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3Q的孩子

教務思達數學高雄旗鑑校 蔡宜穎
  何謂3Q呢?隨著資訊的發達,社會的多元化,許多人對3Q各有不同的解說與見解,此處筆者所說的3Q即IQ(intelligence quotient)智力商數、EQ(emotional intelligence)情緒商數、CQ (Creativity Quotient)創造力商數,更重要的是能心存感恩 (3Q=Thank You)。

  現今教育的多元,也促使各類補習班林立,多數仍是機械化的訓練孩子,給他們無數的練習題,不停的做,要求快,快,快,卻沒有教他如何思考,各類的檢定或考試甚至要求都不准出錯。在這種教育體制之下,訓練出一批呆板的考試機器人,接到指令就會做,沒有指揮就不會自行運作,我們可曾反思怎麼樣的教育方式才是真正有效能的培養孩子的能力呢?建議如下:

  一、多鼓勵孩子自主學習 想辦法讓孩子感受到求知的喜悅,可由他的嗜好著手, 引導他接觸閱讀相關書籍培養閱讀習慣。

  二、允許孩子從錯誤中學習 父母或師長要能有寬容的心允許孩子在錯誤中學
習,如此孩子才能從錯誤中獲得經驗,進而從成功中獲得喜悅。

  三、培養孩子思考的能力 親子相處時可在輕鬆愉快的情境下玩猜謎遊戲或提出
開放性的問題,給孩子時間讓他自行思考尋求線索,組織出解題方針。

   現在的家庭孩子都生的少,各個也都是家庭捧在手心中的寶,甚至還有外傭伺候,茶來伸手飯來張口,凡事都有人為他做好了,久而久之孩子習以為常視一切為理所當然,不但自主自理能力減退,缺乏同理心,一旦進入團體中,人際的互動,情緒的自制管理亦是問題所在。因此,許多名詞因應而生,如直升機父母、草莓族、慣寶寶......。父母應適時的讓孩子做些家事使其能力能有所展現,日本一項調查研究發現幫忙做家事的學童學業成績比不做家事的學童高。再來,應讓孩子多參與團體活動,過程中孩子們難免會有磨擦與挫折,在父母和師長適當的引導下,讓孩子學習如何與他人互助合作,調適情緒培養受挫力與包容體諒的心,如洪蘭教授所言:基礎教育應該是品德教育,有品德的孩子有紀律,有紀律才可以受教,即使功課不怎麼樣,出社會仍是個有用的人。

  二十一世紀是講求創意、創新、創造力的時代,創造力是選擇知識、吸收知識、重新組合或改造知識的能力,若從成果的觀點來看也可以說是解決問題的能力。陳龍安教授提出創造力是一種能力,其中包含了敏覺力、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精密力。敏覺力就是對問題或環境的敏感度。流暢力是指對同一個問題能夠提出很多觀念或解決方案的能力。變通力則是能夠從多種角度、多種方向思考同一個問題的能力。獨創力即能夠想到別人想不到的觀念的能力。精密力就是能不斷補充新概念,使構想更完整、更無懈可擊的能力。家庭是孩子創造力培育的搖籃,要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先要做一個有創意的父母,避免對孩子負面的批判,有空時多陪陪孩子安排一些啟發孩子創意的遊戲親子一起動動腦,如:分類遊戲:提供孩子一些共同特徵的不同物品,讓孩子發覺其共通特徵來加以分類。猜謎遊戲:能激發孩子推理及想像力。扮演遊戲:鼓勵應用想像力自由扮演喜愛的角色。想像遊戲:可使不可能的的事變成可能,如想像未來世界的交通工具。接龍遊戲:如文字接龍、故事接龍、繪畫接龍。字詞遊戲:讓孩子說出同韻、音、部首、聲調、筆畫的字詞。手指遊戲:訓練雙手有助腦力開發,可玩捏土、拼基木等活動。躲藏遊戲:如躲貓貓或大地尋寶。繪畫遊戲:讓孩子以畫來表達未能以語言形容的感受、情緒及自由創作。組合遊戲:讓其思考有哪些東西可以加以組合會更好用。觀察遊戲:讓孩子觀察自然以了解造物的奧妙進而學習科學概念。知覺遊戲:「知覺」是一種將透過感官所獲得的資訊,再經過分析與解釋的能力,可玩神秘箱遊戲讓孩子經由觸摸來猜出物品。

  透過上述些微的想法與分享,期待能使父母與孩子身心健康並快樂的成長,有個親子互動良好的溫馨家庭,也讓孩子們這群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更有包容、惜福、感恩的心,讓我們的國家社會更能祥和繁榮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