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成功案例的關鍵思維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吳沛瀅

前言

  近年來,紐約時報記者佛里曼在其著作《世界是平的》中,提出全球化的概念,議題廣泛受到討論,不可忽視的是,數位科技加上全球化,「速度」,確實讓生活帶來改變。企業跨越國家疆界的藩籬,快速的擴展,也面臨了在不同的地區與國度,最初讓企業成功的「秘方」,在文化差異產生時是否仍舊是讓其屹立不搖的靈藥?

  對於多數企業家、創業者來說,擴大企業版圖並創造經營典範是眾所希冀的夢想。成功達陣的手段五花八門,可以是在突破重圍的先驅,運用知識創造獨佔的服務;也可以是合縱連橫,以資源網絡擴大帝國版圖;更可能是默默耕耘等待水到渠成,成功降臨。即使成功是眾企業所嚮往,但事實證明並不容易,並非每個企業都能叩關成功,也並非每個品牌塑造都為人所認同,更非每個產品或服務都讓人買單。

  不論是眾人目睹的跨國連鎖企業成功案例,如:麥當勞、可口可樂、LV、豐田汽車、IBM等等,龐大的企業版圖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或是讓各國企業前往取經,希望一探其中奧秘,吸收經驗的在地企業經營,如:泰國文化創意產業、韓國影視產業、芬蘭教育制度等等。從品牌識別到產品服務、從管理模式到標準作業流程、企業文化到成功秘訣,皆獲得學者或是仿效者的好奇,進而發掘、研究,嘗試理解在全球化無遠弗屆影響下,跨國品牌或在地經營,為何成功?如何成功?而且免於陷入尾大不掉的泥淖,或是無法在全球化競爭下存活。

  創業家前往成功的道路上,有許多途徑可選擇,其中一項是 - 向成功者靠攏。許多創業家認為是比較「保險」的選擇,因為原生案例已經成功在前,「跟著成功者,不會錯」,這樣的念頭,讓許多創業者追隨成功者的腳步,不少人希望透過這樣的過程,減少創業途中的失敗機率與降低風險,也期待成功能夠早日來臨。但成功的關鍵要素僅與經營的「模式」相關?或是在其後還有「另一種模式」?

問題一:企業的「完全複製」(包含品牌、含標準作業程序、製程等)存有什麼樣的風險?而對於全球又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全球化下,資本、人才、訊息、物品,更加快速流通。成功案例的經營故事與背景也更容易被傳播,嚮往成功的創業家們,被刺激的頻率愈加頻繁,也更希望複製他人的成功經驗。加盟是複製的選項之一,在國內外行之有年,經營項目包羅萬象,遍及飲食、飲品、生活百貨、書店、量販店..等,不勝枚舉。當創業者選擇加盟,付出一筆加盟金,從形象識別、店頭裝潢、生財器具、進料備料、人員訓練、標準作業流程等等,似乎就從一個百寶袋中一一跳出,加盟,對於原生企業來說,除了是一種擴展版圖的形式,加盟金的付出,更是一種品牌認同;而對於移植者來說,加盟成為一種成功的保障,降低了創業初期的摸索階段可能投入的成本。

  一部由導演Alejandro Gonzalez Inarritu所執導的影片--《Babel》(原意巴別塔,中譯片名為「火線交錯」)曾經嘗試詮釋了一個聖經故事:

  一群人類想要蓋一座通往上天的塔,以證明人類的無所不能,上天知道後,便將這些人類分送於世界各地,分化人類們的語言,於是這些人類們無法交流,最後築塔的夢想成為幻影,而人類們也從此不再溝通、交談與傾聽...從此分散各地。

  每個國家、每個地區,甚至於一巷之隔,在文化背景、風土輿情、價值觀念、社區成員等等,無論如何相似,也不可能相同;或許曾經相同,也不代表現在相似。

  成功的關鍵要素,變項多如牛毛,完全複製原生企業,看似已經跨出了邁向成功的腳步,但卻可能陣前敗北。有人歸因於區位(地段)、或成員(人員訓練)、管理風格、市場佔有率等等因素。但不能否認的是,對於創業者來說,創業的風險依舊存在,完全複製並不代表通往成功的康莊大道;而對於積極擴張版圖的原生企業來說,全球化加速的版圖擴張的速度,先占也不代表先贏,跨國企業的品牌競爭在全球化推波助瀾下,更形激烈。

問題二:在選擇「部分複製」的產業或服務(產品)中,經營上又存有什麼樣的風險?

