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書之外

復旦中學教師 邱淑幸
  身為老師,天天教學生「尊師重道」,希望學生明白老師的用心良苦,尊敬師長,重視課業,所以,碰到孩子不讀書、只喜歡玩、懶散不負責任,以致成績落後的情形,忍不住就會指責,很少會冷靜去思考其落後的原因。其實,人的心是脆弱易受傷害的,當孩子小小的自尊心受到威脅,不想在人前丟臉,就會回嘴頂撞,形成叛逆;有的會因懼怕被當成傻瓜或受到忽視,而編造藉口,學會說謊逃避;因此,常會造成師生間的衝突與隔閡,而教學成效不彰。

  在過去,大人們有威權,認為「不打不成器」,孩子也受倫理道德規範,以「愛之深,責之切」、「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是磨練」來自我安慰與調適,所以,說教或高壓式的管教還行得通。但現在,科技、資訊日新月異,人心急速變化,人際間的倫理道德式微,我們必須隨時調整自己,開闊視野,才不致脫離現實,產生代溝。尤其是年輕一輩的人,渴望追求個人的特色與成長,若是大人們還固執己見,不願溝通協調,不僅我們感到焦躁,孩子也變得情緒低落,心生不滿。而且每個人有各自的喜好厭惡,貧富智愚也不相同,要懂得彼此尊重,互相包容,才能營造開明、輕鬆的氣氛,促進和諧。

   人生問題一籮筐,心思的偏執限制了自己的視野,也容易造成許多衝突與問題。「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曾經,我們是苦讀才贏得現在的身分職位的,理所當然地,我們也會要求孩子用功讀書,在成績上計較高下,而不自覺地忽略他們其他的興趣與特長,甚至剝奪他們的快樂與健康。科技先進、社會變革沒讓我們享受到快樂、安全的生活,反讓我們看盡人間無情的悲劇和冷漠,現實的混亂、無奈和危機,這是我們教育人員須反省改進的地方,才能正確引導學生開發善良本質和向上求進的力量。人權教育告訴我們每個人生命的尊嚴和價值都一樣,我們應調整價值思考方向,懷著愛心與體貼,給自己、也給別人足夠的尊重與自由,那麼生活才有快樂,社會才會祥和進步。

  教育不只重視學業上的精進,更要重視人格的培養及精神上的關懷與照顧。身為老師和家長,很重要的是協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價值,而勇敢的發揮,並用一種尊重生命的態度來聆聽他們真正的需要,而不是一廂情願的用主流價值,強權逼迫他們就範。在教養上,我們要以合理的期待與正向回饋來帶孩子,減少權威威脅,而多給予溫暖支持,人不可能不犯錯,更不可能沒有挫折,重要的是懂得修正而行,讓孩子學習如何以正向、積極的方式去因應挫折情境,尋求師長、同儕的支援與協助,以使自己能冷靜下來思考問題的根源和能力不足的地方,讓問題得以解決;我們也要尊重孩子在克服困難時的努力過程,協助挑戰挫折,接受並耐心等待其成長,讓他們相信自己有智慧與能量積極因應挫折與身心調適,我想這才是教育的重點。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除了認真教學、精進學生的課業外,若能更進一步照顧學生的尊嚴,引導他們珍視生命的價值,表現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有理想、有熱忱、有智慧、有愛心,這樣我們才能成為他們生命中的貴人,以此自勉並與大家互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