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之省思

雲林縣大埤國民小學主任 沈建生
   小時候住雲林縣虎尾鎮的糖廠宿舍區,也算是靠近鄉下,沒有豐裕的物質生活,一切因陋就簡,生活過的清苦,記憶中擁有的是青山綠水,藍天白雲。

  假日,從家裡出發,在糖廠火車站的柳樹下,尋找小洞,挖出洞裡還沒羽化的知了幼蟲,帶著小動物到糖廠公園,再灌兩隻蟋蟀,用瓶子裝著。沿虎尾溪鐵橋橋墩下到虎尾溪,清澈的溪裡,一個畚箕就可度過愉快的一天,那時虎尾溪清澈見底,溪裡有魚,撈魚是無上的樂趣,溪中的蜆,藏在沙裡到處都是。泥鰍、土虱、鰻魚、鱔魚、青蛙就在溪裡、岸邊或農田旁的水溝裡,大自然擁有多樣的生物。玩一玩再上來,步行到5公里外的爺爺家,沿途還可看到老鷹(黑鳶)在天空翱翔,向烏鶖丟石頭,引誘烏鶖追逐石頭,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高中、大學離鄉背井到台中讀書,只有假日回家才騎腳踏車到溪邊逛逛,這時候很多小動物都漸漸的少了,而自己年紀漸長也失去了部份的童心,不再貪玩。

  退伍後就業,曾經當了工廠的儲備幹部、組長、課長等,做的都是橡膠、塑膠有關的加工業,只覺得工作環境很糟。生產過程中產生很多的噪音、汙染、以及廢料等;心想應該對環境會產生很大的傷害吧!而在這不好的環境下工作並不是愉快的事。也因此在不願充當環境破壞者的情況下,轉行考師資班修教育學分當了小學教師,教自然課時讓我再重新的關懷這塊土地。有一次,自然課要上水生植物這單元,其中提到浮萍、水蘊藻等,這在記憶中是再多不過的東西了,猶記得小時候夏天在水邊洗腳還嫌浮萍沾滿腳討厭死了,而安慶圳中的水蘊藻、金魚藻多到可撈起來餵鴨子。於是騎機車到虎尾溪~記憶中的寶庫尋找,找了半天找不到,再擴大範圍找遍了虎尾也找不到想要的水生植物,這時才驚覺難道野外已經沒有適合的環境了嗎?

  因大學讀應用化學系,在國小曾擔任自然科輔導員(民國85-96年),使我投入更多的時間、金錢於自然這一區塊,我也更了解及關懷雲林的八色鳥,諸羅樹蛙等珍貴稀有及保育類動植物的種種,以及政客、財團利用各種手段來謀一己之私,無情的破壞大地而無一絲愧疚之心,還大言不慚說些經濟重於環保的話。

  當檢視生存的這塊土地,發現環境已有很大的變遷,農藥的濫用,使蛙類、螢火蟲等不起眼的小生物逐漸消失,砍伐原始林、荒野的減少,使野生動物失去躲藏的空間,為發展經濟填平了溼地,蓋起了樓房,更使水生動、植物漸漸絕跡。逐漸蠶食鯨吞的後果就是美麗自然的消失。金錢、土地可以因國家或個人際遇之不同而有不同的數量,環境是地球上每一個人都應該共同擁有的,不該在某一世代將它消耗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