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口格:另類生活美學

中原大學工業工程學系榮譽教授 王晃三

楔子
你說: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
現在又冒出一個什麼「三口格」的新玩意兒!

我說:新鮮事兒常常有,說怪倒不特別怪。
「新瓶裝舊酒」不就是當代流行的新策略嗎?
所謂「三口格」,指的正是品格也。

你說:可是「品格」和「三口格」那來什麼關係?

我說:品字有三個嘴巴。所謂品格者,是「你」「我」「他」三口相約
形成的「品味格調」。也是實踐在職場、客廳、臥室
三個空間的生活美學。

品格:唾棄與復古

  在這個專事解構傳統,事事強調新潮的時代,要講「品格」這檔子事,是要有一點勇氣的。自從我們的社會解嚴以來,談品格和談道德一樣,常常要成為過街的老鼠──成為人人喊打的對象。
我想起民國七十年代末期,我們一群人結伴推動工程倫理,在大學工學院強調職業道德那一段時期,常被同事指指點點的那種不自在的感覺。

  我也想起有一年,在大學研訂「研究傑出教授遴選辦法」的討論過程中,有人建議加入「品格良好」的字詞時,遭到同僚大加撻伐的那一幕。

  「品格怎麼可能量化?一切不可量化的事物不就是白色恐怖的障眼法?」

  這不就反映了我們這個時代高等知識份子對品格的看法!

  大概就是「物極必反」的效應吧!這些年來,我們的社會經過傳統解構的陣痛之後,有一些「復古」的現象正在慢慢浮現,在民國八0年代初期左右,「工程倫理」早已被各大學所接受,並已經成為工學院普遍開授的課程。另一方面,有關「品格」的書籍開始在書店書架上有增無減,更妙的是,有一個「培基文教基金會」專以推動品格教育為職志,在北中南各地開授「家庭品格教育」課程連連爆滿,以企業主管為主要對象的「品格第一企管研討會」也是一個相當叫座的研習課程。台灣永光化學公司參加研習的主管數以百計,其他參與的大型公司所在多有。

  「品格」這玩意兒也加入復古風潮,這不是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嗎?
  
「品格」一定惹人厭嗎?

  說來好笑,雖然有些知識份子對於「品格」嗤之以鼻,可是在一些情況,若是有人真正實踐品格,到也還可以贏得喝采。

  我想起發生在中原大學城的真實故事。

  在民國七十年代中期,在中原大學校門口附近中原國小預定地,由於建校無期,長久以來雜草叢生。中壢市公所就把它租給廠商作為廢五金存放場,起先只有幾卡車的廢五金進出,沒過多久,竟變成一個規模龐大的廢五金堆放空間。不僅此也,住在裡面的人家,竟在那個四週大樓環讓的場地燃燒處理這些廢五金。廢氣汙染社區之外,卡車進出也嚴重影響兒童行人安全,居民普遍感受到生命與健康的威脅,卻少有人採取行動。

  可是,有兩位任職中山科學研究院的年青人不願意忍受這種生活環境,他們做了不同的選擇,他們一次又一次的造訪商家,他們得到的反應是一個又一個置之不理,他們向警察和環保單位反應,結果也是如此。雖然這樣,他們並沒有放棄。他們連絡鄰居,動員社區的力量,經過長期努力的結果,終於迫使警察單位下定決心動用公權力遷除這個廢五金存放場,可是,他們也為此付上不小的代價。這兩個年青家庭都面臨黑道登門恐嚇,被要求停止活動,否則準備好接受不利的結果,因而不得不暫時走避。
所幸,一位鄰居得知此事,繼續出面,直到拆除行動得以順利完成。此外,在那風聲鶴唳的氣氛中,他還親自造訪廢五金人家,得知那是個極為貧苦的弱勢家庭。除了燃燒廢五金之外,別無謀生的能力,他除了動之以情,訴之以理,說服他們也當想想自己的孩子長期暴露在廢氣之中對健康的害處,也設法協助他們尋找資源安頓未來的生活。

  由於前面兩個人的長期努力,再加上第三個人臨門一腳。廢五金存放場得以順利撤離。幾年之後,現今美侖美奐的中原國小終於得以興建完成,成為社區裡的新地標。

  在這個真實故事裡,有人見義勇為,視維護社區環境生態為己任,有人不顧危險深入虎穴,發揮「憐憫」的心腸,設身處地,協助當事人。他們的所作所為,充分的展現了「見義勇為」「憐憫」「服務助人」的品格。我在想,若不是有些無名英雄默默的實踐了這方面的品格美德,我們的社會還會保有這起碼的生活秩序嗎?

