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比「知道」更重要

台大土木工程學系教授暨工學院/副院長 周家蓓

  台大的學生很優秀,我很幸運可以教到這群學生。但是,普遍來講,包括台大或他校的大學生,甚至於高中生、國中生,我總覺得,當老師的我們,在對人、對生命的尊重教育上可以再加強。我們國家的教育不可諱言,太偏重智育了。因為對智育太過強調,焦點就只有著重在這上面,孩子們會認為父母跟老師都很在乎成績,成績表現好,就是所謂的「好學生、好孩子」。而事實上,一個人從小學到大學畢業,受了十六年的教育,在他的人生裡還只是前面很短的一段,真正重要的應該是學會如何做人,去面對出社會生活後的這幾十年。所以,在這個十六年的教育裡面,我覺得身為老師的我們,應該教導孩子們,知曉用什麼態度面對他的人生,以及更為重視人的生命,而且能夠身體力行。

  我常常對學生說「知道什麼」跟能「做到什麼」,是相差十萬八千里的!

  從小,老師在課堂上告訴我們的、黑板上抄的、課本上寫的、回家練習的,都是「我知道了什麼」,考試也是考「我知道了什麼」,考試很難考「我會做什麼」,當然我現在講的「會做」,並不是物理化學裡做的實驗,而是在人這個角色上面能做什麼。在這一方面我有很深的體會:雖然我的學生在這個思考層面上,絕大部分都蠻深入的,就算他們所學還不足,但只要告訴他一下、輕輕點一下,他們也就能體會,而知道該怎麼想、怎麼做。但是,還有很多學生跟孩子是我接觸不到的、還有很多老師們有心要教也教不到的、或者是有些老師並沒有重視要教的,如果是這樣,我很希望有機會能夠結合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針對學生的教育,強化他們做人應該有的正確觀念,而不是只有專業知識而已。

  我常想,謀取工作需要仰賴專業知識的學習,可是要把工作做好基本上還是「做人」的態度,光靠專業知識是不夠的。而且離開職場在家裡跟太太、先生、小孩及父母相處時,不必用到專業知識,用的都只有做人的那個部分。所以我覺得學做人這個部分,在這麼可愛的寶島台灣真的要再強化,讓年輕人從學習的過程當中,就知道這是父母和老師所重視的,不光只是學習課本的知識,我們應該從生活跟學校的教育當中,把「如何做人」再強化。果真如此的話,我相信台灣不僅科技進步、平均年齡上升,而且人會更快樂、生活的水平會更高!還有,來到台灣的人,都會覺得台灣人好棒!這點,我覺得在我教育的崗位上還可以再加強,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跟我有一樣的想法。

  為什麼「知道」卻無法「做到」﹖父母跟老師在孩子成長過程當中,都有從口述或文字裡告訴他該要注意的事情,但是如果強調的不夠、或者沒有給他足夠的鼓勵,亦即當孩子做到的時候,大人們沒有適時鼓勵,讓孩子覺得這個不是他學習的重點,而只是課本上要背下來、考試時候考出來的文字而已、不是行為上要做到的,自然他就不會把知道的事去實踐做出來。就像童子軍的日行一善,一般孩子剛加入的時候,都刻意要做那個善,沒有做到就好像沒有交差,一定要做一個善,例如看到人家過馬路,就想辦法牽人家過,因為這個善一定要做。其實原本行為的目的,是希望透過行善過程當中,得到人家喜悅的微笑,或是一個讚美,讓他覺得這個事情值得做,讓孩子漸漸養成日後不必刻意找善事,當週遭有事情需要我們協助時,就自動自發的趕快伸出援手去做。可惜童軍只有國小三年,國中就沒有了,還來不及培養內化,只是把日行一善當做當時要交的一個功課而已,當時都有做到,之後便結束了,真是可惜呀,我一直覺得我們沒有重視在教育過程當中,對孩子做到那時的鼓勵跟肯定,而這是應該要特別加強的!

