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教授 劉鎮洲
   自然界的洪水、乾旱、地震、颶風、火山噴發等現象,讓我們感受到這個地球是活生生的,充滿氣息與動感,人類置身其中無可逃避,只能發揮智慧巧妙地融入其中,與自然和諧共存。但是隨著人類科技與經濟的發展,對於地球資源的濫用與恣意開發,造成環境的污染與破壞,讓這個地球到處出現病容與疲態,於是出現了各種可怕的發病症狀。近年來世界各地因過度開發而造成的災害頻繁,因工業污染、廢氣排放而造成地球暖化與氣象異變,人類所種下的因己經威脅到所有地球物種的生存,因此人類必須認真而嚴肅地重新省思人類與自然的關係。

  身為藝術創作者,能夠直接參與捍衛自然環境的能力不大,除了積極從自身做起努力實踐節省能源、減少資源浪費、避免環境污染外,最有可能的就是透過作品的表現,促進大眾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呼籲所有人對地球的珍視與愛護。

  由於自幼生長於鄉間,童年生活中的許多遊玩嬉戲或協助農事,大多在田野林間渡過,對大自然懷有一份特殊濃密的親切感。在大自然豐富的景觀中,不論是形態上的奇幻變化,或是氣勢上的偉大壯麗,都在我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鮮明印象。因此,在我的創作中,大自然的山嶽河川、雲霧風雨,便成為作品表現的主要素材。期望透過這類素材的描寫,喚起人們對昔日自然樸質景象的回憶,及對當今截然不同地貌的省思,

  對於創作表現的主題,我常選擇綿延不絕的山巒,敘述晴朗超脫的胸懷與寬闊開敞的氣度,或以雄偉壯麗的山峰,表現堅忍不拔的氣勢與積極進取的精神。從高低起伏的山丘,呈現柔和順暢的心情與和平舒坦的心境。我喜歡以悠然的雲朵,展現輕柔自在的氣氛,而以微波盪漾的水光,顯現輕盈活潑的情懷,或以一股湧泉流水,流露無限生機。我總以欣賞讚嘆的角度切入對自然的觀察,用樂觀愉悅的態度置身於自然的體驗,而希望大家從作品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與祥和。

  我喜歡山水畫裡空靈幽靜的自然景緻,畫中的亭台石階寥寥數筆卻自然融入山石樹林的構圖之中,雖然亭台空寂、野徑無人,但人與自然共存的意境卻充滿畫面。在我近年的作品中,常在象徵山嶺的塊體上安排一段台階,台階的盡頭或隱入山形之中,象徵山徑的神秘幽遠;或引入山體的方形孔洞,引喻山道轉折進入新的時空之中,呈現山水自然中隱約存在的悠然怡人。這種情境,我認為這該是人類與自然最和諧的關係

  在以大自然為題材的創作表現中,如何在有限的立體空間裡,表現大自然的偉大壯麗與多彩幻化,是我在進行造形創作時,不斷思考的課題。因此,在作品表現的形態上,我常以自然景觀的一個片段做為描寫的主題,將其呈現在一方陶土之中,藉著這方陶土,寄託心中對自然的情感與關懷,並捕捉屬於自然的那份優雅與舒暢,讓自己能在日常生活的空間中,神遊大自然的無限景緻。也想藉作品的闡述,喚起大家對自然的關懷與熱愛,進而維護自然環境,以調和人類與自然的依存關係。而唯有與自然維持良好的依存關係,人類的生存權力才能得到最好的尊重。讓我們共同携手保護自然珍愛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