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人權

台北縣教師會三鶯區連絡人 伊醒翼
   5月下旬的國中基測當天,聯合報頭版刊登的是台灣15歲學生辛苦考基測及美國13歲男孩歡慶登上世界高峰的二張對比相片,這就是我們的學生人權。台灣學生的人權目前只能在髮禁,衣服上做爭取,至於頭髮底下的腦袋思考,這就不是他們的權利,因為政治人物與所謂的教育專家已經幫他們想好了,他們只要做就好了。
在佐賀超級阿嬤影片中的昭廣,小時候沒學過英語,國中英語也不好,可是他仍有一項專長-打棒球。台灣之光「王建民」,小時候並沒上過英語,他的國中英語相信也不是很好,可是他現在在美國打職棒,能用英語和隊友溝通。如果他們國中小,花了很多精神在學英語,請問王建民會有機會成為大聯盟的球員嗎?他能成為「台灣之光」嗎?

   台灣的國際競爭力並不在於英語,而是在於創意,創意也不是上課可以得到的,它必須是學生在大量閱讀後,產生思考後所得到的。上越多的課只是造成孩子們,沒有時間去閱讀,沒有時間去思考,創意就會跟著下降。可是我們的教育主管機關,卻硬要假所謂的活化名稱,安插給學生更多的課,美其名是為學生好,然而事實呢?政治人物為了討好家長,博取選票,犧牲了兒童人權,這才是台灣兒童人權的悲哀。

   2007年國際兒童人權宣言「學校應減少課業壓力,實施運動及健康飲食計劃,有充足的睡眠,防止過度肥胖或營養不足,讓兒童身心得以健康發展。」期盼民粹式的政治手段不要再來戕害我們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