  創新的概念被應用在各個領域,創造出「與他人不同」的服務,以作為個人風格的樹立與產品區隔。營利事業要創新產品,非營利事業同樣也需要創新服務。選擇部分複製的創業家,追求在同(服務)中求異(區隔),在異(地區)中求同(成功)。

  創業家經過思考,選擇了修正路線,在移植成功的過程中,加入了「在地化」的創新,以部分複製的方式,調整了服務內涵或是增加了因地制宜的作法。但在「去蕪存菁」的過程中,哪些企業元素要被保留,而那些應該篩除?哪些需要檢視,哪些又需要被修正?

  如果原生企業最核心的企業文化,在經過檢視之後,成為應該要被篩去的「蕪」,如:在素食社區中的炸雞店,要改賣炸素雞嗎?或是原本只是附加服務,反客為主成為了「菁」-- 核心商品,如:紅茶成了牛排店的招牌商品。在這樣的修正之下,與「正宗」的原生企業產生了極大差異,對於品牌塑造的一致性與一體性,產生了衝擊。創業家或許會開始思考,如何透過去蕪存菁的結果創造更多的利潤,那與自行創業又有何不同?為何還需要複製他人的成功?

問題三:在「完全複製」與「部分複製」兩者間,是否有其他的創新方案可供選擇?外來文化或企業/服務在地經營時?應存有何種創新態度或應用創意手段?

  創業家在硬體(品牌形象識別、包裝、產品),與軟體(服務內涵、人員、企業文化)的抉擇之間,不論是選擇全然信任的「完全複製」或是採取修正的「部分複製」的途徑。其中變項繁多、變化莫測,但不變的,是求取經營成功,具體實踐信念的滿足。錯綜複雜、變化萬千的市場,以及如影隨形的風險與危機,或許是讓許多人對於「創業」卻步的因素之一;既不能夠完全相信成功品牌的光環,也沒有一定成功的保證。但,仍舊有許多創業家,願意投入,願意嘗試,為什麼?

  「完全複製」與「部分複製」間,看似都與直接創業無關,但其中仍舊存有程度上的不同,部分複製包含了「修正」。一個品牌或是商品要在全球發散,面臨各地區的背景原不盡相同的狀況時,因地制宜、順勢而為或許是必要的過程。如同商品上市之前,必須要透過市場調查等手段,而不能貿然進入一個陌生的市場,瞭解當地並進行彈性調整,讓部分複製稍稍降低了失敗的風險,但不保證成功!但對於一個新市場而言,一個嶄新的品牌空降而來,所造成的光環與新鮮度,完全複製也不完全代表失敗,或許也能夠闖出一片天地。

  這個背後的驅動力,或許是應該問「為什麼修正?」或「為什麼不修正?」。這個「問」,代表了一種思考,一種反思,一種詰問的態度。

  以唱片市場為案例,周杰倫唱《晚安曲》不搭調,費玉清唱《爸,我回來了》或許聽眾不買單;但周杰倫+費玉清,唱出一曲《千里之外》卻獲得迴響,受到大眾歡迎,傳唱千里之外,為華人新生代與經典歌手的結合,創造出一種新的可能。但創新的來源來自何方?在創新之前,必先模仿,參考前人先例,並融入自身的經驗與想法,讓模仿與創新能夠產生區隔。陳昇當年創造《北京一夜》,將流行音樂中加入京劇橋段,讓傳統文化與創意元素,透過歌曲展現出新的可能。多年之後,周杰倫同樣「模仿」新與舊的結合,但卻融入個人風格,以不同的型態詮釋表達新與舊,讓曾經有的模式成為根基,也產生更多的創新。我們或許應該思考,例外v.s.常態之間的關係,應該怎麼樣被看待?

  或許,在此變化多端的世界中,「多元的角度」與「開放的態度」,會協助創業者靠近成功。在《商業週刊》1061期的專欄中,何飛鵬以「天生創業家的秘密」一文中提及:「...綿密的規劃與執行力就是答案...不見得每個人都是天生的創業家,但經營可以學習,而其方法就是在事前的規劃與沙盤推演。...寫出具體的工作計畫,並且有效的一步步檢視...」。而我認為,多元的角度代表了廣泛的思考,把過去曾經被視做的「例外」,不看成例外,而看成未來的一種「可能」;重新詮釋「劣勢」,反向思考成為「優勢」。用開放的態度檢視,跳脫框架,成為一個新的混合人種,組合成分是全球的各地多元的元素,只是比重各自不同。如果當初四散各地的人種,再也無法重新聚集、通力合作;那麼打造一個多元思考與態度開放的創新人種,彼此詰問,我們為何不同?我們何以不同?我們是否接納彼此的不同?....植基在這樣多元包容的態度上,通往成功的巴別塔或許仍可繼續築夢。
  
問題四:在華人社會中,是否有具有可複製的的潛力產業或服務(產品)?

