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鄉吶喊~從生態觀點看原鄉家庭與社區發展與需求

慈濟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兼任講師 薛慧平

前言

  教育和經濟成展、健康和政治穩定等決定一國發展的重要指標,呈現高度的相關。也就是說兒童貧窮的重視,不再是等待成人貧窮的「消極性救助」,更是「預防性」的扶助。但是「基因」還是「機會」的問題;孩子的明天在哪裡?who am I in the lives of children ?等提問議題又在馬英九總統在當初競選之時,曾在原鄉提出基因說而起引負面觀感。

  但是,早期許木柱及李亦園(1978)發表「社會文化變遷與高山族青少年問題:以環山泰雅族為例的初步研究」,引起各界得矚目。翌年,李亦園(1979)另再發表「社會文化變遷中台灣高山族青少年問題:五個村落的比較研究」,分別就經濟調適、婚姻調適、教育及學校調適、偏差行為等調查研究原住民青少年的調適狀況。結果指出原住民的經濟活動型態有相當大的改變,時至今日,仍於原住民族群的文化特殊性,社經地位的低落,族群人口散居交通不易的山區,遂使得原住民教育仍處於家庭結構體現為弱勢(教育部技職司,1998)。如表一


國民中小學原住民學生隔代教養人數佔全體隔代教養人數比率圖



資料來源:原住民教育研究中心。八十九年度原住民教育調查統計報告。民93年5月1日,取自http://www.nhctc.edu.tw/~aboec/89/88_3_1.htm

  當控輸福利服務輸送?就以處在社會邊陲兒童的基本生存權利,往往是天高皇帝遠的犧牲品。因此,家庭系統的為弱及社會階層的流動不平等,「鰥、寡、孤、獨、貧、殘」往往是這些現象的顯明表徵,外顯出家庭功能失靈、幼兒發展問題、早婚生育問題、種族與教育、階級的流動而造成貧窮循環等社會公義性存在的必然思索。

一、 鉅視觀點-原住民生活整體現況

  但從鉅視面向原住民生活狀況彙;含括人口、家庭結構、教育、就業、平均所得、健康狀況。如原住民社會問題所產生;含括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原住民少女問題、老人與身心障礙照顧問題、失業與均貧、醫療、都市原住民生活適應問題。

  以兒童無法與其父母雙親和整個家庭有所切割情形下,倘諾以兒童個體福祉的思考,如休閒育樂、醫療保健、義務教育、以及福利津貼等等,都是用以和兒童基本人身權益的相關作為。需是要從界面更為廣泛的父母本位以及家庭本位切入,故以下表各項資料數據所示(見表一),可分析原住民本身亦若為各種隱藏兒童貧窮為弱的因子:

(一)原住民生活狀況資料整彙

  以照民國八十七年「台灣原住民生活調查報告」至民國八十八年的「台灣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報告」原住民的生活狀況等資料,所歸納現況;及近期有所更異動的資料於下表:

類別

原始資料

更新資料

 

需求與困境

備註

時間

內 容

時間

內 容

人口
比例


89年
二月

人數

四十萬二千四百五十二人,佔全國人口百分之一.八。


93

6

人數

44萬7千人,占總人口之2.0%;十年來增加23﹪。平均每個百位青壯年需扶養46位老人或是幼兒,高於台閩地區之撫養41人,其中扶幼比37.3﹪,高於台閩地區9個百分點,扶老比8.4﹪,則較台閩地區低4.5個百分點,人口年齡結構呈現相對年輕化。        

趨年輕化,青壯人口外移,隔代教養、醫療、扥育服務、扶幼比例高負擔大、同時呈現長期照護需求人口高。

國情統計;2004年 6月

 

族群

分布

阿美族人口數多,泰雅族為廣,人口年齡趨向幼少,流動於都市,老年人口偏向平地原住民鄉。


89

族群

分布

北部為阿美族及泰雅族為多分佔為43.8﹪及38.9﹪;中部地區多為泰雅族及布農族分佔41.8﹪及25.6﹪;而南部地區排灣族佔56.2﹪;東部地區阿美族佔57.4﹪居多數。

都市原住民的生活適應問題。
城鄉差異。
同化危機,認同問題。

家庭結構


87

核心家庭為三成八比例,一成四為單身戶,單親家庭佔12.85﹪,平均七戶有一戶。


89年

核心家庭為五成一比例,一成九為單身戶,單親家庭佔28.2﹪

單親家庭比例高,並維持一定比例成長。

2000年
戶口普查

教育


87

二十五至六十四歲的原住民教育程度在國小及以下者佔百分三十九.四三,國中程度者佔百分之二十七.七二,高中職者佔百分之二十七.二六,大專程度以上者僅佔百分之五.四二。整體來看,原住民的教育程度相對低落。