  因此台大這幾年大一的新生訓練「 新生書院 」已經不同於往年,很多不同的老師會給孩子們在未來大學四年當中一些提攜或者一些重點的說明,我也負責其中一個小時的課,我的課題就是「做比學更重要」!在課程當中看投影片時,我會問他們:從小到大,我們是否曾經以父母或老師的角度教過他們這些,他們就說:對啊,這個以前老師都教過、這個孔子也說過、這個廣告片也看到很多,但是我總是會一再提醒:「你做到了多少」?希望他們大學四年能不斷的反省:以前我學到的要真正去實踐在我的日常生活當中,那我該花多少力氣去實踐?我相信在他們實踐的同時,自己會有喜悅感,也多多少少能夠從別人的眼光、別人的表情中得到鼓勵。我覺得這就是讓每個人願意持續做的一個動力!

  有時別人對於我們做的,可能會認為是多管閒事、多此一舉,但,我們因為年紀夠大、心理比較成熟,便不會那麼在意,覺得我知道該做就去做,別人沒有很感激我也沒有關係。可是孩子不一樣,孩子他們都還在學習中,很多事情本來是很好的,可是沒有得到大家的讚賞,可能他就會覺得很丟臉,以後就不再做了。所以若有人問我:到底是教的不夠還是怎樣?我的回答是:教的應該是夠了,只是沒有重視他在實踐後,當下給他支持和鼓勵,當然,太偏重智育也是一個因素。所以,我很希望我們的教育能有一個比較徹底的改革,不要只重視智育,在重視智育的同時,德、體、群、美四育不能只有口號,而是真的要加強重視!

  台灣、日本、中國大陸,教育都非常失衡,士大夫的觀念古傳至今,以為學問大一切都好,其實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來的重要,父母因為工作忙,回到家還帶著工作上的煩惱,現代人都難避免,但是,對孩子很親切的教育,其實比疼愛還來得重要。有機會和孩子相處,哪怕只是去夜巿買個東西,出去吃個小館,或者是帶著他出去做任何事情,身教是信手拈來,到處都有,像是路上看到紙屑最好能帶著孩子一起撿,千萬不要丟,這是很糟糕的;還有上公車坐座位、排隊要有禮貌,過馬路要走行人穿越道…等 。如同我的孩子很多次跟我說:不要走那麼遠,現在沒有車我們就從這邊直接過,其實我心中也曾想就從這邊過好了,但是我還是跟他說真的不行,因為跟他講可以,我們兩個一時都方便了,但孩子就會認為:原來不是一定要做該做的事,有時候,也可以方便一下自己不要做。想遠一點,我若同意孩子一時方便,以後孩子帶他的孩子時就會想說:媽媽以前這樣帶我所以我可以這樣帶孩子,那我就真的是協助孩子教壞他的孩子了。所以,身教更甚於言教!

  此外,我也跟孩子的老師說:雖然我的孩子從小智育表現沒有很傑出,但我會常常叮嚀他要盡心喔,要再盡力唷,或提醒他玩的時間太多啦…。當他有靜下心來做功課或有盡力考試時,我都會跟他講他很棒,放心去考不要怕,考不好沒有關係,態度最重要!社會上的職位,上至總統,下至不需要特別技能的工作,每一樣都要做好,每一樣都值得尊重,他將來要做什麼樣的工作我們很難預期,我只跟他說不管是做替人家送公文的小妹、或總機接線生,或者很厲害可以做到很高技能的工作,都要盡心盡力做好那個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快樂在其中!能快樂做就會做得很棒,別人看你這麼認真做,也會很重視你做的這份工作,哪怕你是在外掃地,人家也不會看輕你,因為你做得很好,這個就是我想給所有孩子的一個觀念。台大的學生真的很厲害,大部分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也準備得很好,但是,我相信還是有很多孩子需要老師熱心的關切。對於國中、高中比較後段班的孩子,很期待有機會可以跟他們來聊聊這些事情,希望老師、家長們千萬不要因為學生、孩子在智育表現上不好,就覺得他們不需要被鼓勵。錯了!他們才需要被好好的鼓勵!唯有當我們大人願意肯定每個孩子、尊重每個孩子的獨一無二,孩子一定能在自己特別的專長上,展現他光采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