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寧土靜為富國之本

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豐原中原國際獅子會副教授 陳金發

  我參與天然災害復原處理工作十五年,略知天然災害成因及治理之術,號稱寶島的台灣,天然災害何以一年甚過一年,地理位置的無法改變,固是主要因素;但居民的投機短利行為,超限使用自然資源,加上每逢選舉時,候選人為爭名爭利濫開支票的猙獰面目,不僅擾亂固有的價值觀,也扭曲子孫的人生觀,應該也是天然災害的因素之一。政治紛爭的結果,公職政務人員無心瞭解天與人的真正需要,部分公務人員只求權宜之計,不求根治之策。人既然不照道理,天當然不照甲子,天災連連或許已成為我們的夢魘。

  動物為了維生,首要寧靜的環境,其次必需繁殖共生者,抑制抗生者,安撫寄生者,人類更需要人寧土靜,否則維生更加困難,做為萬物之靈的人類,由於科技文明所賜,在繁殖共生者與安撫寄生者兩項,遠優異於其他生物,但因自相殘殺與自相破壞的特性,人寧土靜卻劣異於其他生物,尤其在抑制抗生者上,更表現得相當無知,每每不分抗生威脅的青紅皂白,過分殺戮無威脅的抗生者,殘酷對待抗生的結果,不僅不合生物多樣共生的天則,而且己得到自然界反撲的報應。

  人類為了維生,從營養學角度來看,其食物大概可分為穀薯類、豆類及其製品、蔬菜水果類、動物性肉類及純熱能食物,包括動植物油、澱粉、食用糖和酒類,而動物性肉類所提供的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A、B群等營養素,在植物性食物都可找到,因此植物農業的貢獻,遠大於動物農業,但因人類飲食習慣的改變,肉食文化卻一直在高漲中,殊不知為了產生一磅的牛肉,約需消耗六六0磅的被植生物,為了產生一磅的蛋白質,動物需要的水量是植物的十五倍,而一頭牛所產生的廢物相當於十一個人所製造的廢物,更可怕的是牛糞中的氮,是污染水、空氣及造成酸雨的因素。

  再就食物鏈的循環系統論之,只有會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可自行製造營養分,是唯一的生產者;動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其維生的唯一方法,就是吃植物或吃「吃了植物的動物」或兩者兼吃,在自然資源的運用上,人類只是一個消費者,因為食物鏈層次不同,加上消費層次愈加多元,使生物數量金字塔現象愈加明顯。例如為了吃下一磅的魚肉,必需犧牲十磅的成魚;而十磅成魚的生存,必需吃掉百磅的小魚;百磅的小魚,必需吃掉千磅的水中草食生物;千磅的水中草食生物,總共吃掉萬磅的浮游生物。

  我無意勸諫肉食,純就營養學或食物鏈循環理論觀之,人類單吃植物是可維生的,但吃肉食對自然資源的浪費與破壞,卻遠大於單吃植物。依統計資料顯示,全世界穀類產量原應足夠全世界人口食用,但因肉食文化大肆風行於全球,牛羊的主食已由牧草改換成穀類,全世界穀類產量的三分之一已作為畜牧使用,因而十三億人口陷入生活挨餓或營養不良。我們為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縱容以餵食穀類為主的畜牧業,無止境地剝奪第三世界人口的生存環境;而為發展畜牧業,不僅熱帶雨林被砍伐作為畜牧場,農業用地也被改作為肉品市場用地,由於熱帶雨林的消失,森林的減少,氣候自然異常;因為植被失衡,地表裸露,土地無法靜養,遇雨成災已是必然,人類為了要吃「吃了植物的動物肉」,竟使百分之九十的植物糧食被浪費,也加速環境的污染,為了拯救地球,改變飲食是最直接最簡捷有效的方法。

  因為肉食所引申的問題,不僅是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及土地無法靜養而已,依據大戴禮記云:「食肉,勇敢而悍;食穀,智慧而巧」,近代日本國立公共衛生院平山雄博士研究亦發現,素食者腦力敏捷,肉食者神經遲鈍。更多醫學證明,肉類含存過量蛋白質,已使人體本身不勝負荷,加上過量攝取動物性脂肪、膽固醇,更易得到腎藏病、心藏病、高血壓、痛風、關節炎或癌症等疾病,一旦健康產生問題,首先病者生理無法安寧,其次親人心理無法安寧,最後社會無法安寧,增加的社會成本更是無法彌補,如果食肉勇敢而悍成真,那天天上演有勇無謀的悔悟,都是社會之亂源。

  近日來到Negara Brunei Darussalam,馬來文Negara為國家,Darussalam為和平,合稱汶萊和平之國,巧逢蘇丹國王五十八歲生日慶典期間,看到居民擁戴勤政愛民的國王景象,全國沒有選舉,為了精簡用人,國王本身又兼任內閣總理及國防與財政部長,人民對其無攬權之慮,也不要求任何選舉權,全國上下齊心致力經濟發展、社會祥和、朝氣蓬勃,夜宿該國The Empire Hotel,海潮平靜、植被茂盛、視感優美,更覺該國是一個人寧土靜之國,其國富是有道理的,其社會福利之優厚是有原因的。反觀我國又遭逢九十三年七月二日水災凌虐,觸目所見皆是河川污染、景觀破壞,山坡地濫伐濫墾、土石流、空氣污染、垃圾充斥、道德衰頹等層出不窮,無論都市或鄉村,無論海邊或高山,每天都在對地進行挖土覆土的工作,每天都在對人進行挖苦覆名的工作,這種虛胖國民所得的經濟活動,這種擾亂身心安寧的社會風氣,對國民實質的經濟福祉並無貢獻,一直在製造無益的產品或負產品,何能累積財富以求國富,誠令人感觸良深,爰抒數言,以為惕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