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全球暖化的十字口

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氣候動力研究所教授 許晃雄
  氣候變遷了嗎?全球暖化了嗎?這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嗎?2007年2月,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提出最新的科學報告,以史無前例的確定口吻,證實「過去半世紀的全球暖化,極可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動用了數百名學者,利用最先進的氣候模式,分析了有史以來最完整的資料,引用數百篇學術論文,完成了有史以來最完整的氣候評估報告。這份報告告訴我們,不同的研究中心,用不同的模式,都得到類似的結果 -- 人為影響造成目前的暖化,而且在溫室氣體排放無法抑制的前景下,全球暖化將越趨嚴重。

  當然也有反對聲浪,比如英國第四頻道拍攝的「全球暖化大騙局」就是衝著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的最新報告而來。另一個例子,就是幾年前出版,由著名小說與劇作家麥克‧克來頓撰寫的「恐懼之邦」,直指全球暖化是「政客-媒體-極端環保團體」聯手營造出來的假象。2009/2010年冬天,歐洲、美國等地遭逢前所未有寒冬,破紀錄低溫頻傳。寒冬帶來的效應是對全球暖化警訊的不信任。英國民調顯示,反對全球暖化觀點的民眾比例,在寒冬之後,升高許多。其實,雖然北美、歐洲異常寒冷,北極、加拿大等高緯度地區的氣溫卻異常偏高,全球其他地區的也多偏暖。最新的數據顯示,2010年1-2月的全球平均氣溫是131年來第4高的冬天。媒體大肆報導歐美的寒冬,卻忽略其他地區的暖冬,明顯誤導了大眾對氣候變遷趨勢的認知。另類的媒體誤導則是將所有的天氣災害歸咎於全球暖化,誇張全球暖化可能帶來的衝擊。「正負2度C」或許引起台灣大眾對全球暖化的重視,卻過份誇張與煽情,不正確的資訊帶來的是不安,也可能過猶不及造成大眾對全球暖化警訊的不信任。

  根據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的推估,未來一百年全球平均溫度將上升1.8-4度C,幅度遠大於過去千年的變化,直逼上個冰河期以來的暖化程度,以及過去百萬年來氣溫的變化幅度。也就是說,如果溫室氣體排放無法抑制,暖化速率將遠大於已知的自然氣候變遷。過去百年來地球溫度的變化有相當程度受到自然循環(如海洋環流的變化、火山爆發等)的影響,但是幅度遠小於未來的可能暖化程度,亦即人為溫室效應將主宰地球氣候。如果有任何自然變遷過程可以抗衡人為暖化趨勢,恐怕將帶來更大的災難(如不斷的大型火山爆發)。自然變遷既然不可期,倒不如積極思索如何因應全球持續暖化可能帶來的影響,將衝擊降到最小。

  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的推估不是想當然爾的結論,而是許多科學研究的結晶,雖然不完美,但是我們並沒有更好、更可靠的結果可以參考。這個研究結果完全建立在「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無法抑制」的情境上。它並不是告訴我們氣候一定會如此變遷。它告訴我們的是,如果不抑制溫室氣體排放,人類未來可能面臨的狀況。如果這些情境不發生,結果就可能不同。這些研究結果提供給我們一個指引:人類應該如何調整發展方向與腳步,以便降低過度暖化對天氣與氣候、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的衝擊。

  面對這樣的警訊,有智慧的政府與人民應該如何因應?處於這種進退維谷的境況,人類又有多少選擇?我們可以選擇忽略這些警訊,因為他們是不完美工具與知識的產物,寄望那些只不過是人類史上最大的科學烏龍事件,一切會否極泰來。或者,依據情境推估,做最佳的風險評估與管理,調整發展步調與策略,降低未來全球暖化的衝擊。每一個國家的風險評估結果不一樣,採取的策略也不同。相較於美國政府對全球暖化的冷漠,歐洲國家普遍積極思考降低全球暖化衝擊的具體作為。荷蘭政府認為全球暖化與海平面上升無可避免,許多國土將為海水淹沒。面臨這樣的風險,荷蘭政府選擇積極面對全球暖化,提出「氣候防護(climate proof)」的觀念,積極開發水上生活、水上都市、水上工業區所需的尖端科技。甚至拆掉海堤,將陸地還給大海,將鬱金香田移至高地。

