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的生涯貴人

苗栗縣立建功國民小學校長 江寶琴

壹、前言

  今年(民國九十三年)二月二十八日我接到了三十年前教的學生一封E-mail,她目前是台北縣新莊市某國中的輔導主任,已通過校長甄試,是儲備國中校長。她在信中表示在這麼窮鄉僻壤資源短缺的環境下,她還能有今天這樣自在自信的人生,只因為 在當年...啟迪她,給她很多機會參加比賽,借了不少書給她看,使她增廣視野。

  今年元月份在「講義」雜誌幸福滿人間篇中刊載本校學生感謝陳沼濤先生贈書的美談,讓她很感動,也一直想表達心中的感謝,所以寫信給我。她在求學的路上非常順遂,大學聯考考上高雄師大,畢業後當國中老師,嘗試行政工作,在工作崗位上認真盡職,平步青雲,順利考上校長,目前在職進修就讀碩士班。我以學生的成就為榮,雖然西湖鄉地處苗栗縣的偏遠,但能栽培一位國中女校長,也是拜台灣教育普及,教育機會平等有以致之。

  台灣雖是蕞爾小島,但民主的腳步未曾稍輟。因此,從民國七十年代中期起,由於社會的開放及政治民主化的影響,許多傳統的教育理念都已經無法適應開放社會的需求,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社會期待教育做根本的改革。

  民國八十三年四月第一次民間因教育問題平和地遊行在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集合,提出四大訴求一、落實小班小校,二、廣設高中大學,三、推動教育現代化,四、制定教育基本法。政府在八十五年十二月公布「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揭櫫教育改革五大基本方針:一、教育鬆綁,二、帶好每位學生,三、暢通升學管道,四、提升教育品質,五、建立終身學習社會。

  教育改革迄今已十年了, 教育改造提出四大訴求與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櫫之五大基本方針,均已逐步實現。九年一貫課程也於今年全面實施,身為教育工作者,心中念茲在茲的是教改十年,我們真的讓學生更快樂嗎?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國家的希望在教育,過去十年來,舉世一片教改風潮,如日本在一九九八年公布的教改諮議書提出學校、家庭應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良好的品德與生存的實力。美國則自一九九四年起重視青少年人格教育。因此,品格教育已然成為全球教育的新顯學,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要如何培育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實在值得我們深思。
貳、九年一貫課程快樂向前行

  「九年一貫」新課程自二○○一年(民國九十學年度)九月起,從小學一年級新生開始實施四年內全面落實到國中、小九個年級,今年(民國九十三學年度)全面實施「教學創新,九年一貫」新課程。

  四年來「九年一貫」新課程在紛紛擾擾由混沌不明到學校課程創新富彈性,結合社區資源辦好學校教育,展現各校特色,學生在生活中快樂學習,這是活化的教育。

一、九年一貫課程之特色:

  過去台灣的教育狀況,小學較活潑開放,學生快樂成長,而國中則受升學主義影響而無法適應全體學生的需求,只重成績而無視於學生其他方面的多元能力。「教學創新,九年一貫」藉由課程設計的連貫,讓國中教育盡量走向正常化,把中、小學十二年教育的裂縫補起來,也讓活潑開放的教育能暢通連貫。

其主要特色在於:

  (一)以培養學生十項基本能力為課程設計核心架構。

  (二)以學習領域統整教學取代現行分科教學。

  (三)提供學校及教師更多彈性教學自主空間。

  (四)降低各年級上課時數,減輕學生負擔。

  (五)家長參與,親師合作,重建新教育合夥人。

二、學生的學習應是美好的經驗

  杜威說:「教育是經驗不斷改造的歷程」,國小階段是生長發育急速的時期,在此階段的孩子最具有好奇心,他對任何事情都覺得好奇、有趣,如果老師能利用其好奇心、觀察力誘導他主動探索和發現問題,並積極運用新學的知能於生活中,並激發其好勝心,則會恆久保持好的學習力。

  過去的課程目的是以國家需要、社會安全為最高指導原則,而對於個人潛能的發揮、人格健全的培養都在國家及社會利益中犧牲了。而事實上,教育是培養國民將來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面對二十一世紀國際化、地球村的觀念,未來的國民需具備獨立思考、主動學習等面對瞬息萬變世界的能力。因此九年一貫的課程是提供學生適性發展的機會,民主而自治的學習空間,快樂而充實的學習經驗。

