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的責任

國立中央大學企管系四年級大學生 陳美婷

  從1997年12月11日簽訂的京都協議書開始,環保意識漸漸的受到重視。京都協議書討論的是全球暖化的議題,而全球暖化主要來自於二氧化碳以及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當地球的溫度越來越高,全球氣候漸漸出現異常的現象。根據報導指出,全球暖化將導致威力強大的暴風雨和旱災,同時,冰河融化也將導致海平線上升,並且帶來傳染病傳播的危險。

  為了追求更便利更美好的生活,我們不斷的破壞大自然,現在,我們的確過得比以往要來的舒適、便利,但回頭看看我們的世界,充斥著空氣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物種絕種等等各式各樣的問題,我們所建造的真的是一個好的生活環境嗎?近年來,我漸漸感受到大自然不甘心就這樣被破壞的強大反擊,譬如:去年八月八日席捲台灣的莫拉克颱風。透過電視新聞的播放,看著南台灣被雨水吞噬,看著逃竄的人們,看著一個又一個不知所措的臉龐,求救哭喊的眼淚,硬生生倒塌的飯店,甚至是幾乎整個消失不見的小林村,心裡所受到的衝擊是沒有辦法用文字描述的。那是一種深沉的悲痛,我們就這樣無能為力的看著它發生。若放眼全球,天災更是多不勝數。氣候的異常,讓四季的界線逐漸模糊,它正在向我們反撲。

  在這個環境趨勢影響之下,人們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而各大企業也漸漸的提倡企業社會責任,重視環境保護議題,「綠色」這兩個字在當今的世界中越來越普及化,而為了保護環境,許多新技術的發展開始朝向綠色、環保、節能、省碳等等方向前進,政府也開始對此訂立一些補助條款幫助企業轉型。現在,企業社會責任漸漸影響一個企業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也間接影響該企業未來的發展,面對大自然環境的改變,我覺得我必須要了解怎麼做才可以盡自己的一份力量來保護環境,在鎖定自己想要進入的產業之後,要了解該產業在企業社會責任的這一個區塊裡面做了哪些努力,有哪一些因應而生的東西,這些努力和因應而生的東西需要有哪方面的能力來勝任、完成。

  然而,當我開始思考自己未來想要走的路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其實不清楚應該往哪個方向走,現今在腦中盤旋的不外乎就是本科系可能可以進入的相關產業或者職務,譬如:服務業、金融業、行政總務面、企劃業務面,又或者是企業需要的是一個怎樣的人才,譬如:能夠快速適應環境,有創意,有自信,有熱情的人,負責任等等。老實說,在這個迴圈的思考之下,只有迷失跟慌亂,而環境保護、企業社會責任,甚至對於以後的影響都是我在寫這份報告之前所沒有想過的問題。我或許知道也意識到了現在環境的急速轉變,但我平日所做的,不過就是減少開冷氣的次數,沒有用電腦就關機,攜帶環保餐具出門,減少使用塑膠購物袋,盡量購買不會造成環境污染的產品等等。

  對於未來,我想除了繼續盡自己微薄的力量之外,我也該想想企業社會責任這一個區塊了,進入這個產業可以怎麼提昇公司的這個部份,間接強化公司在大家心目中的印象,也幫助保護這個世界等等,畢竟這是未來一個非常大的趨勢,每一個企業都需要走向這一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