92年
6

二十五至六十四歲的原住民教育程度在國小及以下者佔百分四十,一,國中程度者佔百分之三十四,高中職者佔百分之三十八.一,大專程度以上者僅佔百分之十二..七。

教育資源不均,受高等教育(大專程度)人口比例低。

 

原民會人口統計數據資料

就業


87

農林漁人口24.13﹪,技術工及體力勞動工人41.05﹪,專業人員1.42﹪,企業主管經理人0.35﹪。


89年

男性就業主要從事「技術工」(29.2﹪),與農林漁牧(18.1﹪),而女性就業者則以「服務工作」(23.5﹪)

就業現況,偏重勞力階級。
外籍勞力引進,勞動市場競爭。

2000年
戶口普查

平均所得


87

平均所得為11000元,無經常性收入者佔三成,六成四的原住民每月收入未滿二萬元,為一般國民的三分之一。


91年

依據2002年行政院原民會台灣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報告,都市原住民之月平均(中位數)所得,台灣省非原住民鄉鎮市者18,000元,居住台北市者20,000元,居住高雄市者14,000元,由此顯示都市原住民月平均所得約僅為一般民眾月平均所得的二分之一。

低收入,貧窮現象

2002年行政院原民會台灣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報告,

健康狀況


88

原住民男性之平均餘命少於漢人男性11歲(59:72),而原住民女性之平均餘命少於漢人女性7歲(70:77)


90

原住民男性之平均餘命少於漢人男性11歲(65:73),而原住民女性之平均餘命少於漢人女性7歲(70:77)年齡結構方面,幼年人口(0-14歲)佔25.6﹪高於台閩地區之20.1﹪;老年人口(65歲以上)佔5.8﹪,則較台閩地區之9.1﹪為低,

醫療單位無法滿足及支援平常需求,衛教觀念無法深入,健保系統設計無法依據程度需求不同。

2002年行政院原民會台灣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報告

筆者自行整理
參考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九十二年九月三十日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統計處http://www.dgbas.gov.tw/
詹宜璋(2003)。原住民各類人口群潛在福利需求之探討。社會發展研究季刊,5,93-111。

二、微視觀點-原住民兒童與青少年的整體社會福利需求分析如下:

  引用微視觀點來論系統之間的微妙互動,當青少年由以族群文化為主導的家庭體系進入一個以漢人為主導的教育體制,開始接觸其他不同文化的族群,承受族群文化與主流文化等兩種不同文化的影響,在不同的價值體系下摸索,學習調整其思考與行為模式,以適應主流文化的角色期望。在這樣的文化轉換過程中,原住民青少年勢必要付出更大的代價,以決定他們的文化認同取向。

  原住民兒童與少年所面臨問題,有單親家庭、隔代教養、未婚生子與基礎醫療需求,加上整體家庭的經濟收入,所遇到的家庭適應社會結構而失靈,導致的失業均貧現象,童年貧窮的循環是不會間斷,失業與貧窮還可能會有世代效果,也就是說,父母親這一代的失業與貧窮,可能會持續影響到其下一代的失業與貧窮,形成所謂的「低下階級」(underclass),世代陷入貧困的生活之中而不易脫離出來。由附圖來呈現失業與貧窮之間的世代變動關係(如圖一):。




圖:失業與貧窮的世代循環

  不論起點在那裡,其貧窮效果都會一代代地延續下去。如我們前面所強調的,由於失業問題而引起收入中斷,若無法儘快回到勞動市場之中,則淪入貧窮。

三、原住民地區社會福利與扶助推動概況-福利、就業、衛生保健三個面向

  以民國八十七年至九十五年六月共八年之「原住民族發展方案」,其中與社會福利相關的部分為三個面向「社會福利」、「就業促進」、「衛生醫療」三項(邱汝娜,2003),以符合原住民老人獨居及扶幼比例高的現象,所強化重點及對象也依據原住民的發展現況也所實行要點如表四。

【表四】當前原住民社會福利服務的主要內容

立即採行措施

實 施 要 項

備 註

健全原住民社會工作專業體制

1.原住民社會福利體系之研究規劃

自87年7月起逐項推動實施

2.於原住民地區設置社會福利服務中心

預定輔導民間團體於原住民地區設置十個社會福利中心,並逐年增加

3.輔導原住民人力資源及賡續僱用 生活輔導員與法律服務員

自87年7月起逐項推動實施

4.於原住民地區籌設社會福利機構

預定輔導民間團體於原住民地區設置一所

原住民經濟安全

1.原住民健保保費補助措施 a.蘭嶼地區民眾健保二類、三類及 六類二目之被保險人,保費全額 補助 b.原住民健保六類二目被保險人年 齡55歲以上、二十歲以下,保 費全額補助

