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權利與健康知能

仁愛醫療財團法人大里仁愛醫院總顧問 詹廖明義

緣起

  根據統計,美國九千萬人口約佔一半,可能受健康知能不足的現象波及。從IOM(Institute of Medicine,美國醫學研究機構)在2004年提出的報告 (Health Literacy : A Prescription to End Confusion) 中也可看出此事態之嚴重性,該文旨在挑戰醫療服務業者應該研擬對策,但美國朝野卻一直到了近2年才有比較積極的動作。
美國醫師以往有高估病人文學素養的傾向,誤以為他們的病人都可大致瞭解各種就醫狀況及被告知的內容,有統計報告顯示,竟然有多達3/4的病人並不瞭解醫囑或醫師給的說明。

  如此嚴重的社會問題使IOM將問題歸罪於醫師,並建議醫界全面必需改善溝通技巧,在醫院正努力促進醫病溝通的同時,JCAHO (現已改名為JC) 於2007年初也公開呼應AMA (美國醫師會) 的白皮書政策,共提出35項策略,包括醫院必需大幅修訂各種侵入性醫療行為的同意書內容。

  事實健康知能的基石就是民眾衛教,因此改善知能不足的狀態,進而縮小醫病認知上的落差(gap)是提升醫療品質的主要目標之一,使病人能瞭解如何提問並能與醫護人員維持良好的互動,不但可以改善預後也是預防浪費醫療資源的有效方法。
健康知能 (Health Literacy) 是近年醫藥界、牙醫界、護理界、公衛界以及社工人員都非常關注的社會焦點,主要是因它與病人安全有極為密切的關係。

  重視這個問題的當然是要首推面對著多種族、多文化及多種語言的移民大國-美國,據說其總人口的18%在家中並非使用英文交談,其中11%都有語言障礙(Limited English Proficiency 即LEP)。

  最近更有報告推估,在2050年美國人口中的非白人族群將會過半,將成為延伸的潛在問題,這些不僅衝擊個人甚至社會與醫界的事實包括:

1、美國人口的21~ 47%有健康知能不足的現象
2、60歲以上者則有80%有此問題
3、因為此問題平均每年需花費50-73億美金的社會成本

  健康知能的定義有很多種,就是個人取得、詮釋、理解基本健康訊息和服務的能力,以及運用這些訊息及服務來為適當的健康做決定。換言之,也可說是個人為了自我照顧及達成健康目標所需的讀、寫、說、計算和解決社會需求等問題之行動能力。

  這些基本能力通常與教育程度相關,但尚有其他影響因素,比如:個人或親屬接受醫療服務的經驗、與醫療相關行業的工作環境與實務工作經驗、接受說明與溝通的模式、醫療及疾病本身的複雜性、特殊宗教、種族及文化背景等等;因此即使在非醫療的專業領域中,屬於知識份子的人卻可能因為對醫療名詞過於生疏而無所是從。

現況及改善對策

  根據IOM及AHRQ(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美國健康照護研究與品質機構)的報告,健康知能不足對疾病的預後及病人安全有絕對負面的影響,然而醫學的進步反而也可能使健康知能不足的病人病情惡化。

  這是因為新藥及新科技的引進使醫療更加複雜,高風險的族群恐怕遭遇更嚴重的疏失及副作用,況且許多民眾在就醫之前,常有習慣自我診斷或甚至購買非處方用藥及偏方自我治療,此時如果方向錯誤又自作聰明,可能盲目到處逛醫院(doctor shopping),而延誤病情並錯過治癒的黃金時機。

  屬於健康知能不足的病患族群首當其衝的是老年人,其次是教育程度不足的年幼小朋友,其他常見的還有低收入?、失業者、學校中輟生、弱勢族群含外籍勞工、新移民、殘障人士。

  這些聽不懂醫囑且看不懂書面衛教資料,又沒有門路或能力搜尋就醫管道的人,除了溝通上有困難以外,也有部份不知何時該去那裡,看什麽科別的醫師,且配合度很差的"問題"病人(Difficult Patients),他們常常弄錯劑量、忘記服藥也忘了回診時間,並以錯訊息誤導醫護人員,結果等於是讓自己變成醫療疏失的當事者(加害同時也是受害者),由於他們的溝通問題常導致較嚴重的病情而需至急診求醫,也因此常被收住院或延長住院,更因屢屢發生的溝通不良而演變成醫糾。

  單以心臟血管疾病為例,健康知能不足的病人就有比一般罹患同樣疾病的病人高出52%的死亡率,這或許是因為健康知能不足的病人當中有較高比率的吸煙人口。

  JC在2002年首推的病安啟蒙運動中,喊出有名的口號「Speak Up」,目標是要呼籲所有醫療利害關係人皆可大方說出自己的見解,並針對任何關於診斷、治療(含計畫)、用藥、檢查報告等疑慮積極發問或尋求解釋。

