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的意涵-用心聆聽地球的心跳聲

南山中學社會科教師 黃榆茗
  「地理」對很多人而言,可能是幫人家看風水,或者只是學科的項目之一,亦或者是某個求學生涯的一小段回憶,也可能是課本上所呈現的某些文字、某個課堂上曾經上過的課程知識、某張成績單上所呈現的數字......等等。但,其實「地理」這兩個字蘊含了許多的意義在裏頭,如果能用心去感受,就更能瞭解其中的意涵。

  「地理」,其實不只是一門學科的代名詞,它真正蘊含的意義是「一『地』的道『理』」,3000多年前中國的易經曾寫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古希臘學者在西元前三世紀創造出「geografia」一詞,「geo」意為「地球」、「grafia」意為「描述」、「記載」,所以「描述一地的道理」就是地理的重要意涵。在前人的努力下,才能進一步發展出這門學問-「地理學(geography)」。

  可惜,在臺灣的教育環境下,很多莘莘學子與家長們,只能看到「地理學科」的表層「分數」意義;一般大眾只能回憶起曾經在求學階段時「上過地理課」,很少能真正體會到「地理即生活」。每天忙忙碌碌的人們在其生活空間中,一切的自然和人文現象的分布、交互作用、區域差異與其成因、演變,是富涵著重要的關聯,彼此是牽一髮而動全身那般的緊密,若能用心去體會這個「一地的道理」,大家就能以更謙卑的心,來面對這養育我們的大地。

  地球是我們的家園,提供給我們生活所需要的空間和一切的資源,當大家願意靜下心來思考、靜下心來感受,靜下心來觀察,願意用良善的一面來對待大地,大地也能生生不息孕育人類的世世代代。

  所以,在忙碌的生活之餘,試著靜下心來聆聽在你生活周圍的聲音,哪怕只是你認為最平凡不過的汽車呼嘯而過聲音、機車加速而過的聲音、電風扇轉動的聲音、冷氣機運作的聲音、大人管教小孩的聲音、教友吟唱詩歌的聲音、寺廟誦經的聲音、工廠切割器材的聲音、商店吆或人群的叫賣聲音、路人走動的聲音、鄰居聊天講話的聲音、家人親切的問候聲音、廚房炒菜的鍋鏟聲音......等等,那都是人與地互動所呈現出的美好聲音。「人因土地而踏實,土地因人而充滿活力」,當大家能善用這「活在大地的力量」,就不會輕易的去破壞這大地的美好,甚至任意去傷害這塊孕育我們生長的土地。

  「態度」會決定一切,當你只把「地理」當成一門學科去看,它只能呈現出分數的意義;當你把大地所給予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而恣意予取予求,它會在承受不住時予以反撲;但是,若能以「尊重」的態度善待大地,它會以最寬懷無私的方式回應我們。

  大地的脈動需要大家以最單純的心境「用心」去聆聽,當你能用沉靜的心去聆聽這大地所要傳達的訊息、用心去體會這大地的脈動,你就能感受到大地最美妙的心跳聲!那大地美妙的律動聲音,將會為我們演奏出最美好的樂章,永遠傳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