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議題

經濟部水利署替代役 陳柏廷
  環保的方式百百種,國際化引領的潮流下

  國際環境保護的潮流對國內環保工作的推動及國際貿易的拓展有重大的影響,在進行環境評估及推動環境改善之際,必須能兼顧到國際趨勢,以前瞻性、整合性、公開性等為前提,積極建構及推動環境保護策略,才能有效提高整體的競爭力。

  前瞻性:面對高漲的國際環保趨勢以及日漸嚴格的法令規範,推動環境保護活動時的前瞻性更顯重要,若只有被動強制性的法規命令,而沒有積極主動的預防減量觀念,則環境保護成效必定緩不濟急。

  整合性:面對不同的環境衝擊以及污染物間的轉移,除了廢水、廢氣和廢棄物等傳統環境污染物必須處理外,有關毒性物質的使用、資源回收再利用及節約用水等的考量,也必須納入環境改善規畫中,以確保環境保護工作的完整性。

  公開性:在因應國際環保議題時,須考量環境現況及因應策略的公開性,以廣徵不同領域、層次的意見,由不同的角度來評估其影響程度及策略推動時的可行性。

  環境永續與人類發展息息相關,但是面對未來,全球許多環境問題似乎都會持續惡化。環境管理相關課題的挑戰,其實是極為複雜的,絕對不只是環境工程師的責任,也有賴於人類調整過去被動的態度,改以主動前瞻的方式因應環境管理相關課題,進而建立符合生態共生的社會體系,這是當務之急。更期望從環境管理相關技術的開發及使用經驗,學習環境生態的互利、共享以及公平的精神。

  環境保護在全球永續發展的共識下,與貿易成了不可分割的議題。先是已開發國家集團主導,提出了多項的國際公約,試圖解決臭氧層破壞、溫室效應、沙漠化、酸雨、生物滅種及廢棄物跨國運輸等問題。環境保護不只是污染防治的技術問題,對企業而言,是政策與策略的問題,是結構與管理的問題,也是投資與利益的問題,更是社會責任和公司生存的問題,環境保護可說是永續經營中最重要的一環。

  談到環境保育,企業的力量也是一大指標,企業除提升自己生產力外,必須生產綠色產品來因應綠色消費者,也就是說,清淨生產、節省能源、節水技術、資源再生、再回收等,皆是企業永續經營中必須面臨的重大課題與技術挑戰,公司為求永續經營,提升產品競爭力,環保技術除解決末端環境污染問題外,在產品從設計製造至消費者使用後回收,一系列品質達ISO 9000國際品質要求外,皆得以產品、生命週期概念著手,可回收、省能源、低污染達綠色產品,企業因應全球二氧化碳管制,實施環境管理系統之要求,因應全球化之國際貿易障礙,將使企業必須將〝環保技術〞推向環境管理系統及清潔生產技術並提升環境績效,同時生產對環境友善的產品,以達永續經營與環境保育共存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