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快樂和感動來陶冶未來醫師

馬偕醫學院院長 魏耀揮

     現在是一個科技發達,醫療設備完善的時代,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個國家的醫療體系只要有先進的醫療設備和充足的醫療器材,而且醫師的醫學專業知識很豐富,看起來這個國家就應該有很高的醫療水準。但是在我看來,如果擁有先進的醫療設備而醫師的品德教育不好,也都是空談。當病患覺得不受到醫師的尊重,甚至拒絕看病,那麼,擁有再好的醫療設備的這個國家,醫療品質一樣低落! 身為未來醫師的培育者,我非常推崇用快樂和感動啟迪醫學生們的愛心,喚醒他們尊重生命、珍惜自然的良知,培育他們視病如親的醫德。因為,一個好的醫師,是會懂得尊重病人,而如何讓醫師尊重病人,則是要從根本學起。

◎ 開啟快樂的能量

      現在的學生很少親近大自然,但是大自然卻是可以帶給我們快樂的泉源,所以,我們便以大自然為師,來教育馬偕醫學院第一屆的學生。當去年八月初大學聯招一放榜,我立刻寫了一封道賀信,學務長張南驥教授及心理諮商中心主任林一真教授也用心為每一位錄取本校的學生準備資料袋,限時專送到新生手裡,邀請他們先在八月中旬來學校報到。我們學務處籌備了十二個大學新生體驗營,帶他們到學校附近的阿里磅自然生態農場及臨海有機農場,教他們認識植物、動物和昆蟲,也讓學生親近大自然。八八水災剛過,學務長就帶了十幾位學生到台東縣達魯瑪克山區的部落,去進行社區衛生服務,協助原住民重建家園,也讓學生真實體會保護大自然的重要。當他們看到人們作孽多端把樹木砍光,破壞水土保持,導致土質都鬆了、坍塌了,河流也在風災、水災、土石流之後,早已失去原本漂亮蜿蜒的樣貌。看到這樣的情境,學生們才能真正體會、明白自己知道以後不可以做什麼事,也趁機引導學生反思、培養環保意識。八月都還沒開學,我們第一屆的學生就已經在學習如何愛惜自然,反省人類對生態的破壞所帶來的嚴重後果。

     本校依山面海,有廣大的山坡地,我們定意要將馬偕醫學院建設成為一個美麗的生態校園。我們邀請專家參與植栽規劃,營造校園自然景觀,也鼓勵學生參與美化校園,讓他們學習種花植樹,愛護自然,透過身教、野地教育的方式讓他們從心出發看待自然。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久了,學生就很容易因為一件快樂的事情而感動,對自然有情,對人有愛。先讓學生們心中有愛,有愛護自然的心,再延伸到愛病人的態度和習慣。也因為本校座落在台北縣三芝鄉,輕易便能接觸大自然,不管是去法國人的有機農場參觀,或是嘗試買蔬菜自己料理三餐,都是用自然的方式,自己「動手做」,這樣更能體驗到生活的樂趣!快樂是不能用講的,它是一種生活態度,會很自然地影響自己的生命,也會使周遭的人受到耳濡目染。

◎ 感動記憶的延伸

      現代人似乎比較少有很多感動與刻骨銘心的記憶,但我認為,沒有感動便無法懂得感恩,對於人的價值觀就比較不那麼看重。因此,在教導學生的觀念上,我是讓他們在一個潛移默化的環境中,讓身心上的感動時時存在,更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創造出很多可以影響他們的人和事,把握機會去學習感動。在學校裡,我們陸續邀請藝術家和音樂家來展演或分享他們的奮鬥史,或是安排學生到附近的雙連安養中心陪伴阿公阿嬤,向長者學習人生的智慧,同時讓學生們更懂得珍惜生命的可貴。今年三月二十一日校慶,當天清晨六點半,我和學務長親自帶學生們到馬偕博士的墓園謁陵,並種植兩棵山櫻花,讓他們有飲水思源的觀念-將來才會懂得感恩。教導學生體認所承受的許多恩惠不是別人應該給的,是要珍惜得到的,學校的資源也絕大多數來自於捐贈,所以我們的心理諮商中心特別在教師節之前教導學生製作敬師卡,帶著他們一同寫謝卡給他們的老師,這是在還沒進入高深的醫學專業和臨床實務教育之前,最基本的功課。我一向覺得,「要先學做一個健康快樂的人,才能變成一個優秀又能夠照顧人的好醫師!」一定要先讓自己健康快樂才有能力投入醫療奉獻!

◎讓心中充滿愛

      心是最重要的,從小培養學生們在自然的環境下,尊重周遭的一切,愛惜這土地上的一草一木,珍惜每一個生命,啟發他們的一顆真心。所以,我們在學校利用種植花草樹木教導學生愛惜生命,領悟生命的良善及欣賞生命的美好,讓他們從內心深處孕育維護生命的責任感,將來成為醫師才會犧牲奉獻!這一切也都來自於心中有愛,這是馬偕醫學院最重要的教育理念。

     要當一個好醫師,他(她)從小就要懂得尊重生命,期望我們的學生都深切體會「醫生要尊重對方的自主權和受醫療照顧的權利,不能藉由對方的經濟背景,來衡量一個病人接受醫療照顧的多寡」。但現今的社會上,還是時常聽聞比較有錢的人受到較完善的醫療照顧,很多隱藏在社會中下階層的醫療問題需要大家的關注,像是窮苦人家生病卻沒錢看病,延誤治療,導致病情更加惡化等等,這些都是需要一個健全的醫療照護機制來幫助他們。現在還是有很多民眾不知道自己擁有醫療照護的權利;要教導民眾自我覺醒,透過教育演講使全體國民得到正確的醫療知識和如何就醫的管道,這些都需要我們在社會上大力宣導。

     另外,對於醫師的規範也是保障醫療品質的一項管控機制,醫院裡的人權是更加的重要,這是一種關懷生命的普世價值,提供正確的醫療照護和錯誤的臨床決策其後果就非常不一樣。因此,在醫學教育的課程教學和臨床訓練過程中,我們應該培養醫學生尊重病人,將病人視為自己家人一樣,給予完善的治療和溫馨的照護。如果每一個醫師都可以這樣提供高品質的醫療服務,社會上的病患就能夠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下得到「身、心、靈」的全人醫療照護;而我也很期待,幾年後就可以看到一群具有人文素養及社會關懷的馬偕醫學院畢業生投入醫療的行列,成為每位病人最好的醫療天使與心靈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