  全球化讓許多擁護在地化的人們感到心慌,因多數人把全球化現象,解讀為英美化。但若重新解構並運用全球化帶來的優勢,何不重拾信心,回頭看看我們的文化,那善意的根源將會給我們最強大的力量。運用資源,創造一個象徵華人全球化現象?

  隨著中國的開放並投入全球競爭,中國成了世界工廠,甫在中國落幕的奧運,也讓全球看見華人文化內斂的新美學,東風西漸是近年來全球眾所注目的趨勢一。在華人文化中,自醫療、展演藝術、生活風格、東方哲學、經營哲學,乃至於料理,有越來越多人抱以好奇,進而窺探。

  異國情調對於各國在地居民,總有催化作用。星巴客咖啡,讓全球各地的人們,嚐到了咖啡的美味,但也有更多人對於東方的茶,有莫大的興趣。英國、印度也擁有茶產業,多以紅茶等熟茶產業為多,相較於東方的生茶產業,綠茶、清茶,帶有濃濃的人文底蘊,也倍具異國風味。而博大精深的大中華料理,烹調料理多樣,可精緻、可粗獷,可經典、可隨性,更可與文化藝術結合,產生加乘效應,如故宮晶華推出翠玉白菜、東坡肉形石餐;或與繪畫結合,重現韓熙載的「夜宴」菜色!夜市,也讓眾多國外訪客熱衷,琳瑯滿目的小吃,是一個特點,夜市歡樂的節慶氣氛,摩肩擦踵的熱絡感,更是東方社會所獨有。中醫筋絡、草藥、靜心、太極....不一而足,樣樣都是華人社會的特點。

  2009年將在台公演Alegria劇碼的太陽馬戲團,善用了資源打造了一個移動中的劇團。認真想來,冷凍烹調技術在現今的社會不是問題,全球化的快速移動,要將設備帶著走也是小事一樁,何不「複製」太陽馬戲團的成功案例,並注入文化特色與風格,「創新」打造一個移動中的士林夜市?讓全球享受夜市氛圍。

問題五:在人生的課題中,複製他人成功的人生經驗,失敗或成功的關鍵因素為何?

  複製的現象無所不在,我們並不難觀察到複製的行為或現象時時在我們周遭發生;大至企業,小至個人。企業希望透過經營手段,讓創造的服務(產品)獲取利潤,或透過企業文化、社會回饋以建立品牌形象。同樣的,個人在人生的各階段中,亦追求「實現個人」的滿足;正因自我實踐的慾望,職是之故,人們也時常將其所認同的典範設定為「成功者」,透過自我規範或自我激勵「起而效之」,期待複製「成功者」的經驗,並且獲得成就感與滿足。

  誰才是典範?

  《今週刊》621期做了一項調查,如果可以選擇改變一件事,你會選擇改變什麼?56.2%國人選擇了「變有錢」,另外有10.7%則認為「已經沒有機會完成夢想」。這透露出一個現象,多數人視金錢為夢想,而他們心中的典範,或許就會是個富人,可能是個企業家,也可能是樂透得主。

  典範或許是過去經驗的累積所產生的投射,過去經驗塑造影響了價值觀的建立,更影響了個人選擇典範的篩選條件。誰能成為心中的典範?知識淵博的人、快樂的人、擁有技能的人、心靈平靜的人、完成夢想的人...,每個不同的典範,象徵了通往不同成功境界,路徑或許皆不相同,其中要修正調整,甚至於創新,需要更廣泛的資訊收集。

  我們或許要重新地自身詰問,我為何要選其作為典範,是否只是盲從大我,怯於個人主張;或是個人價值尚未釐清,心中真正的想望仍舊隱誨不明。如果我們所選擇的典範,和真正內心的需求並不相符,那麼即便不斷的複製成功者的經驗,並且戮力而為,但或許終究落得成為「不滿族」,也嚐不到成功的果實。
  
   成功經驗可以移轉? 「失敗≠不成功」

  即使選擇了典範,也極力的以不同的方式模仿效之,希望邁向成功,與典範齊肩並行。透過複製模仿、透過創新,但或許仍舊並不成功,這樣說來或許氣餒,「人」生來本孤獨,即使曾經相似,也未必相同。但一念之轉,「失敗≠不成功」,失敗或許是另外一種型式的成功,在創業的路上嚐到失敗,是一個獨一無二的經驗,我們或許可以透過享受失敗的過程,獲取更多的經驗。如索羅斯曾說:「我的成功,不是來自於猜測正確,而是來自於承認錯誤」。

  在每個企業品牌、跨國企業或是達人典範的背後,有許多我們已知的「成功狀態」,每個個體成功的要素若要仔細比較,或有雷同但或也大相逕庭。邁向成功的模式背後或許有另外一個模式:認清自己,重拾價值(自信),並且勇於嘗試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