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弱勢用路者--沉默就代表不需要?

中華大學運輸科技與物流管理學系教授 蘇昭銘
   關懷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偏遠地區民眾等弱勢用路族群,提升交通的便利性及安全性,乃屬「永續運輸」中之基本精神。台灣地區各級政府近年來亦採取復康巴士、乘車免費等多項貼心措施,照顧弱勢用路族群。但最近的幾幅影像深深的烙印在心中,讓自己反覆思索著...

  一位在台北市從事按摩工作的視障朋友因為家人無法陪同搭乘公車,當他抵達公車站牌時,因為看不到公車之編號,每當聽到公車到站聲音,即高高舉起用簽字筆寫的公車號碼,期待好心的司機能看到他,並招呼他上車。

  一位居住在新竹縣偏遠山區、沒有汽機車的老人,因為所居住處並無任何公車服務,每天只生活在住家與果園間,當他必須下山購買物品時,只能請隔壁鄰居代為購買。當我們請問他會不會想要下山走走時,他笑笑的說:「沒車怎麼下去?」
一位住在台南縣濱海地區的老先生,每天帶著一頂繡著當地廟宇名稱的棒球帽,騎著機車外出找朋友下棋。問他為何不搭公車時,他說:「車班時間沒法配合,騎機車比較方便!」;當進一步問他為何不戴安全帽時,他笑著說:「鄉下地方沒警察,況且這樣比較涼!」

  一位在新竹市與兒子同住,因病無法言語的老先生,每天由外傭推著輪椅到公園散心,由於部分人行道被車行的汽車與機車行的機車占用,所以外傭只能推著輪椅繞到滿佈車輛的車道上,有時候就會看到老先生皺著眉頭,嗯嗯的發出聲音,好似表達他擔心危險的抗議。曾建議外傭要多注意安全,不要任意推著輪椅走到車道上,外傭無奈的說:「沒路可走啊!繞進繞出的很麻煩啊!」

  這幾位朋友對於社會所提供的一切關懷是心存感激的,他們感謝幫忙告訴他公車到來的學生、感謝幫他買東西的鄰居,對於在生活中的不方便並無任何的怨言。這群弱勢用路者樂天知命的接受這既有的一切不方便。但這樣的沉默是否就代表他們不需要更多的關愛嗎?就代表社會對他們的照顧是足夠的嗎?

  在社會永續的優質運輸環境中,我們能否以更積極的態度來面對這些弱勢用路族群呢?這群樂天知命的好朋友,大都是因為經濟的弱勢或身體的障礙無法自行開車,只能被迫選擇步行、搭公車、騎自行車或騎機車,但大家都知道隨著年齡的增長,反應將會變慢,所以不論是騎機車或自行車都是相對危險的行為。雖然老人年金等社會福利政策,確實照顧到弱勢族群,但是我們仔細的想一下,除了建築物的無障礙空間已有相當成效外,道路上的人行空間是否通行無阻?是否提供弱勢用路族群一個舒適的用路環境?低廉的公車服務是否能滿足弱勢用路族群的外出需求?這些不都是影響著這群弱勢用路族群的通行權利嗎?

  天有不測風雲,而且大家都會老,如果有一天,我們這群已習慣開車的相對強勢用路族群,因為年齡或意外等諸多原因無法繼續開車,而成為弱勢用路族群時,那種處處受制於人、處處需要別人幫忙才能外出的「坐困愁城」景象,絕對是更令人難受的。歐、美、日等先進國家除建構優質的人行環境外,近年來亦積極整合先進科技與創新運輸服務方式,提供弱勢用路族群必要之運輸服務,已有諸多可提供借鏡之處,期待台灣的產官學界能以更積極的態度正視這個嚴重的問題,針對這群樂天知命的弱勢朋友與未來的我們,提供更優質的運輸服務與環境,以免因為知足式的沉默,而剝奪了弱勢用路族群最基本的通行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