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的權利─家長參與

雲林縣古坑鄉樟湖國小校長 廖宏彬

  本文的結構從現代人權中新興的一種權利家長參與之歷史脈絡開始談起,進而討論家長參與的定義與家長參與的可能優缺點,最後論及現今家長與學校合作的重點方向。

一、家長參與的歷史發展

  1960年起,美國陸續推行「補償教育方案(Compensatory Program)」、「提早入學方案(Head Start Program)」、「接續方案(Follow Through Program)」作為家長參與的主要管道,使得美國民眾已漸漸察覺家長參與的重要性,家長參與的觀念逐漸為美國人所接受。到了1982年美國聯邦教育部,提出藍帶學校計畫(Blue Ribbon Schools Program),甚至將家長參與成果併入評選指標,表揚在領導、課程、教學、學生成就和家長參與具有傑出表現的學校。

  1967年英國「布勞頓報告」提出一個觀念:「家庭與學校的結合,是促進教育進步的基本因素」,家長參與的理念更逐漸展開。

  就台灣來說,從「四一○教育改造行動」、「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的成立等一連串教改呼聲響起之後,家長參與學校事務已形成趨勢。這點已和臺灣過去對所謂家長參與等同於參與家長會的觀念已大為迥異。

二、家長參與的定義

  parent participation 和 parent involvement同樣是譯為「家長參與」,但意義不同:前者偏向家長有助於學生學習層面的參與;後者是偏向家長對學校行政上的參與(張善楠、王振興,1995)。

  最狹義的家長參與是參與特定活動或參與學校校務決策才是家長參與;但最廣義的家長參與則是包括家庭教育在內,即是在子女教育過程中,參與一切相關的教育活動都算是「家長參與」(吳璧如,1999)。至於林俊瑩(2006)分析各家定義後,排除家庭教育,說明所謂家長參與是家長基於各人能力與自願,以不同方式與學校合作,在子女教育過程中共同參與。

  就本人理念來說,家庭教育或是所謂親職教育仍是和學校教育不可割裂的。採廣義的家長參與定義仍是較為務實的做法。

三、家長參與的疑慮

  林榮祥等人曾分析家長參與學校事務的優缺點。在優點方面有:1.促進學校與家長間之優質關係2.家庭與學校價值得以銜接3.提昇教育品質4.增進家長責任感。至於在缺點方面有三:1.有干涉學校行政與教學的可能2.有特權介入學校事務的可能3.家長會未能發揮功效。

  林明地教授(1998)利用調查研究法與內容分析法,分析313位公私立國民中小學校長在「您對家長參與學校活動或校務的整體看法如何?」對此問題的意見。結果顯示公私立國民中小學校長對家長參與學校活動與校務的整體意見,是傾向於「有條件支持」的態度。

  可見由於過去部份的不好經驗,的確會讓學校對家長參與產生疑慮與戒心。將來若要去除學校與家長間的過份疑慮,關鍵就在於雙向溝通與信任感的建立。

四、現今家長與學校合作的重點

  依本人研究觀察,現今家長參與,也就是家長與學校合作的重點,主要有如下三個方向:第一、強化父母與教師對小孩的教養效能;第二、力促臺灣教育政策力促社會多元發展活絡通路。第三、共同研究教育趨勢新知。

(一)首先,談談如何強化父母與教師對小孩的教養效能

  依個人教學與研究經驗,可發現父母與教師對孩子的教養問題,有四種問題類型,只要改善這四個問題,就可以提升管教的效能:

1、捨不得讓小孩做家事(或根本沒有指導他們做勞務的習慣)

  學校生活教育的理念,應力求和家長溝通生活教育上,從小讓孩子養成做家事的習慣:也就是習勞。人的能力,就在勞動中成長。

2、親子間與師生間缺乏約定的默契機制

  同理大人對欲望也是難以控制,何況是小孩,但與其高壓控制,不如建立親子間的約定默契,也許約定是相互妥協的結果,但彼此尊重約定是信任感的基礎。

3、因為寵(太順)而造成小孩挫折忍受力低

  很多小孩自小就懂得「以小馭大」的道理,讓父母疲於奔命滿足小孩自己的欲望。小孩想要糖(或玩具),父母就買給他,不依,小孩就哭,為了止啼,大人只好滿足小孩。這樣成長的小孩,完全無法忍受「得不到」的感覺,甚至於連「延宕滿足」都不願意,最好都要立即得到滿足。

