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潛在的自癒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吳沛瀅

前言

  翻開書頁,寫在書前一篇由《30雜誌》前總編輯游常山與楊瑪利共同採訪本書作者的特別專訪,讓時光窣然回到5年前的台北。

  當時我在台北國際藝術村負責藝術家國際交流及國內藝術推廣等工作,適逢中國知名作家李銳1來台駐村,我們辦了一場作家對談,邀請台大王德威教授與李銳以〈呂梁山色有無間〉為題,在2003冬末的藝術村百里廳展開一場令人感到沸騰的對談。對談講座之後月餘,30雜誌準備創刊,當時游常山擔任30雜誌的總編,而創刊號的第一篇專訪,應游總編輯的邀請,我將李銳先生與王德威教授的對談內容整理編撰,讓那一場沸騰,得以發散,期待有更多人感受到那一晚的感動。

呂梁山色有無間-從黃土高坡談起

  2003年12月12日,台北國際藝術村,邀請全球華人繼高行健之後,第二個諾貝爾文學獎呼聲最高的桂冠得主:李銳,來台駐村,並在駐村期間與台大教授王德威、知名作家張大春等人,在繁忙的台北車站一角展開對談。與王德威教授的對談講座,以黃土高坡破題,談到了文革經驗與對於土地的情感,自文革之後,中國青年以怎麼樣的壓抑、破碎、重組、轉化、重生,透過精神與身體的經驗,以極度悲憫的態度以及透過創作方式,重新詮釋了文革後的中國青年經驗。

  事隔5年,中國大陸已經今非昔比,世界工廠與奧運的光環,讓中國再度經驗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即使全球化急遽的讓世界產生變化,當年來自走西口黃土高坡的當空烈日,仍舊不變的照耀在北京的水立方。透過本書書前的一篇專訪,游總編輯,讓我想起李銳,想起他的悲憫,想起他的情懷以及或許是志工企業家的共同特質,來自社會深處的自癒力 - 社會教育不能置身事外且仍力有未逮的未來願景。

讓憂傷主動消失 - 阿育王 (Ashoka)

究竟什麼樣的人可以成為志工企業家?

  在書中,提出了許多的典範案例以及描述他(她)們投身社會,促成公部門、企業、第三部門的響應與參與以及喚起受者、觀者之間的自覺及同理心,並且透過不斷倡議的過程,讓人們感到不可「置身事外」;吸引人們的參與,讓組織得以成形、得以運作;讓成效可以聚焦,可以發散。書中的精神人物:德雷頓 (Bill Drayton) 透過成立阿育王 (Ashoka:為大眾推動創新的人,梵文字意為讓憂傷主動消失) ,號召了更多人成為志工企業家,從印度、巴西、美國、南非;議題從環境保護、街童庇護、身心障礙者安置與人權、醫療體制、乃至於教育...等,種種議題,其實與我們切身相關。但在每一則實際案例當中,可以發現志工企業家的共同點,足智多謀、厚臉皮及全心投入的狂熱,願意身兼數職、願意嘗試與突破,願意挑戰...等,這些特質,讓我思索,究竟是擁有什麼樣的家庭背景、教育基礎或環境,造就了這些志工企業家們能夠養成「願意冒險」、「願意付出」的特性?主動為大眾推動創新方案,並且投身於此?
  
發現未知的潛在力量 - 向生命的源頭致敬

  以德雷頓做為例子,書中提及其父原為英國貴族後裔,後來成為非洲考古探險家,出生中產階級的母親本為演奏家,後來也致力成為藝術經紀,以自身經驗為新秀表演者牟取更多演出的機會。德雷頓和他的父母一樣願意嘗試、願意冒險。我想起一本書《家族系統排列-愛的根源回溯,找回個人生命力量》(史瓦吉多 (Svagito),林群華譯,2008),家族系統排列師承自海寧格的家族系統排列所發展出來了心靈療癒課程。透過模擬家族系統排列的過程,重新拾回自己應有的位置,對於重視家庭倫理與傳統的中國社會,是非常合適的心理療法,也因為在排列治療中,參與者可以強烈地感應到家庭動力,進而找到突破現狀的著力點,正視自身被內心無形的認同禁錮所引發的認同與排拒的行為。或許德雷頓認同了父親或母親的冒險特質,也因此在未來投身於志工企業家的推動上,反映或擴大了冒險性格的效應?而向生命的源頭致敬,產生了更多的同理心,也願意透過一連串的觀察、解讀、質疑及反饋,產生了致力公共事務、喚起未知的潛在力量,也為志工企業家創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如同《預見未知的自己》(張德芬,2007),重新解讀情緒、瞭解身份認同,理解情緒的根源,體驗並跳脫「外面沒有別人」2的窠臼,理解情緒來源出自於自身的解讀與「或許錯誤」的判斷。說起來簡單,也不就是換個觀點看世界?但是,一旦發現平靜內心的力量,且願意向生命的源頭致敬。人生或因此而開始重新被詮釋。
  
