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亞方舟的航行日記終篇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副教授 張振亮

  二十一世紀人類所最「不願面對的真相」便是環境的議題,當全球暖化、生態浩劫等危機四伏之際,我們卻無所遁逃於這個生於斯、長於斯的地球家園。老子道德經載:「民不畏威,則大威至」,今日以人類的科技能力,無庸置疑地我們幾乎可以達到為所欲為的地步,然而肆無忌憚地過度開發與超限利用,所換得的竟是環境的無情地反撲,甚至傳遞了玉石俱焚的警訊:2004年12月印尼九級地震所引發的海嘯造成20多萬人死亡或失?,2005年8月五級颶風卡崔娜(Katrina)侵襲美國東南部灣區造成百年來最大的傷害和約3000億美元的損失,2009年8月莫拉克(Morakot)颱風夾帶著大於2000年重現期的歷史雨量在台灣南部造成重大災情,2010年1月海地發生7.0的地震估計有多達22萬人死亡,這一連串大自然的怒吼真否預告2012年世界末日的到來?

  其實所謂地震、山崩、土石流、旱潦之情,從盤古初闢之際便已存在,這些自然現象(Phenomenon of Nature)正如同滄海桑田一樣都是環境變遷(Evolution)的片段插曲,然而為何我們卻用「自然災害」(Nature Disaster)或環境災害稱之呢?原因正是因為這些現象產生的後果,會對人類的生命財產和社會活動造成危害;換言之,人類把這些會威脅到人類生存的變異稱為「災難」。所以追本溯源,這些都是「人」所觸發的問題,特別是一群人的感受、反應和經歷,往往成為關注的焦點,這便形成所謂的「社會問題」。不同於往昔的是,今日許多的環境災害卻常是人類主動釀成的,例如在環境敏感地區(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Area)所進行的不當開發,或是大量使用石化燃料造成的溫室效應及全球暖化危機等。環視全球,亞馬遜流域的森林砍伐使熱帶雨林正以每秒鐘減少2公頃的速度在消失中,而工業化和人口膨脹亦使全球500條主要河流中至少有一半已嚴重枯竭或被污染,2010年5月美國墨西哥灣發生歷史上最嚴重的漏油事故,約有1800萬至4000萬加崙的原油洩至海洋,給當地環境和生態系統帶來空前災難;全球來自燃燒煤、石油與天然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0到2008年期間增長29%,美國能源資訊局(EIA)進一步預估二氧化碳排放會由2007年的297億公噸增加至2035年的424億公噸(增加43%),使得地球平均氣溫可能在本世紀升高多達攝氏7度。這些人禍讓地球之肺千穿百孔,使地球的血液(水資源)污淤垢穢,更導致地球發燒不退,形如槁木死灰、命已危在旦夕。聯合國「氣候變遷小組」(IPCC) 2007年3月便明確宣布,全球氣候變遷問題的嚴重程度「無庸置疑」(unequivocal),而罪魁禍首就是人類活動帶來的石化燃料廢氣,IPCC更提出警告全球溫度如果超過攝氏 2 度,到了 2050 年,至少有 20 億人缺水,30%的世界物種滅絕。換言之,人類開發行為不僅引發了天然災害的產生或加劇,也直接或間接地造成許多人類生命與財產損失;「天災人禍」實已糾結合一並因果相隨地困擾現代人類的文明。

  我們是咎取自亡的元凶罪魁與毀滅地球的劊子手?當氣溫升3度,全球變暖趨勢將徹底失控、亞馬遜熱帶雨林變成荒漠、低海拔地區被海水淹沒。氣溫升5度,兩極不再有冰雪、海洋大量物種滅絕、大規模海嘯會不時襲擊沿海地區,地球面臨徹底的災難。氣溫升6度,地球上95%的物種將要消失,人類將步入恐龍的後塵。而當世界逐漸走向衰亡的倒數計時,萬物之靈的我們是否建造好遠離地球的諾亞方舟(Noah's Ark)?我們準備好選定何種物種與人類相伴並設定座標航向何方了嗎?「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我們實無須逃亡、不必顛沛流離,因為這裡就是我們的家園,因緣際會的偶然讓我們人類與這些紛紜的生物,一起同乘在這艘名為地球的船艙之上,一起在銀河的時空裡擺渡遨遊,所以我們和周遭的各生物群體是惺惺相惜、相互扶持的,我們堅信維持生物多樣性是建立地球健康的空間環境和建構人類社會和諧的基礎,放棄貪婪自私的行為才是地球公民的成熟內涵。所以人類的理性覺醒是自救的第一步,體認與環境和諧共生和推動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方能防範與生態環境同歸於盡的悲劇發生;易言之,思考並發展對環境的態度與評價、技能和行為將是本世紀人類最重要的課題之一,如何審慎進行環境開發和資源擷取以造就地盡其利、物盡其用的「全贏」格局也順勢成為當前世界的主流思潮。因此,為善盡身為地球一份子的責任,在世界公民人權高峰會上,我們希望在此跟相依相伴、共存共榮的周遭生物一起為世界發聲:讓我們一起守護家園,為更美好的明天一起奮鬥。

  面對黑影幢幢、危機險阻的環境橫逆節節近逼,請讓我們謹慎掌穩舵,緩緩地「停、看、聽」,大家一起前瞻後望、左顧右盼,協助地球號這艘諾亞方舟駛離這些危險的暗礁和漩渦,當風暴散去、雨過天晴時,方舟的航行日記將會在全體的歡呼和掌聲中劃下這段美麗的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