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號與發音

中原語文中心設立人 陳幼敏
   在四十餘年?授外籍人士中文及國人英文的生涯中,常聽到,因認知上發生偏差而產生的兩種錯誤說法:「我的英文發音不好,因為我們以前?的是萬國音標,而現在?的是K.K.音標。」「學習中文,注音符號,才是獲得標準發音的最佳選擇。」

   從教學經驗中,筆者深切地體會到,學習母語以外的任何語言(國人學習國語或其他方言,道理亦然。)發音的正確與否,並非決定於學習過程中所採用的拼音符號。因為,在學習者使用符號前,透過專業師資的「辨識訓練」(漢語拼音與注音符號:b=ㄅ / i=一 /an=ㄢ // bian=ㄅㄧㄢ=編。萬國音標與K.K.音標:i =? / e=ε/ei=e//in'vestigeit/=/?n'vεst?get/=investigate)後,則教學雙方應有的共識是,不同的拼音系統,只是以不同的符號標示相同的「音」,標音的準確度及其教學功能完全相同。因此。筆者認為,發音正確與否決定於以下幾項因素:一、 音感:接受新語音的靈敏度越高,正確性越大,反之則否。所以,我們常以「有語言天份」稱讚接受語言能力強的人,英文也有同樣的說法: "You have the ear for languages." 歌唱與戲劇,也基於同理,歌聲是否悅耳,完全看歌手掌握歌曲的音準如何,與採用五線譜或簡譜教學無關。有的確音感靈敏度高的京劇演員,沒有戲譜,只靠師傅 "口傳心授" 也能唱成名角。

例(一)、(排除有語言家庭背景者),數十位年齡、身處環境、家庭背景均無差異,以K.K.音標為其教學符號並在同一位老師教學下學習的國中學生,在一段時間後,其英語發音的準確度,卻出現相當大的個別差異。

例(二)、筆者在選拔華語師資的經驗中發現,年齡及教育背景,相仿,家庭背景(父母均為本省 籍)及身處環境(台灣)一樣,並以注音符號學習國語發音的國人,在說國語的準確度上, 也不盡相同。

例(三)、相同國籍的外國學生,在台灣跟隨同一位老師,以注音符號或漢語拼音學習中文,在發音上所呈現出來的效果,同樣地,也因人而異。

二、 母語的壓力:母語壓力深,新語音所受到的干擾大,母語壓力淺,則接受新語音的能力強。

例(一)、外籍學生說中文的困擾:日語的吐氣音不明顯,法語中沒有「ㄤ」,英語中沒有「ㄩ」。

例(二)、國人說英語的問題:中文沒有英語的 / e // n //e /...等音。

例(三)、本省人說國語的難處:閩南語中沒有「ㄈ」「ㄩ」「ㄦ」...等音。

   因此,外國人說中國話,國人說英語,閩南人說國語,均因母語壓力的障礙,有發音不準確的現象。否則,也不會有「廣東國語」,「上海國語」及「台灣國語」的說法了。其實,「音感的靈敏度」與「母語壓力的深淺」,這兩項先天條件,可以說是一體兩面,互為因果的。

三、環境的優劣:

例(一)、社會環境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數十年來,在面試外籍新生時,不乏這樣的實例:在台灣居住了若干年,雖然中文的聽、說已略具基礎,可是,因為完全沒有經過專業師資的指導與訓練,說的卻是一口標準的「台灣國語」。

例(二)、家庭環境所造成的正面影響:筆者的兩個女兒,均在台灣出生,並在此接受自小學至大學的教育,與其同儕所接觸的學校及社會環境完全一樣,可是,因有家庭環境把關,從小就說一口標準國語。

四、 師資及教學法:在教學中,符號只是師、生雙方一座暫時的橋樑,符號標示出來的也只是 「音的表象」,老師的口型、語音、語調才是學生直接模擬及模仿的對象。欲使學生透過模擬及模仿,獲得正確的發音,老師還須在教學過程中,以高度的熱忱及耐心,用標準的發音、悅耳動聽的語調、生動的體語及表情、活潑而有效的教學法,做大量的口語練習。如此,學生才能將認識符號的「知識」,轉換成實際的發標準音的「能力」。老師本身的發音不標準,教學法及態度有偏差,符號研究得再透徹,也無法收到教學效果。

例(一)、筆者的國中英文老師有很重的日語口音。高中時,第一次在班上朗讀英文,同學們的竊笑,使我羞愧得無地自容,後來經過高中老師及家教,在發音上嚴格的糾正及耐心的教導,才漸漸地脫離困境。

例(二)、注音符號教學與指導學生說標準國語脫節,使得大多數國人,學了ㄓ、ㄔ、ㄕ、ㄖ、 ㄦ及標示「輕聲」的符號,說國語時卻沒有「捲舌音」、「兒化韻」及「輕聲」。

例(三)、K.K.音標教學與指導學生說標準英語脫節,使得多數國人,學了/e/、/?/、/i/、/a/ 等符號,可是說英語時,卻在maintain, it, sleep, black, 這些字上,因口型不到位,而產生發音上的錯誤。

   每一套拼音符號均為創制者的智慧結晶,都應受到語言教學界的尊崇,其教學功能絕無優劣之分。洋腔十足的中國話,不標準的國語及英語,不能歸「罪」於「符號」,而字正腔圓的中國話,準確的國語及英語,同樣地,也不能歸「功」於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