創造多汁的人生 - 平靜的情緒以及熱情的心

  一直以來,我多半鼓勵他人能夠創造一個豐盛自在且多汁 (juicy) 的人生。多汁,表示的不僅僅是自身的豐富,還象徵著滿溢,可以分享、可以滋潤他人的生活片段。以更寬的視野與角度,發現自己的位置,以平靜的情緒與熱情的心,撿拾人生道路上可能成為使命的每個觀點,然後向前。透過不斷的吸取、解讀、質疑然後反饋的過程,與人分享,再分享。平靜的情緒有助於思考。大聲說話的人,或許意味者他覺得他要說的話並不重要,也無法增加他話語中的說服力。語言文字或是肢體只是載具,承載著使命。熱情的心有助於倡議觀點。有熱情的人總是不厭其煩,一說再說,執著的想要分享以及讓人瞭解,用各種手段,可以是激烈的也可以是平和的,但不變的,是熱情未退。

  如同《創意城市》(查爾斯.蘭德利,2008)一書所傳達的觀念,「身為一個創意城市,不是成為全球最有創意的城市,而是為全球的城市提供了什麼樣的創意解決方案」。或許阿育王所推動的志工企業家,不只是造就了一位志工企業家,而是在全球化下,為全球願意成為志工企業家的人們,提供了一個解決的創意方案!

教育方式是解套的關鍵方案?

  課堂上,李教授問了一個問題,「如果組織中有人不適任,拖慢了團隊進度,你會開除他嗎?」我舉了一半,舉的遲疑...,因為心中快速閃過的念頭是:芬蘭的教育經驗。

  在《芬蘭教育世界第一的祕密》(蕭富元等,2008)提到的教育觀點:即使全班只有一個人沒有學會,其他已經學會的人會全部等待,等落後的人,能夠追上進度。透過這樣的方式,培養耐心、同理心、以及一個都不能放棄的群體經驗。求取群體表現,培養認同,並且產生「我們都是芬蘭人,我們要一起努力」的效應。我們究竟為了什麼而學習?為了什麼而等待?等待的過程中,是埋怨有人拖慢的進度、阻擋了學習、妨礙了個人的表現?或是透過這樣的等待,傳達出社會上人我差異、個體條件不同,應該同理心、應該理解、而培養出「群」的概念?

  書中〈蘇莎的教室〉(〈2.無遠弗屆〉,p43)也以經驗式教育與環境教育(透過實踐與反省而達成學習,主張積極參與問題解決的歷程,並讓個人和社會認識自身環境及組成環境的生物的教育過程)讓我有很深的啟發。教育,是否會是一個關鍵的解套方案?不論是學齡前教育與家庭教育、中小學教育、大學教育、成人繼續教育乃至於終身學習。每一個學習的環節中,究竟可以獲得什麼?如果家庭教育中,親職可以透過社會倡議的過程獲得不同的啟發與觀念,讓效應擴大影響學校教師、教學體系等...借鏡國外,反觀國內,有沒有可能有更多的解決方案?透過教育,創造出更多重視求「群」而非求個別表現的父母,而父母再透過家庭教育傳達人生的價值觀點給孩子們,而學校教育也能夠群起...而讓我們能夠更期待能夠創造出一個,以追求豐盛自在並且多汁(juicy)人生的 - 志工企業家社會願景 - 藏在暗中的社會自癒力。

延伸閱讀
蕭富元等(2008)。《芬蘭教育世界第一的祕密》。台北,天下。
張德芬(2007)。《遇見未知的自己》。台北,方智
查爾斯.蘭德利 (Charles Landry)(2008)。《創意城市 (The Creative City: A Toolkit for Urban Innovators)》。台北,馬可孛羅
史瓦吉多 (Svagito),林群華譯(2008)。《家族系統排列治療精華-愛的根源回溯,找回個人生命力量》。台北,生命潛能
1李銳(1950年-),當代小說家。生於北京,父母雙亡後在山西農村插隊,現居太原。曾任山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2003年宣佈辭去此職,同時退出中國作家協會,只保留山西省作協會員的資格。他在中國普通讀者中影響不大,但為文學界所推崇,在中國大陸以外影響較大。作品曾獲臺灣第12屆《中國時報》文學獎,《亞洲周刊》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中《舊址》排名第45位。作品被譯為瑞典、英、法、日、德、荷蘭等多種文字。諾貝爾文學獎評委瑞典漢學家馬悅然甚至認為,李銳和北島是最有希望獲得諾貝爾獎的兩位中國作家。2004年3月被法國文化部授予「法蘭西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
1974年發表第一篇小說,小說集《合墳》獲得第8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主要著作有《厚土》,長篇小說《舊址》、《無風之樹》、《萬里無雲》、《銀城故事》,隨筆集《拒絕合唱》、《不是因為自信》等。
2 對於他人所產生的認知,其實都是來自於內心的自我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