  面對全球暖化的高風險,「經濟環保大和解」的新思維,已經在許多國家與企業中悄悄萌芽。「環保對抗經濟」的主流思維,已經不再被奉為圭臬。新思維尋找人類的出路。許多企業不再將環保當成企業成本,而將之當成新的商機。十多年前,英國石油公司刊登大幅廣告,宣稱他們不再是British Petroleum(英國石油),而是Beyond Petroleum(超越石油)。他們降低化石燃料在企業所佔的比例,開發太陽能、風能、生質能等替代能源,發展碳攫取與儲存技術,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這個轉型策略兼顧環保與企業的長期利益,企圖讓BP在21世紀保持它的企業優勢。全球最大零售商-沃爾瑪(Walmart)在美國國會作證,宣稱三大環境目標:1.百分之百使用替代能源,2.零廢棄物,3.販售資源與環境永續的產品,企圖塑造21世紀新形象,節約資源與成本,並且保護地球環境。新的思維是環境問題會為未來帶來無窮的綠色商機。為了解決全球暖化或其他環境問題,淨化(或綠色)科技可能成為重要的經濟發展動力,綠色消費觀念成為主流,新的工作型態也因應而生。

  這些新思維都圍繞這一個全新的觀念-「環保等於經濟」。這樣的思維不會自動轉換成現實。竭盡所能抑制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是主要目標。由個人生活起居做起,將環保概念內化為個人修養與生活態度,是最徹底的且長久的方法,但是曠日廢時,恐怕比不上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速率與衝擊。最有效率的方法是,從政府與企業著手。政府制訂百年環境(或抗全球暖化)政策,營造企業轉型的有利環境,發展綠色(淨化、節能、低污染、低耗資源)科技。企業則開發與製造綠色產品,改變消費者生活習慣於無形。人類是追求物慾的動物,不僅求溫飽,也追求舒適與享受。陳義過高的理想主義,叫好不叫座,得不到太多的共鳴。如何活的明智才是重點。如何維持高品質的生活,而仍能與環境為善,才是萬物之靈的人類應該追求的睿智。也唯有這樣,全球暖化或其他環境問題才有可能徹底解決。站在全球暖化十字路口的台灣,也不例外。

  全球暖化的大環境中,台灣氣候是否也變遷、暖化了?衝擊到生態環境了嗎?未來的暖化將如何影響台灣的天氣與氣候、生態環境、公共衛生、水資源、經濟...?這一連串的問題,如轟天雷般而來,我們有足以讓人信賴的答案嗎?答案是不確定的。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問題,十分複雜,超越了傳統知識與技術,我們必須學習以全新的角度,仔細分析探討這些互相纏繞的複雜問題。更有甚者,天命、地害與人禍似乎是台灣的宿命。天命是颱風、豪雨、乾旱;地害是頻仍的地震,尤其是921大地震造成了土石鬆軟;人禍則是不當的開發與錯誤的政策,造成對山林的破壞。易澇且易旱是天命,地害與人禍則加重台灣「一雨成災,不雨則旱」宿命。水患不再是最嚴重的,而是夾帶大量土石,破壞更大的泥流。莫拉克颱風造成的災害就是最嚴酷的例子。即使氣候沒有變遷,天災帶給台灣的衝擊都可能日益嚴重,因為我們的國土已經過於脆弱,承受災害的能力已然喪失。

  2010年,台灣仍舊深陷於藍綠對決與政治僵局。雖然媒體大肆報導,全球暖化議題在台灣,如一陣潮汐,船過水無痕。對在朝與在野而言,連口水也算不上;對媒體而言,可能只是一時的腥羶。政府的具體作為似乎僅止於五院首長在「正負2度C」首映會中慷慨激昂的口號,缺乏長遠的思慮與政策規劃。台灣人好像是一群汲汲於經濟發展的工蟻,要緊的是把食物搬回窩內,在哪裡築窩則無所謂。環境問題從來不是台灣的優先選項之一,經濟發展才是重中之重,環境保護只是經濟發展的絆腳石。我們渾然不覺, 一個全新的「全球化」綠色思維,隱然形成。台灣已然成為全球暖化浪潮中的「中流砥柱」,稍微不慎將成為化外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