預計受惠原住民約五萬三千餘人 a.自87年4月開始實施 b.自87年8月開始實施

2.加強宣導依法成立儲蓄互助社、 灌輸正確的理財觀念及培訓儲蓄 互助社幹部

每年舉辦一次儲蓄互助社幹部訓練

加強原住民急難救助

1.培訓原住民家庭訪視志工

預計培訓50名家庭訪視志工

2.建立原住民急難通報系統

 

3.加強急難救助及醫療補助措施

預定第一年補助300名,並逐年增加

加強原住民法律服務

1.辦理原住民訴訟案件費用補助

自87年7月起逐項推動實施

2.辦理原住民法律諮詢服務

 

3.辦理原住民法律巡迴演講

預計第一年辦理法律巡迴演講150場,並逐年增加

4.編印原住民法律手冊

自87年7月起逐項推動實施

5.培育原住民法律宣導種子人才

 

6.加強原住民習慣法之研究

 

7.加強訴訟輔導服務(包括通譯等)

 

強化原住民兒童暨少年福利

委託研究調查原住民兒童暨少年 福利需求

 

2.輔導社會福利服務中心,並獎助 原住民社會工作專業人員進行家 庭訪視、家庭輔導、推動親職教 育、子女生涯規劃等

輔導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建立原住民地區社會福利服務網絡

3.辦理原住民中低收入家庭兒童暨 少年暨重病醫療補助

 

4.辦理原住民兒童暨少年保護工作

補助民間團體認養原住民鄉(鎮、市)

5.健全原住民扥育設施 a.獎勵地方政府或民間團體於原住 民地區普設托兒所或充實托兒設 施 b.辦理扥兒所教保人員訓練 c.辦理原住民專業保母訓練 d.充實扥兒所教保設施

 

自87年7月起逐項推動實施

強化原住民老人福利

1.委託研究調查原住民老人福利需 求

自87年7月起逐項推動實施

2.依原住民各部落之需求,鼓勵民 間團體或地方政府於原住民地區 辦理具原住民族文化的老人福利 服務

 

3.辦理中低收入戶家庭老人醫療補 助

 

4.辦理中低收入戶老人特別照顧津 貼

 

5.辦理老人住宅改善

 

6.辦理老人居家服務

 

加強原住民婦女服務

1.輔導社會福利服務中心規劃各項 婦女福利服務

自87年7月起逐項推動實施

2.提供原住民婦女諮詢、成長、生 涯規劃、親職教育與家庭諮詢等 服務

 

強化原住民身心障礙者福利

1.加強宣導並協助原住民身心障礙 者申領手冊

自87年7月起逐項推動實施

2.鼓勵並獎助民間團體於原住民地 區設置各類原住民身心障礙福利 機構或提供各項社區服務

 

輔導民間團體參與推動原住民社區或部落發展

1.獎助民間團體參與原住民社區或 部落之發展

自87年7月起逐項推動實施

2.培訓原住民民間團體幹部

 

3.重建原住民部落、聚落或社區互 助網

 

4.舉辦原住民社區或部落發展之觀 摩與表揚

 

從事原住民社會福利之研究與規劃

1.輔導組設原住民各族部落文化福 利工作站

自87年7月起逐項推動實施

2.獎助專家學者參與研究計劃

 

資料來源: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1999;詹火生、 楊銀美,(2002)。我國原住民社會福利政策
-以國家干預觀點分析。國政論壇。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SS/091/SS-R-091-017.htm

  再者,據上表所示,當前原住民社會福利服務的內容及施政方向已重視到原住民之福利需求及「特殊性」。以政府輔助原住民之策略僅針對兒童與青少年往往提供給予金錢福利或是教育加分等被動式政策。

