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學校園再造及節水節電實務經驗

台灣大學教授 陳振川
   台灣大學就像一個比較小的國家,住了一千人。在裏面工作生活,食衣住行育樂,幾乎全部都有。所以我在擔任台大總務長時,就是這樣把它放大到如同整個台灣,來考慮綠色校園內的食衣住行,空間及環境。我們思考在這樣的作為裏,該用怎樣的理念跟想法來進行校園工程規劃、設計、施工,及之後的維護等等;要考量盡量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對有限資源、能源的浪費,保持校園內生物多樣化的環境,對環境的尊重。這方面的教育訓練過去是比較少的,但我們也了解現今面臨的環保議題或是環境污染,工程師或者規劃者在執行工作時,應該要有永續的觀念,讓環境更永續,大家的生活更好。

  我擔任台大總務長時,一開始就很積極去做。當時很多人不相信我們可以把某一些事情做好。例如以前台大每一個系、院都各有地盤及土地。我們鼓勵他們將圍牆拆掉,做環境的改善;將車子趕到學校外圍停車場,有很多老師、職員都抗拒得很厲害,說停車就是要停到我最近的地方來工作,一直抗爭,但是到最後,學生最支持。整個校內空氣也好很多,很安全。除更新破損不堪的柏油路面,設置廣場空間,將校園的公共空間盡量變成廣場、綠地,並調整汽車停車及動線,留設更多的空間和綠蔭供行人利用。舟山路收回後之環境改造,使台北市民可以來休閒、體會一流學府的環境,最後是三贏,成為台大、市府、台北市民都滿意的空間。

  在校舍的維護保養部份,台大總務處每年都要花兩、三千萬元處理屋頂漏水問題。為什麼會漏水?因為建物的屋頂都不保養,上面長了很多草或煙蒂塞住排水孔,然後每次修漏水的時候,哪裡漏就補一塊。我們先做一個規定:去維持讓屋頂保持乾淨,因為當洩水槽塞滿就會積水,會漏水都是積水發生的地方,只要時間一久一定滲漏水。經強化維護管理,進行大面積整修,所以一年下來就可以省很多屋頂修漏的錢。

  為了實施綠色校園,台大也做了許多節水節電措施。本校師生人口不斷成長、校舍及設備也越來越多,每年龐大的水電費用是沈重的負擔。成立「水電規劃推動小組」及「水電節約小組」勵行規劃與管理,以民國92年總電費即比民國91年減少新台幣390萬元,為8%負成長。尤其過去學生宿舍無法裝冷氣,夏天晚上太熱就擠到樓下餐廳那邊睡,或是睡不著覺。學校認為電力系統不夠,因此我首先解決台大配電的問題。過去台大從電力公司只拉一條線進來,所以都超過契約用電。後來協調變成兩條線,遂讓台大不必超過契約容量,減少超約罰款,節省了很多錢。再來就是冷氣的問題,經過估價,以5年攤平一台冷氣,變電站用10年計算,學生只要一學期多交1000塊錢就可以裝冷氣,然後他們自己付電費。所以全校裝2200多台冷氣後學生刷卡自己付電費,他們會去節省用電,學校用電反而降低節省下來。為什麼降下來?因為以前都是使用電風扇,都是用學校的電,大家都很浪費。現在須自己付冷氣電費,大家都很節省,用電就很節儉。

  我們的水費,每人使用水費最高之899元降至92年之747元,大約也節省了百分之17以上。過去很多漏水的位置全部找到也做處理了。例如學校應力所大樓的一條水管,水一直流到水溝裡面,不知道有多少年,水就這樣浪費掉了。但是因為加裝水錶進行監測分析、抓出異常,馬上就去做處理,大幅節省用水。總務處成立水電節約小組,定期開會檢討水電使用情形。近年來校園裡亦逐步裝設水電分錶,監控異常用水用電情形,並調整電力契約容量。水和電都要做監控,以數字做管理,即時調整。也幫學校節省經費。

  透過校園公共工程改造計畫,改造校園環境成為具有社區特質的公共活動空間,及落實台大的環保節能節水節電措施,的確已為台大推展永續綠色校園建立了良久穩定的基礎。這段過程一開始比較辛苦,到最後水到渠成,做起來就很容易,那是因為大家觀念想通了,也相信你可以把它做好。所以我覺得,把工作做好,自然大家就願意做及配合。其實台灣也是一樣,如果一件事情做得好,然後他就會去影響,就會去擴散,更多的人認同的時候,就會讓整個社會、整個國家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