  展望我們當今的社會,亂象有增無減。很多人高喊「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之際,可是仍有人說:「我不反對大家講品格,只要你不強求我照做」品格與道德,仍然得到社會的接納,大概正就是其中一個理由吧!

講「誠實」還能生存嗎?

  沒有多久以前,我在「人生哲學」的課堂裡,和同學們談到誠實和圓融並不衝突,他們的眼睛一個一個睜得好大,他們不能了解為什麼「誠實乃為上策」(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

  他們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他們所看到的是,當一個人堅持「誠實」這個品格時,他也同時必需要付上代價---包括金錢的損失,關係的傷害,以及機會的錯失等等。

  就在那段時間,內人連紫微在餐桌上告訴我一個在她的班上的真實故事。有一位同學上台報告「打工經驗談」時,侃侃而談的追述去年暑假,他如何在新竹尋找打工機會的舊事。

  他姐姐住在新竹科學園區附近,有一家「卡拉OK」徵求「公關」的廣告要求必需要英語流利,以便接待外籍客人。為了爭取這個「事少錢多離家近」的職位,他顧不得自己是管理學院的學生,謊稱是×大應用外語系的學生,加上僑生身份使他英語無礙,倒也讓他取得這個賺取學費的打工好機會。

  話說暑期結束,新學期又要開始,他必需離開新竹回到學校,因此不得不辭掉這個工作,由於,他不方便據實以告,便告訴老闆說家裡有事不得不回去僑居地,也獲得了老闆的同意。

  話說一年又過去了,暑假再次來到,他很想重回這個好工作,於是又找上這家KTV,面對老闆一臉驚訝時,他告訴老闆說:「我在僑居地的事情已經處理好了,所以...」。

  他就是這樣志得意滿的告訴同學們:「若不是說了謊,我怎能找到工作,誰說看情況說點謊也什麼關係」,而且還在同學的掌聲中下台。

  內人連紫微接著告訴我,她在這樣的氣氛中做了一件很不得已的事,她對著班上同學說:「這位同學說得對,撒個小謊讓他賺到學費,可是他並沒有看見他損失了多少?在我心目中,他原是一個忠厚可愛的男孩,如今我已經很難再相信他所說的話,很難不打個折扣。他賺到金錢,卻失去了我們對他的信賴。」

  「誠實」這個品格所以常常被人保留,就因為誠實需要付上代價,很多人看到堅守誠實會傷害圓融,卻沒有看到「誠實贏得信任,而信任堅固關係」的效益。在這個「誠實」逐漸成為稀有物質的時代,當今企業機構所急著要找的卻正是這種人呢!

三口之格:品格怎會是生活美學

  長久以來,品格和道德被綁在一起,被人撻伐,大概因為這些都是我們在小學、中學時代「生活倫理」、「公民」課程的主題,而在那個成長中的歲月中,那些課程是被定位為只有乖乖牌的同學才會乖乖的聽的課。大概就因為如此,想起品格這回事,我們不免會有「我做得勉強」「你受到傷害」「他皺眉頭」的聯想,我們在中小學學到的那些品格不就是這樣嗎?

  既然這樣,你說:品格怎會是生活美學?

  我最近換了一個全新的PDA,廠商附送了一個共享軟體(Share Ware),依照通常的習慣,使用者可以免費使用這個共享軟體。但是軟體製作者也提供一個付費註冊的機制,方便使用完整的功能,在這個軟體的說明文字中,我讀到這麼一段話:「After you register... , you will feel better.」

  〝Feel better〞在我們的語言中,最貼切的說法應該是「心安理得」

  我就在這裡找到了答案,講究品格即使需要付上代價,即使吃了眼前的虧,它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好處:是我們可以「心安理得」。

  所謂「心安理得」就是當新聞媒體又揭發一個新的弊案時,你我仍然可以安然睡覺。「心安理得」就是有人因為你我的業務而受傷喪命,而我們可以無愧於心。「心安理得」就是外面在訪查非法使用軟體時,我們可以坦然面對。

  在我看來,「心安理得」是講究品格最重要的理由,更何況,講究品格,使我們也可以很驕傲的對著兒孫說道:「那是因為當年你的阿公(嬤)的堅持與投入的結果」

  就因為這些坦然與愉悅,我說品格是一種生活美學。

  品格不是那種只能看看玩玩,只能說說聽聽的生活美學,品格乃是可以在「工作職場」,「在客廳生活空間」以及在「獨處內室」具體實踐的生活型態。品格不是那種「我做來勉強」「你總是受到傷害」「他老是皺眉頭」的禁忌規範,而是那種「你」「我」「他」三口同聲說讚的好品味好格調。

  所以我說:品格是一種另類生活美學。不是嗎?
  
  本文曾發表於公訓報導(民91/6 pp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