全校性的環保行動才能為生態添翼。生態學校稟承永續發展理念:「環境是向後是暫借的而非承襲自先人,現世的榮景不應影響及後代。你的更好不應成為我的最壞」。生態學校其目的旨在鼓勵全校性的環境行動,臺灣致力發展的「綠色學校計劃」就是以環境共生為主軸的「生態學校」,在行政、教學、空間、生活四個面向,有生態思維、有尊重關懷、有綠色同盟彼此分享交流。王順美指出:綠色學校即是學校逐漸將生態思維融入學校,就包括著整個學校組織的文化及氣氛改變得更民主,鼓勵師生自發主動的發起環境改善的行動,而非只是課程上傳遞環境的知識。

  國民中小學綠色學校夥伴計劃,是教育部提供經費,藉用網站分享及給希望樹葉子獎勵的方式來推動。首先,綠色學校的願景、自評表、校內推動的建議方式等公布在網站上,凡認同綠色學校願景的學校,可以上網站登錄成為伙伴,然後使用自評表自評,學校可以將師生的環境行動及環境教學,提報上網,待中心辦公室審核獲得鼓勵。中心辦公室按其符合環境教育的精神及描述的詳實度,給予一至五片的葉子符號及回應,添加於該校的希望樹符號上,學校做的越多及越精彩、獲得的葉片符號越多,甚至開花、結果、獲得樹屋等符號。網站上,加入的學校及其環境行動或教學的內容是公開的,可以隨時查詢哪些學校在什麼時候加入,他們的努力及心得感想,藉此彼此觀摩、交流學習和比較。期望透過綠色學校夥伴的串連,各地校園越來越多的環保夥伴加入,希望樹能不斷林立,每棵樹的葉子不斷增加,結合成綿密的環保生態行動。綠色學校網路計劃藉由「希望樹」(圖2)的認證,鼓勵學校採取行動,登陸綠色學校網站,獲得「希望樹」發芽的種子,成為伙伴。

小樹

逐漸成長

逐漸再成長

長成大樹

出現樹屋

圖2:綠色學校「希望樹」

筆者又於99年2月8日瀏灠台灣綠色學校伙伴網絡,自88年起至今網路已改版3次,其目的在於:

一、鼓勵個人加入綠色學校伙伴

  累積六年的推動經驗後,我們發現以學校單位為伙伴的方式,教師個別的努力及自主性較不容易被凸顯。舊網站時期教師們的環教活動成果需要透過學校聯絡人代為提報,這樣的情形下,教師很難去管理編輯自己的提報,也不容易清楚看出自己所累積的環教成果,長久以往,對於聯絡人更是一種負擔。同德國中自92年起之提報人為林永河主任。95年度綠色學校伙伴網絡平台改版設計便是鼓勵教師主動加入成為使用者,取得管理個人使用頁面的權限,所以後來學校增置兩位衛生組長為提報人,同時,當個別老師加入成為伙伴時,可以選取連結所屬學校單位,或是幫自己的學校加入伙伴。如此,個人使用者跟所屬單位就有了連結,擁有自己的網站頁面外,也同時成為學校單位頁面上的成員。之後,個人的提報成果除了會明顯的累積在自己專屬頁面上,也會同時累積在學校的頁面上。這樣的變革所彰顯的意義是教師跟學校在環教工作上是相互助益的。

  長期的經驗使我們深刻體認到學校環境教育推動過程中,教師是第一線的教學者,校園是實踐環境教育理念的場域-行政配合、軟硬體環境、校園氣氛等都是老師推動環境教育時的重要助力;而最後,教師們推動環境教育的成果又會回頭影響學校的整體環境。因此,透過這樣的設計我們希望能同時達到凸顯教師個人自主性,又能彰顯學校成員共同努力成果的目的。

二、強化網站使用者的互動及交流

  個人加入綠色學校伙伴網站成為使用者後,便擁有自己專屬的網頁空間,具有發表文章(包含:新增提報、參與討論區及專家問診區的討論、評論他人提報)、編修個人基本資料,以及伙伴特區中搜尋單位伙伴的權限。如此一來,個人藉由討論區發言、相互評論的方式可以跟其他使用者產生更直接密切的互動;對網絡平台的經營者而言,也可更瞭解一線教師的使用情況與需求。這樣的網路使用方式也更符合現今網站經營的趨勢,強調網絡社群的交流與互動。

  本校近年於綠色學校網路伙伴改版後,對版面登錄不熟悉,提報件數較少,但現在已不限於行政人員方可提報,學校領域召集人、導師、小市長、組長、主任都可以申請成為學校成員。而對於提報的內容,像近年辦理的賞鳥、綠色地圖、健行、節能校園、綠能屋頂、腳踏車蓬等內容都是很有特色的環境教育內容。結合個人的提報內容,可以增進全校的綠色葉子總數,進而開花結果成為樹屋。雖然沒有獎勵,但是集合了全校師生對綠色學校行動的認知,我們的提報也將成為全國伙伴學校分享的資源。

備註:為便於師生閱讀,本文未以APA格式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