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環境治理背後的價值判準

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 李麗雯

  環境治理(Environmental Governance)是泛指參與及影響環境變遷的相關決策者及制定過程中的動態討論議題與決策之間的複雜關係。環境治理這個詞彙在日常生活中並不常見,國內學術界或實務界亦較少引用治理在環境的議題上。但它卻時時刻刻存在,且不斷的發生,並且我們居住生活、經濟發展及環境品質的重要關鍵。

  而在細談所謂的環境治理議題之前,有很大的問題根本取決於人心,即個人感知與價值觀的判斷。而檢視台灣的環境治理與歐美的落差,就必須先理解民族感知與價值觀、社會城市發展的脈絡及地理空間的差異性。

1.民族性的感知與價值判斷的差異性

  我們常常會感嘆為什麼歐美在環境保護與公共衛生的重視程度就是高於中國人呢?我們到歐美大都會的中國城去時,有時會看到髒亂與惡臭自成一區,有別於其他區域的生活環境品質。人心的落差在哪裡呢?是對美與醜感知的價值判斷落差嗎?記得在一場鄉村地景風貌的國際研討會上,德國與日本兩位講者半開玩笑的談論著所謂「民族對審美價值觀判斷的落差」,他們認為亞洲人對美質(Amenity)的境界追求高於歐美,但同時對醜這件事的忍受程度亦較高,這可以從我們擁擠髒亂,醜的城市街道環境比對之。

2.文明社會發展脈絡的差異性

  臺灣跳躍式的國家建設發展看到的是60年代創造的經濟奇蹟,城市文明從農業社會快速推進到工商社會。乍看之下,我們似乎幸運的省略了歐美在工業革命期城市文明所帶來的苦果--環境污染所引爆的公共衛生議題: 如當時造成歐洲40%人口大量死亡的嚴重傳染疾病黑死病等。但正因為這樣的體認,早在300多年前美國Boston城市就已經開始展開污水下水道系統的建設,一個攸關城市文明公共衛生指標的重要表徵。然而檢視回頭台灣,依據營建署的統計90年底台灣污水下水道的普及率僅達7.5%遠落後於英國的88%及美國的71%;而根據2001年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全球國家競爭力評估報告(污水下水道普及率亦列入生活品質評比項目中),所列1998年資料顯示我國污水下水道普及率排名第39名,遠落後馬來西亞及菲律賓等經濟遠低於臺灣的國家。

  再談環境保護這件事,從歐洲興起的環境主義運動是因有感於工業革命後所帶來的環境公害與環境生態衰退,提出以人本中心出發並主張對自然資源進行有效的管理與使用,強調保育並具有濃厚的環境倫理道德意識。在1962年《寂靜的春天》一書問世後,指出化學合成劑DDT危害環境,使得鳥不飛、蟲不鳴,死寂的春天已違反生態自然,沉痛的呼籲對生態主義的形成有關鍵的影響。此後「環境主義」與「生態主義」也成為國際間受矚目的議題。

  反觀,臺灣的環保運動的里程碑則晚了20年,開始於1986年的鹿港"反杜邦"個案事件,地方環保抗爭首次成為全台灣的話題。其主要是地方居民因居家環境遭受鄰近工廠排放廢棄物污染,所發起的維護自身權益的自力救濟運動。

  在此說明的是,城市的遠見或許不在於科技技術進步純熟與決策者的睿智,而是普世價值及其背後體認問題意識的社會集體共識養成。這其實也是一種價值判斷的基準拿捏,生活在當地對於環境汙染所造成的可負荷承載與忍受的接受程度。當然這亦與環境教育及知識水準的程度亦有關係,但是部分也要歸咎於我們對問題意識的價值觀判斷並沒有隨技術進步一併的跳躍提昇,觀念是需要慢慢養成的,需要齊心致力才有可能扭轉社會進行體制內外的改革。

3.生態地理空間的差異性

  回到科學與工程技術應用面觀之,台灣過去在仿效學習歐美日等先進的技術的卓越能力,概可從提升國家競爭力的經濟奇蹟與高科技產業蓬勃程度來看。如上所述,我們縮短了文明的陣痛期,跳躍的享受科技進步帶來生活便捷性與舒適性,但是這樣的情況導致一種片斷、零碎性的複製,而非從全盤式理解後有所轉化而成的因地制宜應用。記得在參與國道新建可行性評估案時與其他道路工程專家談到這類的話題:我們的高架道路技術發展在當時可說是純熟精鍊的從美國那學習得來,但是卻也把美國在公路因須考量地方環境的特性而選用造型、材質與尺度一併的引用回台,而忽略了兩者生態地理空間的差異性。台灣的地形是高度變化的立體有別於多屬平原丘陵的歐美地形;台灣的氣候會隨著緯度與海拔呈現多元的氣候區,從高山亞寒帶到南台灣的熱帶型氣候的高度變化差異性,是有別於歐美寒帶氣候區;前述兩者也影響了我們的生態與地景風貌。因此以一定的單位平方及視覺高度來比較兩個地區,台灣所呈現地形的變化度及生態的多樣性與地景風貌的多元性都遠高於歐美。從目前國家建設與私人開發就不難發現,我們的環境工程與規劃管理的科學技術在國外借鏡與轉化上存在很大的反思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