參、態度決定勝負

  美國賓州卡內基美崙大學曾對畢業校友做調查在他們服務社會之後實際上的經驗,認為事業成功最大的因素是什麼?約百分之十五的人認為專業知識最重要,但卻有百分之八十五的人認為溝通、人際關係、自信及是否會激勵他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專門知識固然重要,但在實際做事與人相處時的態度才是成功的要件。

讀到周啟東先生寫的「態度決定勝負」,心有戚戚焉,摘錄原文如下: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英國路透社發出一張英國查爾斯王子與一位街頭遊民合影的照片。這是一段驚異的相逢!原來,查爾斯王子在寒冷的冬天拜訪倫敦窮人時,意外遇見以前的足球球友。這位遊民克魯伯.哈魯多說:「殿下,我們曾經就讀同一所學校。」王子反問,在什麼時候?他說,在山丘小屋(Hill House)的高等小學,兩人還曾經互相取笑彼此的大耳朵。

  王子的同學,淪落街頭,這是一段無奈的人生巧遇。曾經,克魯伯.哈魯多出身於金融世家、就讀貴族學校,後來成為作家。老天爺送給他兩把金鑰匙「家世」與「學歷」,讓他可以很快進入成功者俱樂部。但是,在兩度婚姻失敗後,克魯伯開始酗酒,於是逐漸把他從名作家推向街頭遊民。所以,打敗克魯伯的是英國的不景氣嗎?不是,而是他的態度。從他放棄正面的「態度」那刻起,也輸掉了一生。

場景,從倫敦街頭移到台北。同樣的低迷景氣,但是不同的人生劇情。

  十月底,台北陽明山上的一棟別墅正在大翻修,二、三十個工人在四個樓層中忙碌著,五十九歲的磁磚師傅吳清吉蹲在地板上,專注地丈量磁磚的水平。不景氣讓很多泥水師傅沒有工作,但是,吳清吉的工作已排隊到明年。他長年在鴻禧山莊、陽明山、台北市信義計劃區等地的豪宅打轉,為副總統、部長、大老闆們的房子忙碌。找吳清吉舖過地磚的人稱他是「國寶級的地磚師傅」。他的價格高、要等待的時間也很長,但工作還是接不完。

  吳清吉,一個只有國小學歷、年近六十歲的藍領工人應該是職場競技場的被淘汰者,卻炙手可熱。他不像克魯伯能與查爾斯王子讀同樣的貴族學校,但擁有另一把更可貴的人生金鑰匙,追求一百分的工作態度。態度,改變吳清吉的人生下半場。

  吳清吉與克魯伯.哈魯多,兩位年齡相仿但分住在地球兩端的人,因為態度改變人生。 態度是什麼?如果,家世與高學歷是邁向成功者俱樂部的兩把金鑰匙,態度就是最關鍵的第三把金鑰匙!

  如何培養孩子擁有好的學習態度,有好的做事態度是我們所要努力的,如此才是真正培養孩子有帶著走的能力。

肆、注重品格教育找回傳統品格的精神

  論語學而篇提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就是做人處事的行誼依歸。民國四十年代出生的我們,從小就生活在父嚴子孝的環境中,自然養成了許多好的生活習慣。但現在的父母重視的是孩子的智育成績,以能升學入好的學校為目標,這種價值觀的扭曲會讓孩子為所欲為。造成此偏歧想法之因也與國內教改的主軸始終停留在升學、考試、教材教法變革而未提到「品格教育有關」。為二十一世紀教育擬訂新方向的「全球教育諮詢會議」指出:新世紀的教育,讓學生變好,遠比讓學生變聰明來得重要,意即塑造積極樂觀、品格高尚的好公民,將是各國教育改革的重點。

  美國有三十多個州政府正大力推展品格教育(包含道德教育、公民教育及人格成長三大領域)。布希總統把二○○二年推動品格教育的預算從二億五仟萬美元提高了三倍;澳洲教育當局特別要求學校,把公民教育放在與英文、數學同等重要的地位。可見西方教育界從過去過於開放自由學風所造成的亂象,反思重返重視道德倫理值得我們借鏡。

  我國是禮儀之邦,幾千年來老祖宗的智慧結晶,文化資產非常豐富,不論是周公禮樂或孔孟思想,在我們成長的那一代都已內化為生活的一部分,其實這些都是以當作現代實施品格教育的依歸,所以在此舉世注重品格教育的當時,我們需要的不是「新的品格教育」,而是要「如何把傳統品格的精神找回將固有的「三綱五常」、「仁義禮智」......等精神發揮出來。把它落實在生活中,身體力行,內化於學生心中。

伍、品格教育是什麼?

