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封信

高雄市獅湖國小老師 黃莉娟
   第一次,我讓學生給媽媽寫信當作母親節禮物。

  因為國語課上了劉墉給女兒寫的信,也因為我想讓學生知道有一種感恩方式很簡單卻可以很動人。

  第一封信,是孩子用媽媽(視家庭類型,也可能是爸爸或其他長輩)的角度,寫一封信給自己,談一談自己需要修正的事。孩子們都很坦白,對於自己的缺點一一指正。

  第二封信,是請媽媽(爸爸或其他長輩)寫一封信給孩子,談一談自己想跟孩子聊的事,而家長並不知道前一封信的內容。讓我很感動的是,每一張信紙上,或長或短的文字,都是最真摯的關愛。

  第三封信,孩子給第二封信寫回信,也許是回應媽媽的叮囑,也許對於意料之外的內容表達心裡的想法。孩子的心在認真的狀態下都是可愛的、良善的。

  第四封信,我讓孩子閱讀「孤女尋親記」(小英的故事)的部份內容(小英的媽媽病逝的那一段),然後在信裡和媽媽分享他的所讀所感。孩子們對小英的勇敢以及失去媽媽的悲傷有相當的感觸,感恩知足的字句處處可見。

  第五封信,孩子們與媽媽聊了因為大家的正向表現不足,被取消烹飪活動的事,並且分析自己在班上的「位置」(在群體中的角色)。我很訝異,也很歡喜,孩子們對自己的省思與在群體位置的探索是真誠而謙虛的。

  第六封信,是在母親節前的最後一個上課日寫的,每一封信都寫滿了感謝與對自己期許的文字,信的後面還附上一張無使用期限的「感恩兌換券」。

  母親節過後的星期一,孩子回來學校,我看到每一個孩子的「回饋單」上都有歡喜、欣慰與感動的話語。喜歡每一年都帶學生為母親節做準備,這一次,我很高興讓學生給媽媽寫信當作母親節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