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的兩個現實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碩士班學生 郭亞倫

  21世紀, 以環保為主旨的媒體作品越來越多,紀錄片形式、動畫抑或是大螢幕較科幻的電影,不論是以何種角度切入,最終都是希望傳達給世人『人類該是反省及改變的時候了!』試問,在享受完視覺帶給我們的衝擊後,真的有改變什麼的人有多少呢?或許,在接收訊息的當下,人們是同樣感受到人類自私行為的後悔,同樣感受到來自地球的感動,更或許,有些人在一週內震撼的餘溫都尚未消失,但之後呢?

  畢竟,對於現代人來說,那些畫面都太過遙遠,當電影結束,散場燈亮,走出室外,剛才眼前的一切不過只是日常生活中娛樂的一環。下一個跳入腦海中的要思考的是:晚餐吃什麼、老闆的未接來電、明天要交的報告......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接踵而來。環保救地球?先等我處理好手邊的事情再說吧!甚至覺得,這種事情一個人也無法改變什麼,反正有環保團體在煩惱,平常的生活還是可以好好的過。縱使地球被破壞、生態受到影響、物種滅絕、天氣巨變......等,這些都是現實,但是對世人來說眼前的生活才是更貼近自己,也更迫切的現實。即便是最常聽到的宣導詞:「是每一分鐘就有36個足球場大的雨林被砍伐,每15-20分鐘就有一種物種消失」,帶給人們的都是遙遠的一種概念,數據再具體都缺乏真實感。因為雨林跟物種並非在眼前直接消失。當兩個現實平行上演,遙遠的現實對於多數人來說一點也不比他要面對的日常生活來得重要。

  世人的兩個現實,既是同時發生,同時也真實存在在一個世界上。如同蝴蝶效應一般,不經意地浪費食物,即增加了海洋資源的消耗;開整天的冷氣,可能就加速了南極的融冰。相對的,隨手關燈節能,可以讓企鵝多一個生存的機會;攜帶環保餐具,也許就救了一座雨林。我們能做的事情如此簡單,卻也正因如此,而容易被遺忘。「提醒」變得非常重要。五月初在台灣的「2010春季展望系列演講」中,李玲玲教授也提到人們互相提醒的重要性,只要多一個人願意做,對地球都是一點幫助。在資訊爆炸的現代,大部份的人都已被灌輸許多正確的環境態度,但是卻仍沒有足夠的環境素養。在台灣有不少研究在探討環境認知與環境態度,縱使大多數研究的問卷調查顯示,環境態度可以預測行為,但「願意去做」與「願意主動去做」其驅力是不相同的,更不用說認為事不關己,或抱持著「總會有其他人去做的」這種心態的人亦所在多有。對環境的尊重是生活在地球上的每個人都應該要負的責任,培養一些簡單日常生活習慣,或是制定一些自主環保守則,例如:開冷氣的溫度限制、不使用免洗餐具、節能省電......等等。美國心理學家雷須利(Karl Lashley)的研究發現,一般人養成一個新習慣,只要連續做21天;而培養隨手的動作只需要更短的時間。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有句名言:『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隨手一個動作就可以拯救地球,何樂而不為呢?

  2010年5月18日台灣《環境教育法》的通過,代表了政府思維的轉變,在教育過程中建立起人民負責任環境行為的概念,也預期了未來台灣人民對於環境保育認知的提升。社會認知理論中「環境、個人、行為」三者互相影響,外在環境影響個人、個人影響行為、行為影響環境;一個國家要能夠達到環境素養普及,與人民的行為是密不可分的。除了政府外,綠色家電商品推陳出新,雖然也可以說是一種流行,但大企業願意開始改變是我們所樂見的。若消費者與企業家,對綠色商品的供需是正向的,勢必能帶領環境免於枯竭的命運。也就是因為人類是有足夠智慧、有能力改變、卻又脆弱的。面對地球這世紀來的快速破壞,人類可以開始解決問題、轉變態度,停止流於悲傷、自私、指責,善待獨一無二的美好地球,讓我們的世界不再分裂成兩種現實,而能夠擁有相同的未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