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台灣國內食品藥物衛生環保

解救台灣國人洗腎危機

高雄醫學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 賴辰雄

  根據台灣腎臟醫學會2007年的統計資料:台灣地區在1999年至2005年期間,每百萬透析病患的盛行率從1461人升高到1830人,增加了約1.25倍。美國腎臟資料系統2009年報更指出:每年,台灣人口每100萬人就會增加415個洗腎病患,每百萬人中就有2228個人口必須長期洗腎,其洗腎人口發生率與盛行率都高居世界之冠。

  分析台灣洗腎人口高發生率之因,除了普遍存在已久的原因:人口老化及慢性病所引起的腎臟病變如:糖尿病等,造成洗腎人口急遽增加的主因包括:中西藥物的濫用及誤食有毒食品、重金屬或防腐劑。衛生署針對全台民眾用藥行為調查發現,銀髮族群長期服用透過地下電台購買的不明藥物或保健食品,使台灣每年增加百分之六的洗腎人口;婦女服用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減肥、西藥中的非類固醇類(如阿斯匹靈)或乙醯胺酚類(如普拿疼)止痛藥,都有可能會導致腎功能衰竭;暴露於環境當中的農藥及重金屬(如鉛、鎘、砷、汞、銅等)經由蔬果魚肉被吃進人體內,長年累積下來也易導致腎功能損傷;若腎功能已不佳時,日常生活中常見食物則會加速腎臟功能惡化,如香菸、狗尾草、金線蓮、楊桃、以鉀取代鈉的低鈉鹽、無鹽醬油及脂溶性維他命A、D、E、K會積存於人體而危及健康。除了上述對腎具有殺傷力的毒藥物外,過去因政府在進口食品品質把關出現漏洞,使得中國大陸含致命性「三聚氫氨」的加工乳製品及被驗出禁藥瘦肉精殘留的美國進口豬肉流入市面,吃進人的肚子裡,對國人的腎與膀胱產生影響。國人不當的飲食用藥習慣,造成傷腎毒物潛藏體內,洗腎人口居高不下,唯有政府落實食品衛生安全教育,使人民獲得正確資訊,才能吃的健康。

  此外,自民國84年(1995)實施全民健保後,洗腎人口較實施健保前一年足足暴增三.五倍,在台灣醫療保險給付制度下,民眾濫用、囤積藥品情形嚴重,顯然部分民眾仍存有『有病治病,沒病強身』的錯誤用藥觀念,導致透析病患發生率逐年上升。醫療保險全額給付、不必基層醫師轉診可自由就醫的保健制度更是台灣透析病患盛行率高居世界之冠的元凶。健保局統計:台灣一年洗腎人口約五萬六千多人,健保全年四千四百億元的醫療費用,有三三○多億元花在洗腎上,平均每位腎友一年花費約六十萬元,是一般人的卅倍。面對健保制度的財物缺口是否應更著重於『節流』,思考更加謹慎的健保制度,並非一昧『開源』讓全民買單浪費的醫療資源。畢竟健保制度猶如雙面利刃,能夠捍衛人民的就醫權利,卻也可能因過渡用藥危害健康。

  欲改善國內洗腎人口逐年攀昇的現象,世人應從腎臟疾病衛教、不明藥物與食物(如中國或東南亞輸入之食材)濫用及保險制度弊端等三方面來加強改善,以避免台灣老人腎功能繼續惡化及改善過度消耗醫療資源的陳年老問題。過去人民對於腎臟疾病的治療有所誤解,醫護人員的專業教育重透析而忽略腎臟病的防治,病患則側重洗腎而輕忽腎臟移植,因此腎臟保健的觀念應廣泛地建立與行動。針對地下電台販售來路不明的藥物,衛生署擬法「反不實廣告」以取締地下電台,提醒民眾「用藥五不」–不聽、不信、不買、不吃及不推薦。衛生當局應對國內外的食品藥物嚴加安全管理,建構一套市場監測機制,以確保民眾食用安全,一旦發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應立即向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報告。盼藉由多重方針並行下以降低洗腎人數。此外,以國內醫療器材(如高雄縣路竹科學園區所製造的相關醫材)取代高額進口設備,以減輕健保醫療成本。

  隨著台灣地區醫療與公共衛生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的延長,建議CNN應確實負責禁止電台及電視台不實藥物食品的廣告,衛生署應更加頻繁隨機取樣抽查檢驗藥物食品的安全,尤其對於中國及東南亞地區產品應更加嚴格把關,普及基層民眾的食品醫藥衛生安全教育,建立國家級腎臟疾病防治計劃,擬定全盤性的防治對策,並且建構一跨專科、跨層級的醫療照護系統,如此才能降低我國末期腎臟疾病之發生率,以擺脫台灣洗腎王國的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