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台灣 珍愛地球

雲林縣大埤鄉仁和國民小學教導主任 沈建志
   源於1970年的「世界地球日」,至今有四十年的歷史了,這場全球性的環保運動由蓋洛.尼爾森(Gaylord Nelson)和丹尼斯.海斯(Danes Hess)發起的環保抗爭,要求美國政府停止環境破壞,也是人類首次為保護地球而舉行的大規模社會運動。爾後,醞釀了聯合國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摩爾召開人類環境會議(United Nation Conference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發表人類環境宣言(Stockholm Declaration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訂立「世界環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
  
   每年的地球日(Earth Day)4月22日皆訂有不同的主題,1990年「資源回收」為主題;2000年以全球溫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與推動乾淨能源的環保教育與公民參與之重要性為主題;2010年國際主題為「綠世界」,台灣以「Go Green」為主題,並以「綠行動守護地球」為副標題,透過各種具體的綠行動、綠生活的方式來守護地球,寶貝我們台灣,並維護我們的健康與未來。

回顧2009環境重大事件:

一、冰原急速融解,馬爾地夫面臨淹沒滅國危機,島國台灣將有可能成
為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的第一批難民。
二、氣候暖化導致動植物行為異常。
三、八八水災顯示莫拉克颱風帶來的災情與衝擊,深刻感受到天然災害
的威力以及水土保持和守護家園環境的重要性。
四、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國際評比,台灣在二氧化碳排放量最
高的五十七國當中,減碳績效排名由29名降至第44名,顯示政府
與企業一面高喊節能減碳,卻一面致力於推動高耗能、高排碳產業
開發,令我們覺得錯亂及失望。
五、台灣戴奧辛毒鴨、焚化爐渣鉻米、中科四期開發案爭議,皆突顯出
環境汙染影響農業糧食安全問題。

  由孫大偉、陳文茜共同監製的《±2℃》是第一部描述全球暖化對台灣土地影響的紀錄片,提醒台灣民眾對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的危機。片名源自哥本哈根會議結論:未來人類的生存關鍵,必須將氣溫變化控制在關鍵的2℃之內;台灣處於國際關注焦點的邊緣,自身的問題僅能自己救自己,寶貝台灣吧!這片以台灣為場景的環境記錄片也希望能喚醒人們的環保意識;停止破壞土地生態、推動乾淨能源,能從自身開始「寶貝台灣、珍愛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