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花園中用心植栽

台南縣永信國小教師 林佳誼

  近年來,西風逐日東漸。教育方面,人道主義興起,在此風氣的薰陶之下,教書多年的教師紛紛一改昔日嚴肅的教學態度,盡量的把教育規範尺度放鬆、再放鬆;而許多剛從大專院校畢業的年輕教師,在面對孩子時,更是以陪著孩子玩的態度,配合推陳出新的教學方法,企圖打造一個理想的「快樂成長王國」。然而,在這幾年的期盼之下,許多原本純真的孩子似乎未成長為敦敦有禮的青年。層出不窮的師生衝突及親師對立事件,讓許多教育學者及教育工作者感到錯愕,於是便再度極盡所能的讓教育更加新鮮有趣。但隨著科技的進步,教學題材及媒介的多樣化,孩子的知識資源的確增加了,但他們的學習痛苦指數未明顯減少,而挫折忍受力卻逐漸明顯降低。

  筆者從事教育工作已近十年,在這幾年的教書生涯中滿懷教育熱誠的以多種方式教導學生。然而無論教學方法如何多變,要讓孩子敦敦有禮、快樂成長,還是必須在教育的開始時,以嚴正的態度教導學生自我規範與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初生的銘記作用眾人皆知;在學習上,孩子也會比較習慣或認定一開始接受的教學內容及方式。

  筆者與教育界中的夥伴並非反對目前開放多元的教育氛圍,我們也非常感謝多元的教學媒材提升孩子的創造力,適度讓孩子發表想法的開放方式可啟發孩子主動探求知識的信心。但誠如教育學家Pestalozzi(斐斯泰洛期)所言:「教師如園丁,學生如花木」。教師在引導學生成長的過程中,也應去除阻礙他們發展的雜草(學生的不良習慣、錯誤觀念等),他們才能適性發展,成就為一朵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