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品德教育與環境保護

台中市議員 陳清景

壹、 前言

  近代法治理念講「人權」,不僅要打破我群的自我設限藩籬,更要打破不平等的社會關係,將個人從社會的「身份」中解放出,相互立於平等的地位。在人權教育的過程中,除了要認識基本的權利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檢視社會上違反人類尊嚴、平等與正義的問題,並進而採取行動,去排除這些妨礙人權發展的因素。使社會邁向更美好,提昇生活的層次。

  而人類已察覺二氧化碳排放過多所造成的溫室效應會毀掉人類,但自從察覺發展到制定碳權,到如今,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未曾減少過。

貳、 落實尊重人權,愛護地球,促進世界和平(政見):

1強化守望相助組織與警力巡守,防治犯罪,加強警力裝備,提高警察福利。
2寬列文教經費,將國民中小學教育設施現代化,充裕體育經費,培植優秀運動人才,推動各項民俗藝文活動,正視學校倫理教育,補助低收入戶子女,以較低優惠或免費享有營養午餐。
3強化勞工就業機會與福利,促進勞資和諧,降低失業率,免費培訓第二專長。
4督促環保單位,加強台中市容環保,使台中市成為乾淨、美麗的城市。
5重新評估交通號誌系統,增設替代道路標示,增開公車路線,加強便民措施。
6落實無障礙空間,寬列廣設身心障礙設施的福利,保障工作機會、關懷與輔導。
7督促市政措施效率化、廉能制度化,加強便民利民措施,推動設置路燈、路面、排水等小型工程立即處理及追蹤考核。
8爭取最優專條件改建眷村,並建設多元化公共設施,綠化供市民休憩與運動,並提供停車使用。
9解除後期發展區土地限制及放寬容積率限制,並督促儘速完成重劃區工程與建設。
10健全社會福利制度,重視老人幼兒福利措施及保障婦女同胞權益,推動和諧美滿家庭運動。

參、法治與人權
一、法治教育對孩子人生的影響。雖然沒有標準答案,但有時可以隱隱看見規則,孩子們從中學到的,印象才會深刻:
  (1)沒有標準答案就是允許「個別差異」,允許建立「自我」,孩子才會有「自我」,長大也比較能夠「容忍異己(不同的聲音)」,這就是「民主」素養,孩子們也會有比較好的「群己關係」,因為能夠接納與自己不一樣的人。
(2)但是沒有標準答案不是「散漫」,因為當中還是有許多思考的「基礎」,那就「權威、隱私、責任、正義」來論述,所以「多元發展」不是「放任」與「散漫」,這當中仍然有「核心價值」,可以說是「亂中有序」。

二、法治教育的目標
培養能承擔責任的理想公民。理想公民的條件及資質:
(1)能理解到日常生活中許多場合與法(律)有所關連,意識到法律的存在,反省法律是否需要存在。
(2)瞭解法律制度,權利義務關係:權力分立制度等。
(3)對法律的運作(過程)有所瞭解:法的制定、法的適用與紛爭解決。
(4)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使法律發生作用的能力及加以批判的能力:搜集資訊,表達意見。
(5)認識法律的基本原理與原則,並據以採取行動:對正義的思考與實踐。

肆、環境保護

  國際間有京都議定書作為碳減量的目標依據,幾乎所有國家都共同簽署了這份合約;台灣卻因國際地位特殊未能成為締約國之一。

  雖然無法成為京都議定書的締約國,環保署仍為此訂定「溫室氣體減量法」,對外宣示我國願意善盡共同保護地球環境的責任,同時也讓國內推動溫室氣體減量時有法源依據。「溫室氣體減量法」特別鼓勵產業登錄、以便掌握產業溫室氣體排放情形,並設立檢驗標準,在法律基礎上,建構未來溫室氣體的減量策略。

  隨處可行的減碳行動:減輕人類對環境的危害,應從食衣住行育樂中做好環保,以及加強取締大量排放廢氣的單位和汽車,要求加裝防制污染的設備;如汽車加裝觸媒轉化器,使用無鉛汽油,可減少空氣污染,更可減少酸雨的產生。

伍、結論:

  我們的下一代需要什麼;觀念正確、瞭解重要性、作法就有無限的可能性;不是「法條」,是「觀念」;不是「記憶」,是「思考」;不是「宣講」,是「討論」。不論品格教育、人權教育、公民教育或法治教育都應該落實在生活中,藉由討論幫助孩子建立信念,才是成功的教育方式,台灣的希望與競爭力核心就在「法治教育向下紮根」!

  環境污染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我們應從最迫在眉睫的垃圾分類、資源回收、資源再利用、能源節約、家庭毒性物質處理、空氣污染......做起。從日常的食、衣、住、行、育、樂將環保納為生活的一部分,身體力行,才可能保有一塊淨土,迎向台灣的春天。

參考文獻:
2008-06-27
人權法治及品德教育之趨勢與實踐 黃旭田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