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尊重的童年與青少年時光

略臨床心理師 紀佩如

  小明是唸小學四年級的小男生,身材瘦瘦小小的,很喜歡動物和小昆蟲,尤其是甲蟲,一提到甲蟲,他總是眼睛發亮,侃侃而談甲蟲經。他在班上是大家的開心果,個性開朗又貼心,大家都喜歡跟他相處。不過,這學期不知道什麼原因,老師發現他上課總是在發呆,表情也變得很平淡,大部分的時間都一個人獨處。有時候同學要找他一起玩或討論功課,他多半就拒絕、不太搭理人,甚至曾經幾次發脾氣罵人,讓同學感到錯愕與不解。慢慢的,同學也就不太找小明互動了。這星期,小明因為同學不小心把他的鉛筆盒打翻,沒想到他居然大發脾氣,拿椅子砸向同學,之後就奪門而出。老師最後在教室頂樓的小角落找到他,全身發抖哭泣。

  老師後來陪小明整理情緒,試著鼓勵他把最近發生了什麼事說出來。接著,也請學校的輔導人員和心理師介入,嘗試幫助小明。在陪伴的過程中,大家才了解到他長時間因為父母經常爭吵,漸漸變得心情不好,甚至覺得是不是自己不乖才讓父母親吵架。於是,他會盡量體貼關心爸媽,把自己分內的事做好,以為這樣父母親就會合好。後來父母離了婚,媽媽似乎因此情緒受到影響,變得經常會因為一些小事大聲責罵小明,有時會喝醉酒,責怪小明「都是因為你不乖,爸爸才會不要我們...」等情緒化的言語。因為媽媽的改變,小明更加覺得一定都是自己做錯事,大人才會生氣,父母才會分開。久而久之,也就越來越缺乏自信,越悶悶不樂,甚至不開心、突然暴怒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為。

  小明的故事是筆者在多年來,陪伴兒童和青少年所經常會遇到的狀況。父母或其他成人,持續性的虐待兒童或少年不能給予孩子必要的照顧及保護,而造成兒童或少年在身體、精神和人格上的傷害,也就是「兒童虐待」。甚而,筆者在本篇中,更著墨於平常眼睛看不到的虐待行為-「兒童精神虐待」。

  近年來社會競爭、環境變遷的影響,雖然更加重視孩子的智能教育與物質需求的提供,但過大的壓力,包括工作、經濟、人際關係,甚至大環境的變動,卻也可能因為教養者個人不適應的壓力因應方式、失調的情緒行為,以及個人對兒童青少年權利觀念的不足,而將不當的教養態度加諸在孩子的身上,造成孩子身體、心理或甚至是人格養成的不良傷害。

  「兒童虐待」包括: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虐待與嚴重疏忽等。而故事中的小明或許多孩子所承受的「精神虐待」,意指對兒童及青少年包括使用語言和肢體動作表情等行為排斥或貶損兒童及青少年,沒有顧及其做為一個人的基本需求;或隔離兒童及青少年和他人溝通與互動的機會,罔顧其正常社會互動的需求;及威脅恐嚇要殺死、傷害、或拋棄兒童及青少年,或將其所愛的人或物置於明顯危險或恐怖的情境,用以威脅之;對兒童及青少年的互動動機和需求無動於衷,或對兒童及青少年缺乏情緒反應,使其缺乏基本的刺激;或誘導鼓勵兒少發展自傷、犯罪、反社會等偏差行為。因此,使兒童在情緒、感情和智力方面的發展受到阻礙。

  非生理性的精神虐待,並不能透過外觀直接被察覺,而因為外觀不容易被察覺,也就更不容易去發現進而介入協助,其影響更加深遠且可能更長期。

  兒童與青少年要成長為健全穩定的人格特質與價值觀,是需要建立在與父母親或主要照顧者的安全依附關係。不安全的依附關係(也就是以上所包含的精神虐待),可能造成孩子不安、憂鬱焦慮的情緒與不適當的人際、問題行為。

  「兒童權利公約」前言中提到,「...家庭為社會之基本團體,是所有成員特別是兒童成長與福祉之自然環境,故應獲得必要之保護與協助,才能使其在社區中充分擔當其責任。並承認兒童應在家庭環境中,在幸福、愛以及瞭解之氣氛中成長,才能使其人格得到充分和諧之發展...」。當然,父母親或照顧者或許不是天生就懂得怎麼教養孩子,可能是藉由自己所學到的經驗(也許從長輩、親友或是專家等等),慢慢揣摩出自己的教養模式。而教養的品質,除了知識經驗之外,還跟照顧者自己本身的狀態有相當大的關係,包括照顧者的身心狀況。因此,有時我們還需要反過來,看看孩子的照顧者是不是需要被協助,也許其能量被耗盡,才會無法顧及到照顧品質。

  過去,可能許多人會視孩子為自己的財產或附屬品,或是自我的延伸,認為「自己在管教孩子,他人勿管太多...」、或是認為「孩子是不打不成器、不罵不成器」。但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有其基本的人權與價值,任何人都沒有權力去剝奪,任何人也應該去尊重。我們回過頭來看自己,每個人都需要自己被尊重與被接納,而孩子若能在安全信賴且被了解與被尊重的環境下學習和成長,孩子將來也會把這學習到的正面的,用在週遭的人事物。因此,父母親與照顧者能夠將心比心,練習常常觀照自己,先把自己照顧好,然後以穩定、尊重且適性的方式教養孩子,孩子也會把這些好的,照顧好自己,影響到環境。

  一開始談起的小明,後來被心理師、老師所了解,進而讓他知道自己依然是很棒的孩子,媽媽也許是因為有自己困擾,也需要照顧她自己。同時,老師也幫同班的小朋友上了一堂有關愛和尊重的課,並引導同學去關懷小明,讓他覺得被包容、被理解,之後,漸漸又展開笑容。至於媽媽,老師在家訪的時候,建議她接受專業人員的協助,先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心情,也漸漸恢復原來的生活,同時改善跟小明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