  我剛開始教書是在民國六十年,當時國小課程有一門課,在中低年級名稱為「常識」,到了高年級則稱為「公民與道德」。民國六十四年課程標準修訂,常識課及公民與道德課被合併為「生活與倫理」課,到了民國八十二年新課程,生活與倫理課又改為「道德與健康」。到了九十年九年一貫課程,則把「道德與健康」這個課程名稱排除,而是把「道德」、「倫理」融入各領域教學。

  國民教育階段的課程設計以學生為主體,以生活經驗為重心,培養現代國民所需的基本能力,這十大基本能力中多項是與品格的涵養有關。國民小學的品格教育的內容:

一、西元一九九二年,一群心理學者、倫理學者、政界人士與教育界人士,齊聚美國科羅拉州艾斯本,分享有關品格教育的想法與研究心得,會議結果推出「品格的六大支柱」:(一)尊重(二)責任(三)公平(四)值得信賴(五)關懷(六)公民責任,做為現代公民應培養的基礎品格特質。

二、加拿大安大略省約克區在「品格可貴」教育計畫中亦提出十大目標:(一)尊重(二)誠實(三)公平(四)堅毅(五)勇氣(六)責任(七)為他人著想(八)主動(九)正直(十)樂觀。

三、台北美國學校實施品格教育提出的四個品格價值:
誠實:我對自己和他人都誠實相對。
尊重:我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感激彼此的不同,將心比心對待別人。
責任:我對自己和所處環境都是可信賴、可靠和負責任的。
仁慈:我有慈祥心、體諒心、關懷。

四、利用國民小學生活與倫理課本中二十大中心德目在日常生活中涵養品格。
上學期是:勤學、禮節、愛國、寬恕、公德、信實、合作、守法、正義、總復習。
下學期是:友愛、勇敢、孝順、睦鄰、節儉、知恥、負責、有恆、和平、總復習。

五、建功國小學校願景與學校品格教育結合:
健康:接納自己、尊重別人、愛整潔、有禮貌、守秩序、幽默、樂觀。
能力:主動學習、堅毅不拔、守法重紀、誠實正直。
融合:珍惜資源、注重環保、社區服務。
感恩: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友愛同學、仁人愛物、善用網路。
精進:積極進取、專心一致、團結合作。
卓越:追求真、善、美。

陸、品格教育要怎麼教?

  所有維繫幸福人生的美好品格,均涵養於內心,實踐於生活,教育家杜威說:「教育即生活」。教育最重要的是與生活結合,經由實際生活進行學習九年一貫將特強調要給學生帶著走的能力,其實他就是生活的能力。

  老師在學校中實施品格教育,最重要的是在協助學生了解什麼是好行為,什麼是不對的行為。然後教導教學對每一事件做理性的判斷,明辨是非善惡。做好情緒管理能控制自己的言行舉止,使之合情合理合法。不僅要輔導學生知道什麼是對的事情,還要把事情做對,更要做對的事情。

一、以身作則:

  品格教育是一種典範學習,孩子出生那一刻始,父母便是他們模仿的對象。及長,入學後老師即為其道德典範,老師並在課堂上介紹古今中外歷史上值得學習的英雄或人物典範,或在現實社會裡值得學習模仿的榜樣。

  老師的角色不但是一個示範者,也是指導者,不僅言行舉止動見觀瞻,也要營造良好的班級氣氛,讓學生喜愛學校、樂於上學。

二、解惑釋疑:

  品德教育不能靠灌輸,而要與學生真誠對話來解除他們的疑惑並啟發他們的道德認知。從感情激勵學生良善動機,利用價值澄清的教學來解釋、勸勉良善的行為。

三、同儕學習:

  一個班級是家庭的縮影,老師猶如父母、同學就是手足,每天共同生活在一起,同儕之間的關懷與約束,可以讓品格教育施展無遺。也可利用班會的時間制定生活公約,讓大家共同遵守。

四、營造環境:

  學校制定一些團體活動的方式來實施品格教育,如每天的清掃校園、童軍活動、值日生、糾察隊、自治小市長選舉、班會討論、三項生活競賽、靜思語教學活動、美德懿行表揚活動......等,營造一個有人文關懷、文雅語言、優雅氣質,彼此尊重合作的環境。

