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愛自己,尊重生命– 談自殺

東元綜合醫院 , 安立身心診所精神科醫生 楊錚宜
   接到內科病房通知有二名患者需要精神科會診,第一位是一名少女,和男友吵架後吞藥自殺﹔被家人送來醫院經過洗胃及點滴輸液,精神已經恢復;第二位是一名六十多歲的老先生,患有心臟病及糖尿病多年,最近雙腿循環不好時常疼痛,認為自己活著只是拖累家人,而且身體再也好不了而企圖跳樓,住進病房後仍然整日愁眉不展...

  病人有"自殺"的情形是精神科接受照會的常見原因之一,而"自殺"的嚴重度由比較輕微的厭世意念(如想不開、覺得活著沒什麼意思)到自殺想法(想結束自己的生命)再到自殺計劃(寫遺書、收集藥物等),更嚴重的當然就是出現了自殺的行為(如前文中提到的少女吞藥及老先生準備跳樓)。"自殺"名列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九位,這一陣子對岸也出現工人陸續跳樓的新聞,引起舉世關注;而國內失業父母攜帶年幼子女共同尋短的事件也時有所聞,這在在顯示"如何防治自殺"實在是一件重要且迫切的議題。

  在處理自殺的病人時,首要工作當然還是先穩定病人的身體狀況,然後再由精神科醫師協助評估病人的情緒。精神科醫師會和病人及家屬會談,了解事情發生的前因後果,病人的困擾為何,是一時的刺激還是長期的壓力?病人的個性如何,是不是較為壓抑或衝動?平常的情緒狀態是否容易低落、經常失眠或喝酒?病人的支持系統如何,有沒有同住的家人?會談最重要的部份,則是聽聽病人對這一次自殺事件的想法以及目前是否仍然有自殺的念頭。有些家屬會害怕和病人討論自殺會讓病情更嚴重,希望醫師不要再提起這件事,就讓病人漸漸忘記。試問攸關自己生命的事,病人怎麼可能忘記?專業人員和病患討論自殺不但不會增加自殺的危險,反而可以抒發病人的情緒並了解病人再自殺的危險性;從而決定如何妥善處理,是必須安排精神科病房住院,還是門診追蹤即可。精神科醫師也會在談話中嘗試點出病人對生命的眷戀感,也許是對老伴的不捨或是希望看到子女成家立業;藉以鼓勵病人努力生活下去。

  自殺議題牽涉範圍很廣,有時涉及大環境景氣或天然災害等因素,不見得單靠個人的力量可以扭轉,因此政府一直積極推動各項自殺防治工作,如安心專線0800788995(請幫幫 救救我),各縣市生命線1995(要救救我) 等...有相關狀況發生時都可以撥打電話尋求協助;而在個案出現情緒不穩定,憂鬱等症狀,尚未發生自殺行為之前;周遭的家人朋友若能積極鼓勵個案尋求精神專科求助,往往可以將自殺的風險降低...

  誠心希望天下每一個人都能"珍愛自己,尊重生命",也祝福大會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