  如此惡性循環,長大之後,欲望越來越大,不依順孩子,孩子就生氣,最後變成主導權都在小孩身上。而家庭以外的社會關係,是不可能盡如人意的,這樣的小孩在社會上一旦遇挫折就會用自暴自棄來防衛自己。

4、沒有觀察到小孩的需求而適時予以鼓勵

  人的需求是多樣的,有需求有匱乏,父母與師長就有施力點,藉著這施力點,可以讓小孩得到成長。一個完全沒有需求的小孩,拿什麼鼓勵他?一旦沒有需求就完全沒有動力。

  身為父母與老師,都需要體認到每個人都需要鼓勵與得到肯定。每一個人都是努力在盡力維持著「自我形象」,表現出很好的樣子。讓父母師長覺得自己很好很棒的樣子。

  有效能的父母與老師,關鍵在於觀察到小孩的需求,用鼓勵的技巧來引導他肯定自我與成為更棒。一旦他知覺到他做任何事都是被「嫌」的,得不到肯定,他就學習到「放棄」,放棄成為更棒的小孩。一般人有個迷思:小孩(學生)他表現那麼「爛」,有什麼好鼓勵的?殊不知懶得觀察,發掘出優點予以鼓勵,就等於在逼小孩學習放棄,停止任何想表現好的念頭。

  身為父母與師長不能以偏蓋全,不能只因小孩課業不交、生活散漫、舉止缺乏禮儀...等缺點、就全然否定小孩的一切表現。

(二)、力促臺灣教育政策力促社會多元發展活絡通路

  李豔秋認為親子間衝突百分之80是為成績 (聯合報96.12.2 C3教育版),她認為臺灣的教育政策應朝向臺灣成為通路來培養人才,讓能力可以多元發展。

  社會越多通路,學校學生的多元能力才能得到父母、師長們支持。當年她認為台灣教育環境缺乏讓小孩多元發展的機會,所以決定將小孩送往美國。李豔秋的心聲,其實正是許多臺灣父母的心聲。台灣的各家長協會應力促教育政策上,朝向引導教育環境發展出社會多元發展的通路,讓多元的能力學生有不同的人生舞台。

(三)、共同研討教育趨勢與新知

  到今天為止,雖然臺灣社會還是智育掛帥,但是已有越來越多的事實顯示,光有文憑沒有能力,將來也無法在社會上與人競爭。

  「Cheers雜誌」針對一千大企業人事主管進行問卷調查雜誌並強調,「文憑」不是決定一個人未來在職場勝出的唯一因素,它可能讓你取得比較好的出發位置,但最終決定一個人成就高低的關鍵,依然是「態度」、「視野」、「學習力」三大學分。這現象不獨臺灣如此,事實上它是全球化的。

  早在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於1998年「國際教育會議」提出「學習的四大支柱」能力,認為它們是學生通向未來的關鍵能力;這四大關鍵能力中,學習自我實現的能力攸關「生活態度」;學習與人相處的能力攸關「人生視野」;學習知的能力、學習動手做的能力攸關「學習力」。

五、代結語

  樟湖國小發展出的學校課程,以四大關鍵能力哲學理念,來形塑為校園課程文化,是是基於教育專業對社會脈動的研究,這是理論的層面;在實務的層面,是要觀察學校內學生問題與社區特性來設計系統化課程,藉由在地素材充實課程內涵,在養成學生四大關鍵能力的同時,同時朝向解決學生問題而努力。整個教育過程學校充分社區教育資源,與社區家長互動頻繁,從理念溝通到學校課程參與,家長參與都功不可沒。

六、文獻探討

林明地(1998)。家長參與學校活動與校務:台灣省公私立國民中小學校長的看法分析,教育政策論壇,1:2,pp155-184。

林俊瑩 (2006)。國小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期望、參與學校教育態度及參與行為的關聯性。教育政策論壇,第九卷第一期:177~210。

林榮祥、張嘉亨、宋鴻洲、黃朝華(?)。家長參與學校事務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學生報告。

吳璧如(1999)。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原理分析。中學教育學報,6:69~105。
張善楠、王振興(1995)。學校自主與家長參與-台東縣小學教師對「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工作」的態度調查。發表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主辦之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國際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