五、生命體驗:

  安排校內外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生有效的助人及服務技巧。讓他們有機會親身體驗殘障人士克服困難的艱辛、母親懷胎的辛苦,珍惜生命成長的可貴。實施飢餓體驗了解落後地區人民無食物可吃之痛苦。

柒、結合家長與社區力量推動品格教育

  父母親是孩子生命中第一位啟蒙老師,尤其是每天生活在一起,許多品格教育的實踐必須在家裡配合,據調查有將近八成的家長,滿意孩子在家庭的品格教育,但是卻有八成七的老師不滿意孩子在家庭的品格教育,這其中的落差在那裡?

  社會的亂象,政治人物的言行舉止、視聽媒體的報導,深深影響著年幼而純真的生命。品格教育奠基於家庭、啟動於學校、實踐於社會;因此,學校、家庭、社會合作,如何導正社會文化,是品格教育向上推進的力量。

一、父母如何實施品格教育

(一)父母以身作則,成為優良的學習典範,在耳濡目染中潛移默化,孩子自然而然學習到好的品格。

(二)珍惜家庭中相聚共處的時光,安排每月心靈成長的時間,傾聽孩子的想法,孩子天天成長,想法觀念不斷變化,只要及時關懷,孩子絕不會變壞。

(三)適當的讓孩子為家庭分憂,分擔家庭責任。家庭的每一份子都是生命共同體,讓孩子分擔家事,一方面可體會父母的辛苦,也可在工作中學習做事的方法。家庭狀況讓孩子明瞭,可以為父母分憂,學會關懷別人。

(四)培養正確的價值觀,教孩子懂得愛,懂得感恩。雖然,社會和媒體充滿了不健康訊息,成了孩子品格教養的負面教材。但家庭中的父母要與孩子共同探討,使其建立正確價值觀,更應發掘人性的光明面,讓孩子在生活中去體驗,使孩子學會愛與感恩。

(五)定期和孩子完成一件事,培養解決問題、獨立思考與情緒管理的能力,設計一些匱乏的生活體驗,讓孩子明瞭什麼是「困境」,要如何面對「失敗」,使其有同理心與挫折容忍力去處理事情。

二、社區是品格教育展現的場所

(一)學校是社區的精神堡壘,也是提供社區人士活動的場所,彼此關係密切。社區家長可參與學校導護義工,社區商店可以當作導護商店,共同維護學生安全,讓學生感受到社區人士的愛,學會感激。

(二)社區可選拔善心人士、孝親楷模、模範父親、模範母親,弘揚行善美德與服務人群的精神,讓學生有學習的典範。

捌、結語

  做為一名從事國民教育工作者,我從不後悔自己的選擇,每天兢兢業業於工作崗位,為培育下一代而努力。國小階段的孩子最可愛,可塑性最高,一個人的學習生涯中,國小生活是令人珍惜的金色童年,國小老師也是最讓人懷念與感恩的。因此,我願與建功所有的同仁共同勉勵,用心培育孩子,但願能成為孩子們生命中的貴人。

  最近一年來,我一直在推動品格教育,因為社會安定的力量是源自每個人良善的表現。品格教育改變個人也就改變了社會關係,甚至全世界。在企業界,「倫理」成為核心能力,「品格」成為新世紀用人的新哲學,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先生強調重振傳統美德,「正直、誠信與勤奮」是台積電追求的品格。

  台大社會系教授林萬億說「我們現在用什麼態度教育孩子,這些孩子將來會用我們教他們的方法、技能、態度對待我們,照顧我們。」

  達賴喇嘛十四世說:「如果你想知道未來你會發生什麼事,就看看現在你在什麼。」如果我們將來想要有「最好的待遇」,那麼此刻就要給孩子最需要的。

  證嚴法師說:「天下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失職的父母和老師,也沒有問題的孩子,只有家庭問題,孩子在家裡發生問題,拯救他的責任就是學校教育的老師。」

  品格教育的養成是一條漫長的路,先從他律逐漸內化成自律,必須靠學校老師及家長不斷的努力,尤其是小學老師必須每天不斷的叮嚀,美國歷史學家亨利亞當斯說:「老師的影響無窮無盡,永遠不知道這影響力遠至何處。」身為國民教育工作者的我們,心中一定感到欣慰,也感到責任之鉅大吧!願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