四、結論

  回歸到社會文化模式變遷的基本提問,台灣社會城鄉差距與族群的競爭力的相對事實,本身隱涵著「個體」父母能力個別的問題、經濟能力問題;以及背後的「總體」社會結構性問題。但是,原住民地區的老人扶幼概況比例升高,往往這「一老一幼」,相互都是需要被照顧的族群,這樣現況產生卻未為其家庭功能失靈,而提供顯更貼切的策略。然而,原住民之最高主管機關-原民會仍受限於現行政府組織架構之分工,於「協調」而非「主導」原住民族之相關事務,因此在原民會功能之侷限下其僅在所能發揮之最大功能,施政理念亦難能全盤具體實踐(詹宜璋,2003)。然而,而是要進一步地去深究這些社會邊陲族群從生育、養育到教育過程,可能要面對各種社會結構所致影響之因素,以及是否有配套、縝密的支持系統。準此,在這裡的論述真義就不全然去計算生兒育女個別單項的錢財支付,或是過於凸顯國家、社會、家庭與父母本身的經濟能力,而是要從政經情境、教育環境、社會思潮、族群主義等等界面更為廣裘的結構性因素切入,藉以還原意願問題、經濟能力問題以及結構性問題之現象,在原鄉家庭與社區年議題上所可能產生的牽動影響關係。

  再者,單純以事實上,當前台灣社會與原住民之間所出現各種社會認同等的現象,更加彰顯:政府提供錢財的經濟條件充其量只能增補日後原住民孩子所需要兼備的生活需求;而忽略社會結構中的家庭親職教養過程所傳達的動態與實質的互動關係。畢竟,由錢財外物所堆積、塑造的各種福利趨勢底下,是否會造成更為扭曲的社會自我認知機能以及衍生出優劣對比更為明顯的階層與群落的標籤化的污名之型態,從而忽略原鄉本應薪傳的家庭倫理與社會的自我認同。最終以社區照顧(涵括老人與幼兒)、親職互動、家人關係;以及倫常守則社會意義之「我群」型態救助卻是貧瘠,在守候著「兒童」走向長成「少年」升學以及社會也隨政策立場而逐漸地變質消失。

  最後,就此而言,檢視原住民子女的生養問題,除了經濟狀況的扶持,也因強化社會救助最終精神-社會參與,其中背後也是需要給予整體社會結構的全體公民相互欣賞接納,而社會救助不單是水平齊一式的公平正義,更應該是垂直式的正義,從安貧脫貧社會維持社會參與,賦予增權(empowerment)的觀點而有更積極性作為。(本文改自 薛慧平2006年曾發表藍天下的吶喊一文載於2007125期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

筆者現職為 慈濟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兼任講師

參考文獻
王順民(2003)。透視社會福利現象-社會時事評析。台北:洪葉。
內政統計通報(2004/4/22)。九十三年第十七週(93年3月底原住民人口概況) 。民93年5月1日,取自http://www.moi.gov.tw/W3/stat/home.asp。
社會工作辭典(1997)。台北:內政部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1998),台灣原住民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1999),台灣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4),原住民狀況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原住民教育研究中心。八十九年度原住民教育調查統計報告。民93年5月1取自http://www.nhctc.edu.tw/~aboec/89/88_3_1.htm
原住民教育研究中心。八十九年度原住民教育調查統計報告。民93年5月1日,取自http://www.nhctc.edu.tw/~aboec/89/88_3_1.htm
李明政(1999),台灣原住民族社會福利服務建構的理念初探,東吳社會工作學報第五期,頁71-88,台北:東吳大學。
李明政(2003)。族群與社會福利政策。國家政策季刊,2;(4),125-140。
李明政(2003)。文化福利權。台北:松慧。
李亦園 (民67):都市高山族的現代化適應,載於李亦園主編:台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頁395-423,台北:聯經。
李亦園 (民68):社會文化變遷中的台灣高山族青少年問題:五個部落的初步比較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8期,1-29。
邱汝娜(2003)。台灣原住民的社會福利,社會問題與適應(下),601-619。台北:揚智。
連宏華(2003)。台灣原住民族的發展問題之探析。研習論壇,26,28-35。
楊瑪利(2004)。藍天下的缺憾,文化弱勢的原住民。天下雜誌,299;5,15。
梁忠銘(2002)。教育部2001年教育改革之檢討與改進會議-有關原住民教育內容之簡述。原住民教育季刊,25,133-139。
蔡漢賢、李明政(2003)。社會福利新論。台北:松慧。
詹火生、 楊銀美(2002)。我國原住民社會福利政策-以國家干預觀點分析。國政論壇。民93年7月30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SS/091/SS-R-091-017.htm
詹宜璋(2003)。原住民各類人口群潛在福利需求之探討。社會發展研究季刊,5,93-111。

資料來源:原住民教育研究中心。八十九年度原住民教育調查統計報告。民93年5月1日,取自 http://www.nhctc.edu.tw/~aboec/89/88_3_1.htm

附件二
國民中小學全體與原住民學生低收入戶、單親家庭及隔代教養學生數統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