  醫師方面可以改善的策略包括,盡量使用能讓病人容易聽懂的白話來做溝通,避免濫用醫學專有名詞或令人懊惱而感覺不友善的行內人士慣用語,這些常被以為在搞神秘的奇怪語言或縮寫,可能招來不必要的誤解。專家們建議醫師應可多用一些有顏色的圖表、圖示、掛圖、海報以及符號或照片等等以加强效果。

  近年流行的多媒體如光碟(CD-ROM)或DVD甚至卡通動畫也都是非常理想的衛教工具,在日本早已流行的病安漫畫書頗為民眾接受;學者也發現醫師常在病人開始說話約20秒後即打斷對方,因此在知能不足的病人病歷上,加註記號或代碼以利照護者辨認,並提醒他們需要特別有耐心溝通的病人,可能是有意義的。

  另在執行知情同意或告知時,將家人陪同看病當作是一個條件以便貫徹說明,此外可用電話追?並確認已吩咐清楚的醫囑,例如:開刀前後應配合的注意事項,沒被曲解或誤解以防意外;NQF(National Quality Forum,全國品質論壇)則認為最有效的確認方法是請病人當場「Teach back」,即重複一遍被告知的衛教內容。

  目前我國在處方藥袋上,依衛生署規定應有13項標示項目,有些醫院已搭配各種圖型,如美國國家藥典(USP)的圖譜(Pictogram)並提供翻譯服務等,也都是以病人為中心的新趨勢,即patient-friendly,絕對有助於提升病人安全;更貼心的還有收藏各種衛教叢書及e化功能齊備的病人安全學習中心(Learning Center),可讓民眾搜尋查閱吸取新知。

  目前國人的識字率很高,文盲已經非常少見,但健康知能不足的問題卻比想像中要來得嚴重,很多民眾不是沒耐心閱讀,就是有看沒有懂。美國醫界今認為病人本身為了自保,最好的溝通法即是在每次就診時,遇到任何醫護人員都不妨詢問三個很實際的問題(Ask-Me-3 Questions)即是:

1.我的主要問題是什??
2.我需要為此問題做什??
3.為什?做這個對我是重要的?

未來展望

  醫護人員在接觸病人時,如何發覺有健康知能不足的問題,的確需靠一些臨床經驗,但建議不能光靠觀感(by looking),或從與病人交談的內容推測,最好能以較客觀的方式測量,例如在美國的醫院已經運用多年的工具有:只需花3分鐘時間的REALM(Rapid Estimate of Adult Literacy in Medicine)如:Newest Vital Sign只需問6個題目、TOFHLA(Test of Functional Health Literacy in Medicine)及WRAT (Wide Range Achievement Test),可惜皆不適用於台灣,國內目前雖已有學者開始研擬中文量表,但現階段仍有信度的疑慮存在,尚難推廣運用。

  面對健康知能仍普遍不足的現況,醫界含所有提供醫療服務的工作者,到底應有何因應對策目前尚未具體化,畢竟解決醫病溝通問題的關鍵是雙方,而非只針對病人,故除了透過衛教訓練及提升更有效的溝通技巧以外,負責衛教工作者務必瞭解自己有責任提供正確的訊息以免誤導病人,正因現代人有多數是靠上網搜尋醫療資訊,訊息提供者必需遵守醫療網站倫理規範,如國際間頗具知名度的HonCode,國內病人就醫前也可參考衛生署認定的優良化健康網站(http://awards.doh.gov.tw ),及聯合新聞的健康醫藥欄以求自保。

  為了病人安全,另值得國人參考的還有健保局各分局院所別品質公開資訊,以及醫策會的病人安全資訊網(http://www.patientsafety.tw )。在先進國家值得國內醫界學習的有美國Top 100(http://www.usnews.com)及Best 50(http://www.Healthgrades.com) 的醫院排名,Hospital Compare (http://www.hospitalcompare.hhs.gov),英國的病患個人抗病經驗分享資料庫(http://www.DIPEx.org)以及澳洲醫療報導準則(http://www.mediadoctor.org);終究希望達到的目標是每個病人皆能看懂1、藥袋上的訊息2、出院後的注意事項3、同意書的內容4、健康保險合約及規定5、衛教資料。

  隨著e化時代的來臨,健康知能的提升,可以藉由多重管道以多種策略進行研究發展,目前非常具有前瞻性的設備包括使用手機讀取檢查報告、多功能電子圖書館、利用遠距醫療(視訊畫面可供病理科、放射科教學與診斷),運用網際網路及地理資訊系統(GIS)提供鄰近醫療機構所在地,或以地圖顯示某流行病之疫情發展等。以上資訊學方面的進步實與健康知能及病人安全息息相關,醫療(保健)品質的目標達成有賴各行各業及醫療團隊的通力合作,由此可見病人安全的推動必需拓展成全民運動才能期待更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