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在地農民 ,減低地球環境汙染

國立宜蘭大學研究生 高雪娟

  自八十六年三月,國內爆發嚴重的口蹄疫災情,政府撲殺三百八十二萬頭豬,造成養豬事業空前浩劫、相關產業嚴重受挫及國家經濟嚴重損失。依據經濟部粗估,當時受口蹄疫所波及的行業達一百五十種,直接加上間接的損失高達二千七百億元,經濟成長率因此減少一點四個百分點。口蹄疫發生前台灣養豬戶有兩萬五千三百五十七戶,發生後僅剩一萬三千零二十二戶,養豬頭數由一千多萬頭減少到六百多萬頭,活豬的產值由民國八十六年的一百四十餘萬美元降至民國八十七年的九萬餘美元,活豬以及豬肉產品(生鮮、冷藏與冷凍豬肉)自民國八十七年以後完全停止出口,將我國的毛豬產業由出口導向的產業結構完全轉型為以完全內銷為主。豬肉不能外銷,國人不敢吃豬肉,約有二分之一的豬農破產改行。國家整體經濟損失約兩千七百億元,發生後至今每年要花費約十億經費,用在口蹄疫的防疫工作。台灣發生口蹄疫不但危害豬農的財產,也損害國家的形象,十二年來口蹄疫的疫病還沒有撲滅。

  2002年1月1日我國成為WTO的正式會員,豬雞肉雜碎 2005年全面開放進口,豬肉部份,腹脅肉同意美國進口五千公噸、內臟(雜碎)同意美國進口七千五百公噸,加入WTO後進口豬肉對國內養豬產業造成衝擊...。從1997年台灣爆發口蹄疫到2002年台灣正式加入WTO後,台灣養豬及其相關產業遭受嚴重打擊,許多畜產品仰賴國外進口,多數消費者也會抱持著"進口貨較好"的心態,從大學時期到現在研究所階段,跟著教授實際接觸養豬農民及業者,聽著農民無奈的心聲,也目睹畜產業漸漸凋敝,總是有著力不從心的無力感。是不是有什麼樣的方式可以幫助養豬農民恢復往日產業榮景,又或者是協助他們使產業品質提升。

  由於豬肉是國人主要之動物性蛋白質來源,實地走訪消費市場,看見許多進口肉製產品在包裝、產品履歷、品質、品牌行銷...等,都在在顯示我國畜產品競爭力的不足,在有了危機意識後,或許可以做些可使豬肉附加產品品質提升的試驗,例如:可作熟成豬肉,在一定的溫度及各條件下,作食品安全品質的控管,使豬肉達到嫩化及口感、品質提升。如此一來,我們不但可以創造台灣本土豬肉品牌,從新建立起消費者對本土豬肉的信心,也可自然不再仰賴較多的進口產品,而因此使本土畜產品佔國內消費市場的大宗,更可以幫助農民生計。

  當然,本文以養豬農戶及其相關產業為例,在其他產業上也可依其不同的方式更精進,秉持著使用天然或就近的在地食材,也可創造高經濟價值的產品及高級美食,加入WTO或者是簽訂ECFA的衝擊不但能降低,也可造福在地農民,少了仰賴進口的比例,也可縮短食物里程的距離,減少了空運、海運的機率,也使環境汙染降低了,這麼一來,不就皆大歡喜了嗎。地球可以沒有我們人類,但我們人類卻不能沒有地球,從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都可以幫助地球少一份傷害,並減緩地球被破壞的速度,愛台灣、愛地球,從你我開始做起。